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55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GIP级传电路及驱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驱动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
GIP
级传电路及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触控精度需求的提升,主动笔应运而生,为了配合主动笔,屏幕驱动方式需使用
Long H mode(
一帧时间内显示
/
触控分时复用
)
如图
1。
而触控时间内,由于部分
GIP
电路
T4
器件的栅极长时间维持
High
准位
(30
行左右时间
)
,导致
T4
的开启电压
Vth
偏移
(
高温信赖性验证时加剧
T4 Vth
偏移
)
,从而导致
GIP
输出准位异常而出现水平暗纹

下列结合图2‑
图4具体说明
GIP
输出准位异常的理由:
[0003]图2中由...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
GIP
级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交替输出的第一级传电路单元和第二级传电路单元;所述第一级传电路单元包括有晶体管
T1、
晶体管
T4、
晶体管
T6、
晶体管
T7、
晶体管
T18、
第一稳压电路和电容
C1
;所述晶体管
T18
的栅极连接有
V1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8
的漏极连接有
G(n

4)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8
的源极与晶体管
T1
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
T1
的漏极连接有
FW
讯号,所述晶体管
T7
的栅极连接有
G(n+4)
讯号,所述晶体管
T7
的漏极连接
BW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
的源级和晶体管
T7
的源级连结于
Q1
节点;且所述晶体管
T1
的源级和晶体管
T7
的源级还与第一稳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
T4
的栅极

第一稳压电路以及电容
C1
的一端共同与
Q1
节点连接,所述晶体管
T4
的漏极连接
CK
讯号;所述晶体管
T4
的栅极

电容
C1
的另一端以及晶体管
T6
的漏极共同连接
G(n)
讯号;所述晶体管
T6
的栅极与第一稳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
T6
的源级连接有
VGL
讯号;所述第一稳压电路与
VGL
讯号连接;所述第二级传电路包括有晶体管
T17、
晶体管
T15、
晶体管
T16、
晶体管
T14、
晶体管
T5、
第二稳压电路和电容
C2
;所述晶体管
T17
的栅极连接有
V2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7
的漏极连接有
G(n

4)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7
的源极与晶体管
T15
的栅极连接;所述晶体管
T15
的漏极与
FW
讯号连接,所述晶体管
T16
的栅极与有
G(n+4)
讯号连接,所述晶体管
T16
的漏极连接
BW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5
的源级和晶体管
T16
的源级连结于
Q2
节点;且所述晶体管
T15
的源级和晶体管
T16
的源级还与第二稳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
T14
的栅极

第二稳压电路以及电容
C2
的一端共同与
Q2
节点连接,所述晶体管
T14
的漏极连接
CK
讯号;所述晶体管
T14
的栅极

电容
C2
的另一端以及晶体管
T5
的漏极共同连接
G(n)
讯号;所述晶体管
T5
的栅极与第二稳压电路连接,所述晶体管
T5
的源级连接有
VGL
讯号;所述第二稳压电路与
VGL
讯号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GIP
级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GIP
级传电路还包括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