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992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包括调用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云计算早期,简单地说就是简单的分布式计算,解决任务分发,并进行计算结果的合并;因而,云计算又称为网格计算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

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包括各地区信息中心)等中,都会大范围使用到云计算技术,包括虚拟化

私有云等,比如
Vmware
(一

二号资源池)

华为(三号资源池)和
openstack
等不同厂家的云平台,私有云成为相关企业提供计算资源的基本设施

运行中,除了把新的业务直接部署到私有云上外,还会将一些在用业务系统在不同资源池之间进行迁移,以到达各资源池的资源平衡;甚至将一些部署在物理环境较老的业务系统迁移至新的云计算环境中,或更换到不同的平台去运行,已经成为私有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操作

[0003]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对于实现跨平台系统迁移的方式,一般是在目标平台上通过手工的方式将整个业务系统重建(在新环境新建虚拟机

中间件

数据库

软件包发布

数据导入及最后的安全测试和性能测试),这种迁移方式缺乏灵活性,而且管理僵化,迁移成功率低,迁移速度慢,会要求被迁移系统接受很长的停机时间

巨额的人工成本和重新部署带来了高概率故障,从而导致互联网企业基本不可能进行跨平台的系统迁移,以至于互联网企业各个资源池之间实际是为烟囱式的存在

这和私有云建设的理念相违背

综上,现有的云计算技术中,跨平台系统迁移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应用局限,提供一种能提高跨平台迁移技术的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迁移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云计算技术中,跨平台系统迁移方式因技术所限,存在如背景所述弊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相关技术方案共同作用下,能打破各虚拟化平台底层之间的技术壁垒,将业务系统的迁移成本降至最低,缩短迁移时造成的停机时间,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巨大风险,实现了简单

高效和安全迁移,为云计算技术应用起到了有力技术支持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调用模块

计算模块

镜像模块

兼容模块

架构模块

迁移模块

修复验证模块

储存模块

驱动注入模块

校验恢复模块

分析模块和重删复制模块;所述迁移方法包括:步骤
1、
通过调用模块调用需要接入的新平台
API
或接口,将各平台的环境差异性通过迁移模块在迁移流程中统一,迁移过程中出现未知问题时,通过调用模块的远程技术
在迁移侧解决,无需进入目标侧进行解决;步骤2:通过计算模块在统一的
Web
控制台下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通过迁移模块实现一键式迁移;步骤3:通过驱动注入模块自动适配迁移业务所用的操作系统与目标端设备所需驱动,并通过驱动注入技术,把迁移业务所用的操作系统写到迁移后的业务主机的操作系统中;步骤4:通过校验恢复模块在业务主机数据迁移完成后,在切割数据前,将迁移的目标端主机启动,验证业务的可用性和数据完整性,验证成功后,通过检验恢复技术,校验源机与目标机的数据差异,进行差分增量传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最终验证成功后,通过储存模块将接入的目标机数据储存到云端

[0006]通过迁移模块实现一键式迁移具体包括:修复验证模块自动将源机磁盘分区结构修复到目标云主机

通过块级别磁盘实时复制技术实现业务整机上云迁移

通过兼容模块智能驱动修复技术解决异构平台间驱动的兼容性问题保障迁移成功率,集成所有云管理平台

[0007]验证业务的可用性和数据完整性时,验证成功后,继续通过检验恢复技术,校验源机与目标机的数据差异,进行差分增量传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具体的,如验证失败,可重新进行迁移,业务运行不受影响,也能立即中止迁移

[0008]计算模块采用多算法融合应用的方式实现较优的数据迁移算法策略,具体涉及到的算法包括搜索

二分查找

分支界定
、Buchberger、
离散微分
、Dijkstra、Diffie

Hellman 密钥交换

数据压缩
、Buchberger、
欧几里得

动态规划

期望

最大

快速傅里叶变换

梯度下降

哈希

堆排序
、Karatsuba、LLL、
最大流量

合并排序

牛顿
、Q

learning 学习

两次筛法
、RANSAC、
公钥加密
、Sch?nhage

Strassen、
单纯型

奇异值分解

求解线性方程组
、Strukturtensor、
合并查找及维特比算法

[0009]镜像模块在兼容模块智能驱动修复技术解决异构平台间驱动的兼容性问题后,将生产业务底层和硬件平台解耦并实现云化,从而实现业务整体一键迁移,且能在物理机和异构云之间实时迁移

[0010]过兼容模块智能驱动修复技术解决异构平台间驱动的兼容性问题中,具体的,采用平台解耦技术,将虚拟机镜像从源平台架构和硬件解耦开来,使之通过架构模块兼容任意目标架构,具体的,架构模块能够实现
X86
架构下,任意基础构架平台间的迁移,实现异构云

异构虚拟化

物理机与云平台之间任意迁移

[0011]分析模块分析文件系统

操作系统

集群缓存和存储算法,完全在内存上实现独特的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调用模块

计算模块

镜像模块

兼容模块

架构模块

迁移模块

修复验证模块

储存模块

驱动注入模块

校验恢复模块

分析模块和重删复制模块;所述迁移方法包括:步骤
1、
通过调用模块调用需要接入的新平台
API
或接口,将各平台的环境差异性通过迁移模块在迁移流程中统一,迁移过程中出现未知问题时,通过调用模块的远程技术在迁移侧解决,无需进入目标侧进行解决;步骤2:通过计算模块在统一的
Web
控制台下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通过迁移模块实现一键式迁移;步骤3:通过驱动注入模块自动适配迁移业务所用的操作系统与目标端设备所需驱动,并通过驱动注入技术,把迁移业务所用的操作系统写到迁移后的业务主机的操作系统中;步骤4:通过校验恢复模块在业务主机数据迁移完成后,在切割数据前,将迁移的目标端主机启动,验证业务的可用性和数据完整性,验证成功后,通过检验恢复技术,校验源机与目标机的数据差异,进行差分增量传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最终验证成功后,通过储存模块将接入的目标机数据储存到云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迁移模块实现一键式迁移具体包括:修复验证模块自动将源机磁盘分区结构修复到目标云主机

通过块级别磁盘实时复制技术实现业务整机上云迁移

通过兼容模块智能驱动修复技术解决异构平台间驱动的兼容性问题保障迁移成功率,集成所有云管理平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业务的可用性和数据完整性时,验证成功后,继续通过检验恢复技术,校验源机与目标机的数据差异,进行差分增量传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具体的,如验证失败,可重新进行迁移,业务运行不受影响,也能立即中止迁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迁移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采用多算法融合应用的方式实现较优的数据迁移算法策略,具体涉及到的算法包括搜索

二分查找

分支界定
、Buchberger、
离散微分
、Dijkstra、Diffie

Hellman 密钥交换

数据压缩
、Buchberge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玉江甘润东卫薇王策李洵周晋王杰峰杨淳杰王兴川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