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临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包括可变容积结构件,设置有可变容积腔以及与可变容积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阀芯设置于第一通道内,限定由第一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一通道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设置于第二通道内,限定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二通道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二向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
[0001]本申请涉及导流装置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学临床上,导流管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导流管使积聚的积液引出体外,防止发生感染,促进康复
。
例如,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主要用于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
、
尿失禁
、
需长时间卧床或被迫体位
、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
。
又如,腹腔引流管,将腹腔内积液引流至体外
。
[0003]现有导流管在导流过程中,导流管的前端伸入体内,且前端具有引流入口,积液利用自重进入导流管前端的引流入口,沿着管体流动至管体末端连接的收集容器内
。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现有导流管利用积液自重方式导流的方式,在积液中产生凝块的情况下,凝块极易滞留在引流部位内造成阻塞
。
[000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
。
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
/
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
[000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提供一种单向引流机构,适用于导流管,例如,导尿管,在实现常规引流功能的前提下,还能够实现吸液功能和排液功能,增强引流效果,实现类似引流泵的泵送功能
。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包括:可变容积结构件,设置有可变容积腔以及与可变容积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阀芯,设置于第一通道内,限定由第一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一通道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设置于第二通道内,限定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二通道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二向导通;其中,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打开阈值为
0.1KPa
至
1KPa。
[0010]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阀片;在阀芯本体包括一个阀片的情况下,阀片的面积大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截面积;阀片的部分边缘设置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其余部分边缘弯折并抵接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壁面;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对接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
。
[0011]可选地,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端部设置开口
。
[0012]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包括: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第二阀片与第一阀片相对设置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
。
[0013]可选地,第一阀片和第二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凸出端面上设置开口
。
[0014]可选地,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还包括:连接环件,连接环件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阀芯本体设置于连接环件的内侧环面
。
[0015]可选地,连接环件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通道和
/
或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适配连接,以将第一阀芯和
/
或第二阀芯分别限位
/
固定至对应的第一通道和
/
或第二通道内
。
[0016]可选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材质分别均为橡胶或乳胶
。
[0017]可选地,可变容积结构件中,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位于可变容积腔的轴向的相对两侧,可变容积腔能够沿其轴向变形以改变可变容积腔的容积
。
[0018]可选地,可变容积结构件,包括:可变容积件,构造有可变容积腔和在可变容积腔的腔壁上开设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通道件,构造有第一通道,与第一连通口连通设置;第二通道件,构造有第二通道,与第二连通口连通设置
。
[0019]可选地,可变容积件包括波纹状管体;或者,可变容积件包括敞口筒体和活塞件,活塞件包括活塞头,活塞头插设于敞口筒体,活塞头与敞口筒体内壁之间密封设置且可相对滑动,使得活塞头与敞口筒体的底壁之间构建出可变容积腔,其中,第一连通口设置于活塞头,第二连通口设置于敞口筒体的封口端面
。
[0020]可选地,单向引流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外部;第二壳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外部,且可拆卸地与第一壳体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构成壳体,且可变容积腔位于壳体内部
。
[0021]可选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置于可变容积腔的相对侧;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与第一通道的第一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一可拆连接结构;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可变容积腔与第二通道的第二连通处,另一端设置第二可拆连接结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可拆连接结构和第二可拆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管体;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末端侧的管段,且与管体的管道连通
。
[002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和导流管,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利用可变容积结构件的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来改变可变容积腔内的压强,从而使得可变容积腔内的压强与第一通道侧或第二通道侧的压强的压差,实现单向的常规引流
。
同时,通过操控可变容积腔的容积,还能够进行吸液和排液,增强引流效果,实现类似引流泵的泵送功能
。
[002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
附图说明
[002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向引流机构的处于常规引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导流管的单向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容积结构件,设置有可变容积腔以及与可变容积腔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阀芯,设置于第一通道内,限定由第一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一通道的第二向导通;第二阀芯,设置于第二通道内,限定由可变容积腔向第二通道的第一向截止,且在压力差作用下能够打开以由第二通道向可变容积腔的第二向导通;其中,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打开阈值为
0.1KPa
至
1KPa。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其包括一个或多个阀片;在阀芯本体包括一个阀片的情况下,阀片的面积大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截面积;阀片的部分边缘设置于所在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其余部分边缘弯折并抵接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壁面;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对接构成阀芯本体,阀芯本体具有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的外轮廓,以设置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内;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抵接并弯折形成凸出于阀芯本体所在平面的凸出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阀芯本体包括多个阀片的情况下,多个阀片的对接处的边缘连接,且在凸出部的端部设置开口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阀芯或第二阀芯,还包括:连接环件,连接环件与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内壁适配;阀芯本体设置于连接环件的内侧环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引流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环件的外环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一通道和
/
或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能够适配连接,以将第一阀芯和
/
或第二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曦冉,杨忠生,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精新特医疗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