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952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血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小板计数
(PLT)
是血常规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内的血小板一般情况下是分散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相互黏着

聚集成团的现象

发生血小板聚集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例如糖尿病

血栓性疾病

感染等

也有可能是患者在检测前服用了药物

还有可能是采血的设备
(
例如采血管
)
里面粘上了抗凝剂

因此,当发现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后需要进行后续标本处理辨明原因

[0003]检验工作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工作时发现,当血常规仪器检测血小板的读数
PLT
为小于
100*109时,通常要怀疑是否是发生了血小板的假性减少

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是指由于血小板发生了聚集,导致仪器把多个血小板误认为一个或者未识别为血小板,由此产生的误差

为了避免这种仪器不能
100
%准确判断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情况带来的检测的误差,目前普遍公认的标准方法是利用人工推片染色来进行判断血小板是真的减少还是发生了假性减少,然后假性减少
(
>即发生了聚集
)
的样本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纠正措施

然而推片染色是手工方法,步骤耗时较多

在临床检测实践工作中,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概率其实非常低,甚至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

但基于临床检测工作必须高度准确的特性,因此即使是疑似假性减少的样本也要进行手工推片染色来进行最终确认

当遇到检测的样本量大,疑似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标本较多时,则用人工一一用推片染色的方法来进行判断,是一项十分耗时耗力的工作

[0004]目前已有一些针对血细胞分析仪中两种不同检测通道的可信度或灵敏度评价

例如,文献资料

两种不同检测通道血小板聚集报警的可信度评价
》(
甘志忠等
)、
文献资料
《XN2000
血细胞分析仪2种模式检测低值血小板的比较
》(
邓俊等
)、
文献资料
《Sysmex XE

2100
计数血小板时出现
Q

Flags
报警提示的可靠性评价
》(
李宝青等
)
,这些文献资料都仅是对血细胞分析仪的
PLT

I
模式和
PLT

F
模式检测的准确性或灵敏度进行评价

特别是文献资料

两种不同检测通道血小板聚集报警的可信度评价

提到,由于
PLT

F
通道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一致性较好,因此当
PLT

I
通道报警血小板聚集时可追加
PLT

F
通道检测辅助辨别血小板聚集

然而,即使是
PLT

F
通道检测也不能做到
100
%的准确,必要时仍然要辅以人工推片染色的方法来进行判断

因此现有的文献资料并不能解决在确保临床检测工作准确不出错这个大前提下优化资料配置

减少检验人员工作量的技术问题

[0005]综上所述,有必要提出一套系统及方法来提高辨别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系统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非诊断目的地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套半自动化的分级检测系统来实施,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检测站

第二检测站

第三检测站和数据终端,所述第一检测站配置有样本收集单元

机器初检单元和第1样本分选单元,所述第二检测站配置有机器复检单元

人工核检单元和第2样本分选单元,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8]S1
:样本收集单元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记录患者信息;
[0009]S2
:在机器初检单元用血常规仪器中的
PLT

I
模式对
S1
中采集的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初检,将
PLT

I
模式下的仪器读数发送到数据终端和第1样本分选单元;
[0010]S3
:在第1样本分选单元对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样本进行分选,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对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判断依据为
PLT

I
模式下血小板计数为小于
100
×
109个
/L
,将分选出来的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送到机器复检单元进行复检;
[0011]S4
:在机器复检单元用血常规仪器中的
PLT

F
模式对
S3
中分选出的血液样本进行复检,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对进行复检的每一份血液样本分配一个
PLT Q

Flag
值,当
PLT Q

Flag
值小于
100
时血常规仪器不会发出
Clump
警告,当
PLT Q

Flag
值大于
100
时血常规仪器发出
Clump
警告提示血小板存在聚集情况,将
PLT

F
模式下的仪器读数发送到数据终端和人工核检单元;
[0012]S5
:在人工核检单元对血常规仪器发出
Clump
警告的血液样本进行人工推片染色核检或对选择性地对所有
S4
中的血液样本进行人工推片染色核检,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数据终端;
[0013]S6
:在第2样本分选单元对
S4

S5
中血小板存在聚集情况的血液样本进行分选,并将分选出的血液样本送到第三检测站进行最终处理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三检测站配置有样本解聚单元和样本检测单元,在所述样本解聚单元中对存在血小板聚集情况的血液样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非诊断目的地特异性分辨血小板聚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一套半自动化的分级检测系统来实施,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检测站

第二检测站

第三检测站和数据终端,所述第一检测站配置有样本收集单元

机器初检单元和第1样本分选单元,所述第二检测站配置有机器复检单元

人工核检单元和第2样本分选单元,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
:样本收集单元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记录患者信息;
S2
:在机器初检单元用血常规仪器中的
PLT

I
模式对
S1
中采集的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初检,将
PLT

I
模式下的仪器读数发送到数据终端和第1样本分选单元;
S3
:在第1样本分选单元对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样本进行分选,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对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判断依据为
PLT

I
模式下血小板计数为小于
100
×
109个
/L
,将分选出来的疑似发生血小板聚集的样本送到机器复检单元进行复检;
S4
:在机器复检单元用血常规仪器中的
PLT

F
模式对
S3
中分选出的血液样本进行复检,所述分级检测系统对进行复检的每一份血液样本分配一个
PLT Q

Flag
值,当
PLT Q

Flag
值小于
100
时血常规仪器不会发出
Clump
警告,当
PLT Q

Flag
值大于
100
时血常规仪器发出
Clump
警告提示血小板存在聚集情况,将
PLT

F
模式下的仪器读数发送到数据终端和人工核检单元;
S5
:在人工核检单元对血常规仪器发出
Clump
警告的血液样本进行人工推片染色核检或对选择性地对所有
S4
中的血液样本进行人工推片染色核检,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数据终端;
S6
:在第2样本分选单元对
S4

S5
中血小板存在聚集情况的血液样本进行分选,并将分选出的血液样本送到第三检测站进行最终处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站配置有样本解聚单元和样本检测单元,在所述样本解聚单元中对存在血小板聚集情况的血液样本加入药物震荡
0.5

3h
,使血小板解聚,然后在所述样本检测单元进行最终的血小板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素容邓文平幸娟霞施迎春涂伟胡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