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00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流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有风道外壳,所述风道外壳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风道外壳内部分隔成自上而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两部分,所述风道外壳的一侧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外壳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流器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流器是一种交直流变换装置,可控制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现有技术中功率模组的散热采用风机鼓风方式散热

[0003]申请号为
CN201710990249.5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变流器散热风道及变流器,包括相互垂直的进风管道及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包括远离进风管道设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用于保证进风管道内的气体平缓导流至出风管道的导流变向段

用于缓解气体变向时产生的涡流的导流过渡段,以及用于保证出风管道内的气体平缓导流至出风管道出风口的排风过渡段,所述导流变向段

导流过渡段及排风过渡段均为曲线段,且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发热组件和不发热或发热低的组件位于同一风道内,若发热组件设置在靠近风道的进风端一侧,则在使用时流动的空气先于发热组件进行热交换,交换后的热气流再流动至不发热或发热交底的组件进行热交换可能反而会提高不发热或发热交底的组件本身的温度,若发热组件设置在远离风道进风端的一侧,则发热低的组件先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流动的空气温度提高,会降低对发热组件的散热效果,为此则需加大风泵的工作功率,产生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变流器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包括有风道外壳,所述风道外壳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风道外壳内部分隔成自上而下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两部分,所述风道外壳的一侧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外壳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还包括:
[0007]所述隔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风道外壳内腔的一侧,所述主板的另一端铰接有调节板,所述风道外壳内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和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斜面,斜面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主板的顶部平齐;
[0008]所述风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使用角度的驱动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杆,所述风道外壳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和主板铰接的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风道外壳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主杆外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伸缩杆的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设置有
拨盘,所述拨盘靠近风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拨盘位置的固定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限位块,所述第一齿轮远离风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拨盘靠近风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块搭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板的底部呈放坡状,主板靠近风道外壳进风侧的一侧为放坡的最高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内周以及风道外壳的内腔均设置有用于降低风噪的吸音棉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口内设置有多组进气隔断,多组进气隔断将第二进风口间隔呈多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一端端部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挡板和右挡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风口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控左挡板和右挡板角度的调节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设置在风道外壳的内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驱动缸的端部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的从动件滑动连接穿设所述支撑板,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横移板,所述横移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多组主杆,多组所述主杆分别位于多组进气隔断的中心处,所述主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设置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隔断上下两侧的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

[0016]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变流器内发热量大的组件放置于第一风道内,其余发热低或不发热的组件放置于第二风道内;装置外部设置的风泵产生的高速气流在第一风道内快速流通与发热组件进行热交换;驱动部调节调节板的工作位置,通过控制调节板的工作位置可将该装置分为日常使用的低功率模式和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加强模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在日常使用的低功率模式中,调节板紧贴在固定板的顶部时,此时进风通道关闭,风泵产生的气流仅在第一风道内流通并与发热组件进行热交换,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气体流动路径,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和压力损失,第二风道内的发热量低的组件靠空气自然流动即可进行被动散热;在温度高环境下的加强模式中,调整调节板的使用角度以开启进风通道,加大外部风泵的工作功率,通过伯努利原理,在第一风道内高速流动的空气会带动第二风道内的气流通过进风通道流动至第一风道内,加快第二风道内空气的流速,提高对第二风道内组件的散热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通过设置的隔板将风道外壳分隔成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两组小风道,不但将发热高的组件与发热量低的组件分隔开,而且由于风道体积的减小,也提高了空气的流速,在低功率模式下,调节板与固定板紧贴,此时进风通道关闭,此时第一风道内仅有一个出风口并与第一进风口平行设置,能够最大化的减少气体流动路径,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和压力损失,因此风泵在低功率模式下也能够满足发热组件的散热效果并减少噪音的产生,另外,在温度高的环境下,切换成加强模式,调节调节板转动使进风通道打开,在第一风道内高速流动的气流会吸引第二风道内的气流通过进风通道进入至第一风道内并从第一出风口向外排出,从而能够提高第二风道内空气流动的流速,以提高对第二风道内组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所述调节部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3中
B
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视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包括有风道外壳
(1)
,所述风道外壳
(1)
内设置有隔板
(2)
,所述隔板
(2)
将风道外壳
(1)
内部分隔成自上而下的第一风道
(3)
和第二风道
(4)
两部分,所述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自上而下开设有第一进风口
(5)
和第二进风口
(7)
,所述第一进风口
(5)
和第二进风口
(7)
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
(3)
和第二风道
(4)
连通,所述风道外壳
(1)
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风口
(6)
,所述第一出风口
(6)
与所述第一风道
(3)
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隔板
(2)
包括主板
(201)
,所述主板
(201)
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风道外壳
(1)
内腔的一侧,所述主板
(201)
的另一端铰接有调节板
(202)
,所述风道外壳
(1)
内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固定板
(203)
,所述调节板
(202)
的底部和所述固定板
(203)
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斜面,斜面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固定板
(203)
的顶部与所述主板
(201)
的顶部平齐;所述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调节板
(202)
使用角度的驱动部
(9)。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
(9)
包括驱动杆
(901)
,所述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驱动杆
(901)
,所述驱动杆
(901)
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
(202)
和主板
(201)
铰接的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
(901)
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齿轮
(902)
,所述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伸缩杆
(904)
,所述伸缩杆
(904)
的主杆外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第一齿轮
(902)
啮合的第二齿轮
(905)
,所述伸缩杆
(904)
的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设置有拨盘
(906)
,所述拨盘
(906)
靠近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拨盘
(906)
位置的固定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限位块
(903)
,所述第一齿轮
(902)
远离风道外壳
(1)
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
(903)
,所述拨盘
(906)
靠近风道外壳
(1)
的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板
(907)
,所述限位板
(907)
与所述限位块
(903)
搭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流器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
(201)
的底部呈放坡状,主板
(201)
靠近风道外壳
(1)
进风侧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宏胜杨宁祁富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钧灏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