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
显示面板是电子设备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
。
[0003]目前,市面上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显示区一般设置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有像素电路
。
边框区包括有周边驱动电路,例如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提供控制信号
。
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与边框区域的周边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周边驱动电路为像素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使得显示区内的像素单元有序发光
。
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直接影响像素单元的显示效果
。
[0004]因此,边框区的周边驱动电路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显示领域的一大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至少连接于输入信号端
、
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一节点;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至少连接于第一电压信号线
、
第二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一节点
、
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三节点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一调节模块连接;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三节点和输出信号端,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输出信号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至少接收输入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至少接收第一电压信号
、
第二电压信号
、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至少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而控制输出信号,所述第二输出模块至少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而控制输出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至少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至少接收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至少接收第二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而控制所述第二节点的信号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开启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关断;或者,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关断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开启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和
/
或,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开启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关断;或者,所述第三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时,所述第一节点的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开启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沟道区的类型不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为
N
型沟道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
P
型沟道晶体管;或者,所述第一晶体管为
P
型沟道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
N
型沟道晶体管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硅,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或者,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有源层包含硅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
、
第一有源层
、
第一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
、
第二有源层
、
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硅,所述第二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或者,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所述第二有源层包含硅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三栅极,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三栅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的两侧,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或者,所述第二晶体管还包括第四栅极,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第四栅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有源层的两侧,所述第二有源层包含氧化物半导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的多级所述移位寄存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1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的多级所述移位寄存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6.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驱动电路形成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初始输入信号线和
/
或电源信号线,所述初始输入信号线用于为所述驱动电路提供初始输入信号,和
/
或,所述电源信号线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提供电源信号;所述初始输入信号线
、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
、
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线
、
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线
、
所述电源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为预设信号线,所述预设信号线位于所述驱动电路的晶体管所在的膜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所述预设信号线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至少一者相交叠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中的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铖,赖青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