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866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和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围压泵与岩心夹持器相连,气罐和液罐安装于岩心夹持器两侧,气罐的一侧连接气体注入泵,液罐的一侧分别连接液体注入泵和液体压力参考罐,液体压力参考罐上远离液罐的一侧连接液体注入泵,液罐和气罐分别连接一压力传感器,液罐和液体压力参考罐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具体是涉及一种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和二氧化碳的地质埋存两个领域里,气体进入压力

突破压力和残余毛细管压力是油气的保存和流动以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进入压力定义为非润湿相流体刚开始可以排替润湿相流体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值;突破压力是非润湿相流体排替润湿相流体的过程中,刚可以在样品出口端监测到非润湿相流体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值;残余毛细管压力定义为非润湿相流体突破后润湿相流体的瞬时自吸导致的毛细管压力下降所对应的毛细管压力值

而这些参数在油田现场是无法获得的,需要通过实验室测量这些重要的参数

[0003]目前实验室直接测量突破压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0004]第一种逐级增压法,通过逐级增加样品上游气体的注入压力,通过监测下游压力的变化从而获得突破压力,一旦下游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注入泵(1)

液体注入泵(2)

岩心夹持器(3)

围压泵(4)

气罐(7)

液罐(8)和液体压力参考罐(9),所述围压泵(4)与所述岩心夹持器(3)相连,所述岩心夹持器(3)用于夹持岩心样品,所述气罐(7)和所述液罐(8)分别安装于所述岩心夹持器(3)的两侧,所述气罐(7)上远离所述岩心夹持器(3)的一侧连接所述气体注入泵(1),所述液罐(8)上远离所述岩心夹持器(3)的一侧分别连接所述液体注入泵(2)和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上远离所述液罐(8)的一侧连接所述液体注入泵(2),所述气体注入泵(1)和所述气罐(7)之间

所述液罐(8)和所述液体注入泵(2)之间

所述液罐(8)和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之间

所述液体注入泵(2)和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之间均设有阀门,所述液罐(8)处和所述气罐(7)处分别连接一压力传感器(5),所述液罐(8)和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之间连接一压差传感器(6),所述气体注入泵(1)处也连接一所述压差传感器(6);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和所述液体注入泵(2)均连接排空抽真空系统(
11
),且所述排空抽真空系统(
11
)在连接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和所述液体注入泵(2)的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
14
);连接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和所述液罐(8)的管路上设置的阀门为第二阀门(
15
),所述岩心夹持器(3)与所述液罐(8)之间还设有进水管(
12
),所述进水管(
12
)上设有第三阀门(
16
);连接所述气罐(7)和所述气体注入泵(1)的管路上设置的阀门为第四阀门(
17
),所述第四阀门(
17
)和所述气体注入泵(1)之间设有一连通气源(
13
)的管路,连通所述气源(
13
)的管路上设有第五阀门(
1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液体注入泵(2)和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的管路上设置的阀门为第六阀门(
19
),连接所述液体注入泵(2)和所述液罐(8)的管路上设置的阀门为第七阀门(
20
),且所述第七阀门(
20
)位于所述第二阀门(
15
)上远离所述液体压力参考罐(9)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门(
17
)和所述气罐(7)之间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5),所述第四阀门(
17
)和所述气体注入泵(1)之间设有所述压差传感器(6)
。4.
一种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储盖层中三种特征毛细管压力一体测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已知实验所用液体的密度的前提下,使岩心样品饱和实验所用液体,计算液体所占的孔隙体积;
S2
,将饱和了液体的岩心样品安装在岩心夹持器(3)中,施加目标围压;液罐(8)

液体压力参考罐(9)和液体注入泵(2)都装满实验所用液体,压力由液体注入泵(2)控制到预设压力;
S3
,在气罐(7)中充满实验用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哲君吴桐付晓飞李斌会王瑞代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