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扩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90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的扩容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核心网不同融合场景下的容灾保障方法不完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的扩容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的扩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运营商第四代通讯技术
(
简称
4G)、
第五代通讯技术
(
简称
5G)
非独立组网
(Non Standalone

NSA)

5G
独立组网
SA(Standalone

SA)
网络共存的情况下,由于
5G
基站建设短期内无法做到连续

深度覆盖,
5G
用户尤其是
5G
流量的爆发式增长,会导致
4/5G
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极易出现容量瓶颈

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R15
规范,会话管理功能
(Session Management Fu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网络的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预设时间段内目标区域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包括融合组网状态

融合网关功能参数

网元的承载数或会话数

网元间接口流量及网元间接口带宽,所述融合网关功能参数用于表示是否根据终端能力优先选择融合网关;确定与所述融合组网状态及所述融合网关功能参数对应的目标网络场景;基于所述网元的承载数或会话数,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场景对应的网元的会话容量利用率,和
/
或基于所述网元间接口流量及网元间接口带宽,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场景对应的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网元进行扩容和
/
或进行负荷迁移,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会话容量利用率高于第一阈值,和
/
或所述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阈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的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场景对应的融合组网状态为用户面功能
UPF
设备融合服务网关
SGW
功能;所述第一阈值及所述第二阈值均通过第一预设公式得到;所述第一预设公式为:
min([S1
%,
(N1

x1)/N1*100

])
;其中,所述
S1
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
N1
为所述
UPF
设备的资源池
POOL
内网元数量,所述
x1
为第一保障级别所对应的网元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的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场景对应的融合组网状态为
UPF
设备未融合
SGW
功能,且移动管理实体
MME
设备未打开融合网关功能参数设置;所述第二阈值包括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所述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阈值,包括:
N3
接口及
N6
接口的所述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三阈值,
S1

U
接口及
SGi
接口的所述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所述第四阈值,其中,所述
N3
接口为
UPF
网元与下一代基站
gNodeB
之间的接口,所述
N6
接口为外部数据网络与
UPF
网元之间的接口,所述
S1

U
接口为所述
SGW
网元与演进型基站
eNodeB
之间的接口,所述
SGi
接口为所述外部数据网络与分组数据网关
PGW
网元间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三阈值均通过第二预设公式得到,所述第四阈值通过第三预设公式得到;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
min([S2
%,
(N2

x2)/N2*100

])
;所述第三预设公式为:
min([S3
%,
(M1

x3)/M1*100

])
;其中,所述
S2
为第二预设阈值,所述
N2
为所述
UPF
设备的
POOL
内网元数量,所述
x2
为第二保障级别所对应的网元数量;所述
S3
为第三预设阈值,所述
M1
为系统架构演进网关
SAEGW
设备的
POOL
内网元数量,所述
x3
为第三保障级别所对应的网元数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的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场景对应的融合组网状态为
UPF
设备未融合
SGW
功能,且
MME
设备打开融合网关功能参数设置;通过第六预设公式,确定
Gn
接口的接口带宽需求,其中,所述
Gn
接口为
UPF
网元及
PGW
用户面
PGW

U
网元的融合网元与
SGW
用户面
SGW

U
网元之间的接口;
所述第二阈值包括第五阈值与第六阈值;所述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第二阈值,包括:
N3
接口及
N6
接口的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所述第五阈值,
S1

U
接口及
SGi
接口的接口流量带宽利用率高于所述第六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五阈值均通过第四预设公式得到,所述第六阈值通过第五预设公式得到;所述第四预设公式为:
min([S4
%,
(N4

x4)/N4*100

])
;所述第五预设公式为:
min([S5
%,
(N5

x5)/N5*100

])
;所述第六预设公式为:
L1*L2*v/min([S4
%,
(N4

x4)/N4*100

])
;其中,所述
S4
为第四预设阈值,所述
N4
为所述
UPF
设备的
POOL
内网元数量,所述
x4
为第四保障级别所对应的网元数量;所述
S5
为第五预设阈值,所述
N5
为所述
SAEGW
设备的
POOL
内网元数量,所述
x5
为第五保障级别所对应的网元数量;其中,所述
L1
为第四代通讯技术
4G
基站覆盖的第五代通讯技术
5G
终端数,所述
L2

4G
会话比,所述
v
为单用户流量模型;其中,所述
4G
会话比为
PGW
用户面
PGW

U

4G
会话数与
5G
终端用户数的比值,所述单用户流量模型的值为目标网络制式在预设时间段内单位时间产生的流量与所述目标网络制式对应的总承载或会话数的比值,所述单位时间产生的流量为所述预设时间段产生的总流量与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总时间的比值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的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七预设公式确定会话容量;获取网元间接口带宽,包括:确定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
5G
会话数峰值预测值;确定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
5G
会话数峰值预测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包含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通过第八预设公式确定
N3
接口的带宽和
N6
接口的带宽;其中,第七预设公式为:
max(U

U
S
)/min([S6
%,
(M2

x6)/M2*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姣红戴晓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