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20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SVPWM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SVPWM
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等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形式具有间歇性强与出力随机性突出等特点,会使得电网电压产生波动并降低电能的质量,导致传统的配电网控制手段不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求,另外因为光伏并网逆变器自身的多端口特性,具备灵活调控能力的智能配电技术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

此外,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SVPWM)
相对于传统的载波比较脉宽调制能够实现更高的电压利用率,但是此方法存在潜在的零序电流的问题,为提高逆变器的输出性能,更为合理的并网拓扑结构和
SVPWM
空间调制方法至关重要

[0003]公布号为
CN114977193A
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模块化光储一体变流系统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涉及光伏发电
,该模块化光储一体变流系统拓扑结构,包括光伏或储能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基于
SVPWM
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交流端口

一个高压直流端口及一个低压直流端口;所述的交流端口通过单电感性滤波器与三相电网相连,交流端口输出三相电压为:
u
ga
、u
gb
、u
gc
;交流端口输出电流为:
i
abc
;所述高压直流端口的两端通过直流电容与储能元件相连,高压直流端口电压为:
u
dc
;所述低压直流端口与串并联连接的滤波支路电感电容并联,后与光伏阵列相串联连接,光伏阵列端口电压为:
u
PV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
SVPWM
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结构包括三种回路分别是
AC/DC
功率回路
、DC/DC
功率回路和三倍频分量回路,所述的
AC/DC
功率回路包括三相逆变器,所述的三项逆变器与三相电网通过交流电感连接,实现光伏功率向交流电网的输出;所述的
DC/DC
功率回路包括三相逆变器,所述的三相逆变器通过共模电感后与
LC
串并联滤波电路和光伏阵列连接,实现光伏功率的输出电流控制,进一步控制光伏输出;所述的三倍频分量回路包括三相逆变器,所述的三相逆变器通过共模电感后与
LC
串并联滤波电路连接,引入该回路能够正常实现所提拓扑输出电压的
SVPWM
调制,也能够防止因为调制产生的三倍频电流通过光伏阵列,对光伏阵列电压造成三倍频振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
SVPWM
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AC/DC
功率回路中,其数学模型表示下式
(1)
,为实现在
dq
旋转坐标系下所提拓扑控制结构设计,式
(1)
经过
dq
坐标转换后得到式
(2)
,根据功率关系,该回路在
dq
坐标下的功率关系式如式
(3)
所示,所示,所示,其中,
U
gd
、U
gq
为端口电压
dq
轴分量,
U
kd
、U
kq
为桥臂输出电压基波分量的
dq
轴分量,
U
dabc
为零序分量
U
dabc

I
d
、I
q
为输出电流
dq
轴分量,
r
L
为交流滤波电感等效电阻,
ω
为电气角速度,交流端口输出三相电压为
u
ga
、u
gb
、u
gc
,交流端口输出电流为
i
abc
,高压直流侧电压为
u
dc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
SVPWM
的三端口光伏并网变流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DC/DC
功率回路中,其数学模型为式
(4)
,各桥臂流通的直流分量电流如式
(5)
所示,功率表达式如式
(6)
所示:所示:
P
PV

U
PV
I
PV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铭代双寅张博李琼林王毅郑晨唐钰政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