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997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设计要求,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三向扇形钢结构梁拱组合体系,三向拱肢从中心点分别延展至三岸,以实现一座桥连通三岸的目的

而为避免对水运的影响,桥梁建成后,主梁的支撑结构为岸边的三向拱肢的基础承台,主梁的中部不设支撑桩和拉索,且要求桥梁起拱后需要保持稳定的预应力

[0003]相关技术中,主梁的起拱方式为在主梁的中部使用顶升装置或者拉索将桥梁中部顶起或拉起,从而使得主梁起拱至设定高度

但是对于主梁的中部不设支撑桩和拉索的情况,若采用顶升装置或者拉索连接主梁的中部进行起拱,则在起拱完成后需要拆除顶升装置或者拉索,导致预应力发生改变,达不到理想的预应力施工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对于主梁的中部不设支撑桩和拉索的情况,预应力施工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预应力施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包括
V
腿机构和应力转换机构,
V
腿机构包括
V
腿架和铰座,所述铰座通过预埋件安装于基础承台上,所述
V
腿架的下端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铰座,所述铰轴的轴线沿主梁的宽度方向设置,主梁的梁段架设于所述
V
腿架的上端;所述应力转换机构设于所述
V
腿架朝向陆地的一侧,所述应力转换机构包括张拉驱动件和钢绞线,所述张拉驱动件用于收紧和释放所述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驱动件,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通过拉杆连接基础承台,所述张拉驱动件安装于主梁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铰轴连接
V
腿架和铰座,可以使得
V
腿架在主梁的轴线面上转动,张拉驱动件通过钢绞线对主梁施加作用力,使得主梁和
V
腿架一起绕着铰轴转动,实现主梁起拱,完成预应力的转换;而张拉驱动件和钢绞线均设于岸上,不影响水运,在完成预应力的转换后,不需要拆除张拉驱动件和钢绞线,能够保持预应力稳定,主梁的预应力施工效果好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承台浇筑时,在基础承台的对应设计位置预埋用于连接所述铰座的预埋件和
用于连接所述钢绞线的拉杆,并在设计的所述
V
腿架的安装位置的两侧施工钢管桩;在工厂将所述铰座通过所述铰轴安装于所述
V
腿架上,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所述钢管桩上安装临时支架,通过吊机将所述
V
腿架吊装至设计的所述
V
腿架的安装位置,然后将所述铰座连接所述预埋件,并通过临时支架保持所述
V
腿架稳定;所述
V
腿架上的梁段安装后,将所述钢绞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驱动件,并将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杆,所述张拉驱动件安装于所述
V
腿架上的主梁上;待主梁完成合龙后,拆除所述临时支架,然后启动所述张拉驱动件,所述张拉驱动件通过所述钢绞线对主梁进行张拉,所述
V
腿架和主梁绕所述铰轴转动,主梁起拱,直至主梁的起拱高度达到设定高度,关闭所述张拉驱动件并保持所述钢绞线绷紧状态;将所述
V
腿架和所述铰座焊接固定;在所述铰座和钢绞线的周围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包裹所述铰座和钢绞线;对所述
V
腿架周围进行回填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临时支架对
V
腿架进行定位以及固定支撑,保持
V
腿架稳定,便于主梁的梁段吊装;待主梁合龙后,拆除临时支架,解除对
V
腿架的固定,以铰座作为支点,主梁作为杠杆,通过杠杆原理,张拉驱动件施加动力,往下拉主梁的岸上一端,使得主梁的中部拱起,实现主梁的起拱;起拱完成后,张拉驱动件和钢绞线保持主梁稳定,再将
V
腿架和铰座固定,使得
V
腿架无法再转动,最后浇筑混凝土,将铰座

