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04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包括下电极壳以及与下电极壳相匹配的上电极壳,所述上电极壳内部的下端嵌入设置有永磁体,所述上电极壳的内部位于永磁体的上端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填充有改性磁性颗粒,所述下电极壳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隔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检测
,具体是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


技术介绍

[0002]电化学传感器在水中污染物检测上展现了许多优势;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其响应速度更快,能实时或近乎实时地进行监测;且多数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得小巧

便于携带,特别适合现场检测;此外,这些电化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地与其他电子设备集成,进而使数据的传输

存储和分析更为高效

[0003]在电化学检测中,活性电极主要分为金属电极

碳电极

半导体电极和修饰电极,其中,金属电极如金电极

铂电极等;碳电极如玻璃碳电极

碳纸电极和碳纤维电极等,由于碳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广泛的电位窗口而受到青睐;半导体电极如
TiO2、ZnO
等,其主要应用于某些特定的电化学场景;修饰电极是在上述各类电极基础上修饰一层特定材料或分子,以提高电极对特定分析物的响应性能,所用的修饰材料可以是纳米材料

有机分子和酶等

[0004]然而传统的修饰电极稳定性不高,一些修饰电极材料可能在长时间使用或复杂的环境中变得不稳定,从而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在使用过程中,修饰材料可能会脱落或损坏,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果;且制备工艺复杂,一些高性能的修饰电极需要复杂的制备步骤,这可能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时间;同时再生难度过高,一些修饰电极难以再生,当传感器表面被污染物覆盖后,可能需要复杂的清洗或重新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包括下电极壳以及与下电极壳相匹配的上电极壳,所述上电极壳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上电极壳内部的下端嵌入设置有永磁体,所述上电极壳的内部位于永磁体的上端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填充有改性磁性颗粒,所述下电极壳也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下电极壳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隔膜,所述金属隔膜用于将下电极壳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结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永磁体为钕铁硼磁铁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改性磁性颗粒为改性
Fe3O4磁性颗粒

改性磁性纳米合金颗粒

改性
NiFe2O4磁性颗粒以及改性
CoFe2O4磁性颗粒中的一种,且改性磁性颗粒为纳米级的磁性颗粒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电极壳的底端的外侧设置有相连通的外螺纹套,所述下电极壳的内侧壁位于金属隔膜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套,所述下电极壳和上电极
壳通过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相连接,所述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均由导电金属材质制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电极壳和上电极壳采用套筒连接

夹紧连接以及键连接中的一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电极壳和上电极壳均由不导电的材料制备而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电极壳和上电极壳均由聚四氟乙烯

聚碳酸酯

聚偏氟乙烯以及聚醚醚酮中的一种制备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内螺纹套和外螺纹套连接下电极壳和上电极壳,且在下电极壳和上电极壳内分别设置金属隔膜和永磁体,并在上电极壳的放置槽内填充改性磁性颗粒,将改性磁性颗粒均匀而紧凑地铺展永磁体上,改性磁性颗粒可以更换和回收,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清洗,避免了传统的修饰电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修饰层脱落,从而导致传感器性能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的组装示意图

[0015]图中:
1、
下电极壳;
2、
上电极壳;
3、
金属隔膜;
4、
内螺纹套;
5、
永磁体;
6、
改性磁性颗粒;
7、
外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包括下电极壳1以及与下电极壳1相匹配的上电极壳2,上电极壳2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上电极壳2内部的下端嵌入设置有永磁体5,上电极壳2的内部位于永磁体5的上端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填充有改性磁性颗粒6,下电极壳1也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下电极壳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隔膜3,金属隔膜3用于将下电极壳1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结构

[0017]优先的,永磁体5为钕铁硼磁铁

[0018]优先的,改性磁性颗粒6为改性
Fe3O4磁性颗粒

改性磁性纳米合金颗粒

改性
NiFe2O4磁性颗粒以及改性
CoFe2O4磁性颗粒中的一种,且改性磁性颗粒6为纳米级的磁性颗粒

[0019]优先的,上电极壳2的底端的外侧设置有相连通的外螺纹套7,下电极壳1的内侧壁位于金属隔膜3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套4,下电极壳1和上电极壳2通过内螺纹套4和外螺纹套7相连接,内螺纹套4和外螺纹套7均由导电金属材质制成,从而通过内螺纹套4和外螺纹套7传导电流;下电极壳1和上电极壳2也采用套筒连接

夹紧连接

键连接或其它快速连接器连接,并采用相应的部分传导电流,也可以通过导线将起传感作用的金属隔膜3与永磁体5连接起来,实现传导电流

[0020]优先的,下电极壳1和上电极壳2均由不导电的材料制备而成,优先的,下电极壳1和上电极壳2均由聚四氟乙烯

聚碳酸酯

聚偏氟乙烯以及聚醚醚酮中的一种制备而成,从而保证在电极处于工作状态时,只有上电极壳2中填充有改性磁性颗粒6的部分与溶液间有
直接的电子转移

[0021]一

改性
Fe3O4磁性颗粒采用碳纳米管改性时,其制备方法如下:
S1、
将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如
MWCNTs
)加入到溶剂中(如水

乙醇混合溶液)中,并添加合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再使用超声波分散处理,确保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碳纳米管溶液;
S2、
再将一定量的
Fe3O4磁性颗粒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形成
Fe3O4溶液;
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包括下电极壳(1)以及与下电极壳(1)相匹配的上电极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壳(2)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上电极壳(2)内部的下端嵌入设置有永磁体(5),所述上电极壳(2)的内部位于永磁体(5)的上端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填充有改性磁性颗粒(6),所述下电极壳(1)也为圆筒状结构,并在下电极壳(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隔膜(3),所述金属隔膜(3)用于将下电极壳(1)分隔成上下两个空腔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5)为钕铁硼磁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性颗粒的电化学传感器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磁性颗粒(6)为改性
Fe3O4磁性颗粒

改性磁性纳米合金颗粒

改性
NiFe2O4磁性颗粒以及改性
CoFe2O4磁性颗粒中的一种,且改性磁性颗粒(6)为纳米级的磁性颗粒
。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宇徐浩王琳唐振琪
申请(专利权)人:墨之道山东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