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摩擦复合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94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一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自然灾害,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地震灾害频发,据不完全统计:
20 世纪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达 170 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41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 1 万亿美元

而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更是频繁

风灾同样是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自然灾害

在风灾和地震灾害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

房屋建筑等大面积的损坏和倒塌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和风灾的性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是减少风灾和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方式是通过提高结构自身的刚度

强度和延性等实现对建筑结构的保护,但其存在增加建筑自重

应用不够灵活及经济性差等缺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阶段主要采用在主体结构中安装耗能装置,耗散外界输入结构的能量,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

开发研制高性能的耗能装置,对提高建筑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常见的耗能装置有粘弹性阻尼器
、<br/>摩擦阻尼器

粘滞阻尼器和金属阻尼器等

但是目前的耗能装置也存在各种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如摩擦阻尼器存在残余位移大

冷粘结等问题,粘弹性阻尼器存在性能受温度影响大

大变形时材料容易损坏等问题

同时,目前的单一耗能装置只具备一种耗能形式且只能单阶段耗能,难以在不同强度地震或风振作用下均发挥很好的耗能作用,不能满足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减震要求

虽然也有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但并不能很好的实现不同减震器的独立工作,基本都是两种减震器同时工作,这样增加了减震器的损耗;而且对粘弹性减震器并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发生强震的情况下,在较大的剪切力作用下容易撕裂粘弹性材料,从而损毁粘弹性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结构简单,能根据不同的震动强度由独立的减震器工作或者两个减震器协同工作进行减震,既能有效耗能减震,又能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且能有效防止粘弹性减震器损毁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包括粘弹性减震单元

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和中间连接板,所述粘弹性减震单元和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的两侧;粘弹性减震单元和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均包括两块固定板和一块活动板,固定板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上,活动板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粘弹性减震单元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粘弹性材料块,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摩擦片;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还连接有若干
SMA
丝,所述
SMA
丝用于在设
定应力范围内限制活动板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位移

[0006]作为优选,包括粘弹性减震单元的固定板为第一固定板,活动板为中间板,第一固定板的右端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上;所述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的固定板为第二固定板,活动板为中间摩擦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于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左端侧板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上,两块第二固定板的右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中间摩擦板左侧和右侧上分别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
SMA
丝,左侧和右侧的
SMA
丝分别连接在连接件上和第二固定板的左端侧板上;所述
SMA
丝与第二固定板和中间摩擦板间隔设置;所述中间板的右端和中间摩擦板的左端与中间连接板间隔设置

[0007]作为优选,中间摩擦板左侧的连接装置为设置在中间摩擦板前后侧的耳板,右侧的连接装置为垂直于中间摩擦板的连接板,连接板与中间摩擦板整体呈十字型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板右端的上下侧均设有限位杆,第一固定板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第一滑动长孔,所述限位杆与第一滑动长孔间隙配合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动长孔内壁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环形垫,所述限位杆与环形垫间隙配合;所述中间板右端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与中间板整体呈
T
字型,所述限位杆设置在侧板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板上下两侧均设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固定板与中间板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粘弹性材料块的上下表面连接在相对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与中间摩擦板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设有若干第三凹槽,所述摩擦片卡接在第三凹槽内;第二固定板

摩擦片和中间摩擦板通过第二螺栓栓接,所述中间摩擦板设有与第二螺栓相匹配的第二滑动长孔,第二螺栓第二滑动长孔间隙配合;第二螺栓端部设有固定螺母,第二螺栓端部还套设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板上;中间摩擦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与第三凹槽相对的第四凹槽,摩擦片在第四凹槽内能沿第二滑动长孔的长轴方向滑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板为
L
型板,其短板通过若干第一螺栓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上,中间连接板设有与第一螺栓相匹配的长条螺栓孔
B
;所述第二固定板左端侧板也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中间连接板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块连接块,两块连接块垂直于第二固定板,且分别位于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侧,每个连接块的两端均设有长条螺栓孔
C
,通过第三螺栓贯穿两个连接块同端的长条螺栓孔
C
和第二固定板,将连接块和第二固定板连接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板的左端和中间摩擦板的右端设有若干螺栓孔
C。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粘弹性减震单元和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分设在中间连接板两侧,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的中间摩擦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若干
SMA
丝,且
SMA
丝相当于同时拉紧中间摩擦板的前侧和后侧,从而通过
SMA
丝将中间摩擦板保持相对第二固定板的位置不变,只有当发生较大震动,使得中间摩擦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弹性减震单元(1)

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和中间连接板(3),所述粘弹性减震单元(1)和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分别设置在中间连接板(3)的两侧;粘弹性减震单元(1)和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均包括两块固定板和一块活动板,固定板连接在中间连接板(3)上,活动板设置在两块固定板之间;粘弹性减震单元(1)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粘弹性材料块(6),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摩擦片(9);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的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还连接有若干
SMA
丝(
14
),所述
SMA
丝(
14
)用于在设定应力范围内限制活动板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位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弹性减震单元(1)的固定板为第一固定板(4),活动板为中间板(5),第一固定板(4)的右端连接在中间连接板(3)上;所述自复位摩擦减震单元(2)的固定板为第二固定板(
10
),活动板为中间摩擦板(
11
),所述第二固定板(
10
)的上表面左右两端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垂直于第二固定板(
10
);第二固定板(
10
)左端侧板连接在中间连接板(3)上,两块第二固定板(
10
)的右侧通过连接件(
12
)连接;所述中间摩擦板(
11
)左侧和右侧上分别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设有
SMA
丝(
14
),左侧和右侧的
SMA
丝(
14
)分别连接在连接件(
12
)上和第二固定板(
10
)的左端侧板上;所述
SMA
丝(
14
)与第二固定板(
10
)和中间摩擦板(
11
)间隔设置;所述中间板(5)的右端和中间摩擦板(
11
)的左端与中间连接板(3)间隔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中间摩擦板(
11
)左侧的连接装置为设置在中间摩擦板(
11
)前后侧的耳板(
23
),右侧的连接装置为垂直于中间摩擦板(
11
)的连接板(
13
),连接板(
13
)与中间摩擦板(
11
)整体呈十字型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5)右端的上下侧均设有限位杆(8),第一固定板(4)设有与限位杆(8)相匹配的第一滑动长孔(
21
),所述限位杆(8)与第一滑动长孔(
21
)间隙配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分阶段粘弹性

摩擦复合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长孔(
21
)内壁设有与之相匹配的环形垫(7),所述限位杆(8)与环形垫(7)间隙配合;所述中间板(5)右端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与中间板(5)整体呈
T
字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赵美杰吴炳延黄兴淮徐业守徐赵东葛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