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淇桐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24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2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弓,包括弓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弓


[0001]本申请涉及复合弓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弓


技术介绍

[0002]复合弓主要是由弓把

滑轮组

主弦

副缆

弓片

弓片座等部件组装而成,一般有三弦结构和五弦结构,原理上都是相同的,通过主弦的后拉变形,将拉弓的动能通过滑轮组转换成径向拉动两条副缆的势能,进而拉动弓片,使弓片储存能量,释放主弦时,首先是弓片的变形,通过副弦带动滑轮组转动,进而带动主弦回弹,将搭在主弦上的弓箭射出

[0003]复合弓的滑轮组能改善拉力曲线和实现省力效果,传统的滑轮组通常包括一个主弦轮,一个或两个副缆轮,主弦轮和副缆轮固定设置,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由于主弦轮和副缆轮的几何外形固定,所以滑轮组的拉力曲线

省力比和滑轮组效率也是固定的,不能在单次射击循环内实现突变的拉力曲线,为了实现末端省力,在拉张至靠位的过程中势必会有拉力逐渐下降的过程,这样的滑轮组就比理想状态下一直维持标定磅数直至末端靠位点的滑轮组蓄能少,难以进一步提高复合弓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弓效能难以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弓

[000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弓,包括弓把

弓片

滑轮组和主弦,所述弓片的内侧端设置在弓把上,弓片的外侧端设有轮轴,所述滑轮组设置在轮轴上,所述复合弓还包括第一耦合器

第二耦合器

第一副缆和第二副缆,所述轮轴上设有第一副缆挂环和第二副缆挂环;所述滑轮组包括主弦轮

第一副缆轮和第二副缆轮,第一副缆轮和第二副缆轮分别设置在主弦轮的两侧,所述第一耦合器用于在主弦轮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一副缆轮与主弦轮保持耦合状态,在主弦轮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副缆轮与主弦轮解耦,以及在主弦轮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一副缆轮与主弦轮保持解耦状态,在主弦轮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副缆轮与主弦轮耦合;所述第二耦合器用于在主弦轮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二副缆轮与主弦轮保持解耦状态,在主弦轮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二副缆轮与主弦轮耦合,以及在主弦轮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二副缆轮与主弦轮保持耦合状态,在主弦轮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二副缆轮与主弦轮解耦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了二组副缆轮,在单次射击循环内(拉满

撒放),通过切换不同的副缆轮与主弦轮相耦合,实现在单次射击循环内滑轮组拉力特性曲线的变换(属于可变滑轮组技术,在单次射击循环内拥有多条拉力曲线),通过调整二组副缆轮的拉力特性曲线,在特定指标(磅数,拉距等)下,就能调整滑轮组的能量储存量和转化效率,如果第二副缆轮与主弦轮耦合时需要的拉力更大,就能提升滑轮组的能量储存量和转化效率

[0007]优选地,所述复合弓还包括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套
设在轮轴上,使第一副缆轮贴靠在主弦轮的第一止旋点,并用于抑制主弦轮和第一副缆轮之间的相对移动;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套设在轮轴上,使第二副缆轮贴靠在主弦轮的第二止旋点,并用于抑制主弦轮和第二副缆轮之间的相对移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解耦之后,副缆轮无法再跟随主弦轮同步转动,为了保证副缆不松弛,所以仍然需要副缆轮继续跟转一定的角度(不需要同步跟随),复位扭簧会被拉开,然后在撒放过程中,复位扭簧使副缆轮复位,副缆轮和主弦轮的位置再次处于同一位置,这时就可以解耦和耦合,能够顺利地进行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为电子耦合器

[0010]优选地,所述主弦轮上设有第一耦合孔和第二耦合孔;所述第一耦合器设置在第一副缆轮上,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主弦轮是否旋转到设定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用于在主弦轮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动作,使第一电磁铁的铁芯插入或退出第一耦合孔,以使第一副缆轮和主弦轮耦合或解耦;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在第二副缆轮上,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电磁铁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主弦轮是否旋转到设定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在主弦轮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动作,使第二电磁铁的铁芯插入或退出第二耦合孔,以使第二副缆轮和主弦轮耦合或解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样能实现纯机械结构实现的功能,获得相近的技术效果

[0012]优选地,所述主弦轮上设有第一耦合孔和第二耦合孔;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锁止块

第一锁止块复位弹簧

第一引导模块和第一变轨块,所述第一副缆轮设置上设有第一锁止块容纳孔,所述第一锁止块滑动地设置在第一锁止块容纳孔内,所述第一引导模块固定设置在第一锁止块上,所述第一变轨块设置在轮轴上,在第一副缆轮旋转时用于驱动第一引导模块移动,第一引导模块再带动第一锁止块在第一锁止块容纳孔内滑动,第一锁止块滑动时插入或退出第一耦合孔,以使第一副缆轮和主弦轮耦合或解耦,所述第一锁止块复位弹簧用于将第一锁止块推入第一耦合孔内;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锁止块

