电池模块及应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130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4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壳体、电芯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绝缘的支架。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电芯组件和支架设于收容腔内。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绕式电芯,卷绕式电芯具有一卷绕方向,且卷绕式电芯包括两个沿卷绕方向间隔的弯折区,所述卷绕式电芯绕一卷绕中心轴卷绕。支架对应一个弯折区设于卷绕式电芯与壳体之间,支架包括支撑片。支撑片的形状与电芯组件朝向支撑片的一侧的形状相仿,支撑片弯曲形成朝向远离电芯组件方向凹陷的至少一个凹部。凹部包括凹面,且凹面至少与弯折区贴合连接,有利于降低弯折区的析锂风险,延长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本申请还提供应用该电池模块的电子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及应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使用寿命的电池模块以及一种应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二次电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有时候对电芯的摆放存在多种形式,如以电芯背离极耳一端作为支撑面的立放,还有以电芯主平面作为支撑面的平放以及以电芯侧面(即位于电芯设有极耳的端面以及相背的端面之间,并且连接两主平面的表面)作为支撑面的侧放,以便更好的利用壳体内部的尺寸空间,从而提高能量密度、优化连接结构等。然而,对于卷绕式电芯而言,侧放方式的电池往往容易出现析锂现象,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以及一种应用所述电池模块的电子装置,所述电池模块有利于降低电芯侧放时容易析锂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升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壳体、电芯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绝缘的支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绕式电芯,所述卷绕式电芯具有一卷绕方向,且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两个沿所述卷绕方向间隔的弯折区,所述卷绕式电芯绕一卷绕中心轴卷绕。所述支架对应一个所述弯折区设于所述卷绕式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支架包括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组件朝向所述支撑片的一侧的形状相仿,所述支撑片弯曲形成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方向凹陷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包括凹面,且所述凹面至少与所述弯折区贴合连接。
[0005]本申请的所述电池模块,通过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所述弯折区之间设置所述支架,并通过所述支架的凹面与所述弯折区贴合连接,在侧放时所述支架能够托起所述电芯组件,同时所述凹面与所述弯折区贴合的接触面积相较于侧放时所述弯折区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而言增大了,从而有利于在侧放时分散所述弯折区所受的应力和压强,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弯折区受挤压析锂的风险,提升了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再者,所述支撑片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组件朝向所述支撑片的一侧的形状相仿,有利于降低所述支撑片对所述收容腔的空间的占用并减轻所述电池模块的整体重量,有利于提升电池模块的能量密度。
[0006]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的所述卷绕式电芯,任意两个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卷绕中心轴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支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凹面,且每个所述凹面与一个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弯折区贴合连接。
[0007]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一个所述支架的多个所述凹面分别与多个层叠的
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弯折区对应贴合连接,在有利于在侧放时分散所述弯折区所受的应力和压强,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弯折区受挤压析锂的风险的同时,还避免了多个层叠的卷绕式电芯只通过一个凹面支撑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0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同一侧。
[0009]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同一侧,有利于增加所述弯折区与所述支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在侧放时进步一地分散所述弯折区局部应力和压强过大带来的风险,同时,还有利于在侧放时保障所述电芯组件被托起的效果,有利于避免所述弯折区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接触,进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弯折区在侧放时析锂的风险,提升了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10]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支架,多个所述支架分布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个所述弯折区相背的两侧。
[0011]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应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个所述弯折区分别设有支架,使所述电池模块无论将哪一个弯折区作为底部侧放时均能达到所述弯折区被托起以及所述弯折区的应力及压强被分散的目的,从而便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应用,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地将所述电芯组件的弯折区析锂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12]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面的形状和与其相应贴合的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凹面的曲面的形状相仿。
[0013]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面的形状和与其相应贴合的所述弯折区的形状相仿,有利于进一步地提升所述凹面与所述弯折区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避免所述弯折区的局部应力及压强过大的情况,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14]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沿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所述支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
[0015]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卷绕式电芯的长度有利于避免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干涉以及所述支架长度过长容易对所述壳体造成损伤的情形,从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同时上述设计还有利于降低所述支架对所述收容腔的空间的占用,从而降低对所述电池模块整体结构设计的影响。
[0016]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在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的两端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其中一个所述端部设有极耳组件;在沿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齐平。
[0017]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齐平,避免了在侧放时所述弯折区的端部与所述壳体接触而被挤压的风险,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弯折区析锂的风险,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1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凹面包覆与其贴合的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凹面的整个曲面。
[0019]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凹面包覆与其贴合的整个所述弯折区,有利于在侧放时分散所述弯折区所受的应力及压强,有利于避免所述弯折区局部应力及压强过
大而造成的析锂现象,进而有利于提升所述电池模块的使用寿命。
[0020]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支撑层,每个所述支撑层的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或聚酰胺。
[0021]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材质的支架轻便且容易达到所需支撑强度,有利于在降低对所述电池模块整体重量的影响的同时提供支撑强度。
[0022]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电芯组件的表面设有缓冲层。
[0023]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缓冲层与支架结合,在对所述电芯组件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所述缓冲层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芯组件接触时保护所述电芯组件,并且使得所述电芯组件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避免所述电芯组件在侧放时局部应力及压强过大带来的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设有收容腔;电芯组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卷绕式电芯;以及至少一个绝缘的支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卷绕式电芯具有一卷绕方向,且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两个沿所述卷绕方向间隔的弯折区,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卷绕方向具有一卷绕中心轴;所述支架对应一个所述弯折区设于所述卷绕式电芯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支架包括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形状与所述电芯组件朝向所述支撑片的一侧的形状相仿,所述支撑片弯曲形成朝向远离所述电芯组件方向凹陷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包括凹面,且所述凹面至少与所述弯折区贴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的所述卷绕式电芯,任意两个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卷绕中心轴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支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所述凹面,且每个所述凹面与一个所述卷绕式电芯的所述弯折区贴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支架,至少两个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电芯组件的同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所述支架,多个所述支架分布于所述电芯组件的两个所述弯折区相背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的形状和与其相应贴合的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凹面的曲面的形状相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所述支架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芯包括在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间隔的两端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其中一个所述端部设有极耳组件;在沿所述卷绕中心轴的方向上,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极耳组件的一端齐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绕式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凹面包覆与其贴合的所述弯折区朝向所述凹面的整个曲面。9.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吉祥黄达侯天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