钢绞线以及铰座埋入混凝土内,保持主梁的预应力长期稳定;在主梁的中部不设支撑桩和拉索的情况,仍然能够完成主梁的起拱,并且能够保持预应力稳定,主梁的预应力施工效果好

[0010]优选的,所述铰座连接所述预埋件后,在所述临时支架和所述
V
腿架之间的间隙中装入钢板抄垫,钢板抄垫的两侧紧贴所述临时支架和所述
V
腿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制造误差

安装误差以及安装时的调节需要,在铰座安装完成后,临时支架与
V
腿架之间会存在间隙,钢板抄垫能够使得临时支架稳定支撑
V
腿架,保持后续的主梁段施工过程中
V
腿架不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临时支架包括立柱

纵梁和贴杆,所述立柱

所述纵梁和所述贴杆首尾相连成一个三角框,所述贴杆的倾斜角度与所述
V
腿架的支腿的下边缘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贴杆贴设所述
V
腿架的支腿的下边缘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
V
腿架的重量较大,临时支架需要提供较大的支撑力,而且临时支架需要保持自身的结构稳定,立柱

纵梁和贴杆连接成三角形能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而且贴杆与
V
腿架的接触面积大,能够减少临时支架被压断的概率

[0014]优选的,主梁的起拱高度达到设定高度后,在所述
V
腿架沿主梁的两侧分别安装稳固架,所述稳固架固定连接基础承台处的钢管桩,所述稳固架抵接所述所述
V
腿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拱完成后,仅通过
V
腿架和铰座的焊接实现主梁的固定,在主梁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导致焊缝裂开,或者
V
腿架的焊缝处发生变形,从而改变主梁的预应力;而稳固架能够提高对
V
退架的支撑力,保持
V
腿架稳定,从而提高主梁的预应力的稳定性

[0016]优选的,在所述铰座和钢绞线的周围浇筑混凝土前,以所述稳固架和钢管桩为骨架绑扎钢筋笼,浇筑成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V
腿机构
(1)
和应力转换机构
(2)

V
腿机构
(1)
包括
V
腿架
(11)
和铰座
(12)
,所述
V
腿架
(11)
的下端通过铰轴
(14)
铰接所述铰座
(12)
,所述铰轴
(14)
的轴线沿主梁的宽度方向设置,主梁的梁段
(3)
架设于所述
V
腿架
(11)
的上端;所述应力转换机构
(2)
设于所述
V
腿架
(11)
朝向陆地的一侧,所述应力转换机构
(2)
包括张拉驱动件
(21)
和钢绞线
(22)
,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用于收紧和释放所述钢绞线
(22)
,所述钢绞线
(22)
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所述钢绞线
(22)
的另一端通过拉杆
(23)
连接基础承台
(4)
,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安装于主梁上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腹式人行景观桥主梁预应力转换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承台
(4)
浇筑时,在基础承台
(4)
的对应设计位置预埋用于连接所述铰座
(12)
的预埋件
(13)
和用于连接所述钢绞线
(22)
的拉杆
(23)
,并在设计的所述
V
腿架
(11)
的安装位置的两侧施工钢管桩
(5)
;在工厂将所述铰座
(12)
通过所述铰轴
(14)
安装于所述
V
腿架
(11)
上,并运输至施工现场;在所述钢管桩
(5)
上安装临时支架
(6)
,通过吊机将所述
V
腿架
(11)
吊装至设计的所述
V
腿架
(11)
的安装位置,然后将所述铰座
(12)
连接所述预埋件
(13)
,并通过临时支架
(6)
保持所述
V
腿架
(11)
稳定;所述
V
腿架
(11)
上的梁段
(3)
安装后,将所述钢绞线
(22)
的一端连接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并将所述钢绞线
(22)
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杆
(23)
,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安装于所述
V
腿架
(11)
上的主梁上;待主梁完成合龙后,拆除所述临时支架
(6)
,然后启动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所述张拉驱动件
(21)
通过所述钢绞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鹏桂建文李灿伦王伟邓晓峰容敏杨文杰李艳华秦肖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南沙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