第二锁止块复位弹簧

第二引导模块和第二变轨块,所述第二副缆轮设置上设有第二锁止块容纳孔,所述第二锁止块滑动地设置在第二锁止块容纳孔内,所述第二引导模块固定设置在第二锁止块上,所述第二变轨块设置在轮轴上,在第二副缆轮旋转时用于驱动第二引导模块移动,第二引导模块再带动第二锁止块在第二锁止块容纳孔内滑动,第二锁止块滑动时插入或退出第二耦合孔,以使第二副缆轮和主弦轮耦合或解耦,所述第二锁止块复位弹簧用于将第二锁止块推入第二耦合孔内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变轨块上设有第一斜面,通过第一斜面驱动第一引导模块移动;所述第二变轨块上设有第二斜面,通过第二斜面驱动第二引导模块移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面产生的驱动力,把变轨块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锁止块的轴向运动,实现耦合和解耦操作,结构简单,动作重复性好

[0015]优选地,所述复合弓还包括分缆装置,所述分缆装置设置在弓把上,包括安装座

第一分缆滑轮

第二分缆滑轮和第三分缆滑轮,所述第一分缆滑轮

第二分缆滑轮和第三分缆滑轮均设置在安装座上,并呈三角形分布;所述主弦勾挂在主弦轮的主弦挂头上,所述第一副缆一端勾挂在第一副缆轮的副缆挂头上,另一端勾挂在第一副缆挂环上,第一副缆的中部还勾挂在第一分缆滑轮上;所述第二副缆一端勾挂在第二副缆轮的副缆挂头上,另一
端勾挂在第二副缆挂环上,第二副缆的中部还勾挂在第二分缆滑轮和第三分缆滑轮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弓,包括弓把
(1)、
弓片
(2)、
滑轮组
(3)
和主弦
(4)
,所述弓片
(2)
的内侧端设置在弓把
(1)
上,弓片
(2)
的外侧端设有轮轴
(5)
,所述滑轮组
(3)
设置在轮轴
(5)
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弓还包括第一耦合器
(6)、
第二耦合器

第一副缆
(7)
和第二副缆
(8)
,所述轮轴
(5)
上设有第一副缆挂环
(9)
和第二副缆挂环
(10)
;所述滑轮组
(3)
包括主弦轮
(31)、
第一副缆轮
(32)
和第二副缆轮
(33)
,第一副缆轮
(32)
和第二副缆轮
(33)
分别设置在主弦轮
(31)
的两侧,所述第一耦合器
(6)
用于在主弦轮
(31)
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一副缆轮
(32)
与主弦轮
(31)
保持耦合状态,在主弦轮
(31)
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副缆轮
(32)
与主弦轮
(31)
解耦,以及在主弦轮
(31)
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一副缆轮
(32)
与主弦轮
(31)
保持解耦状态,在主弦轮
(31)
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一副缆轮
(32)
与主弦轮
(31)
耦合;所述第二耦合器用于在主弦轮
(31)
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二副缆轮
(33)
与主弦轮
(31)
保持解耦状态,在主弦轮
(31)
被拉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二副缆轮
(33)
与主弦轮
(31)
耦合,以及在主弦轮
(31)
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前使第二副缆轮
(33)
与主弦轮
(31)
保持耦合状态,在主弦轮
(31)
释放到设定位置之后使第二副缆轮
(33)
与主弦轮
(31)
解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弓还包括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一复位扭簧套设在轮轴
(5)
上,使第一副缆轮
(32)
贴靠在主弦轮
(31)
的第一止旋点
(311)
,并用于抑制主弦轮
(31)
和第一副缆轮
(32)
之间的相对移动;所述第二复位扭簧套设在轮轴
(5)
上,使第二副缆轮
(33)
贴靠在主弦轮
(31)
的第二止旋点,并用于抑制主弦轮
(31)
和第二副缆轮
(33)
之间的相对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为电子耦合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弦轮
(31)
上设有第一耦合孔
(312)
和第二耦合孔
(313)
;所述第一耦合器设置在第一副缆轮
(32)
上,所述第一耦合器包括第一电磁铁和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主弦轮
(31)
是否旋转到设定位置,所述第一电磁铁用于在主弦轮
(31)
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动作,使第一电磁铁的铁芯插入或退出第一耦合孔
(312)
,以使第一副缆轮
(32)
和主弦轮
(31)
耦合或解耦;所述第二耦合器设置在第二副缆轮
(33)
上,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第二电磁铁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主弦轮
(31)
是否旋转到设定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铁用于在主弦轮
(31)
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动作,使第二电磁铁的铁芯插入或退出第二耦合孔
(313)
,以使第二副缆轮
(33)
和主弦轮
(31)
耦合或解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弦轮
(31)
上设有第一耦合孔
(312)
和第二耦合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淇桐
申请(专利权)人:俞淇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