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受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78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受感器,由总压管、安装座、总压引管、静压管、静压引管和螺纹接嘴组成,其要点是总压管的内、外表面设有0.05-0.1毫米的内、外隔热层;总压管、静压管由安装座固定,总压引管和静压引管与螺纹接嘴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力受感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可耐1700℃以上的高温、装拆使用方便,不需要冷却气流,对流场干扰小,测量精度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燃烧室出口压力场测量的压 力受感器。
技术介绍
测量发动机燃烧室出口压力场,目前主要是采用压力受感器直接测量法,该方法 具有简单、可靠、精度较高的特点。但是燃烧室出口温度高达1700°C时,这种直接测量法测 量高温气流的压力时,受到材料耐温程度的限制,压力受感器只能采用气冷式压力受感器, 才能有效的测取燃烧室出口的压力场,这种气冷式压力受感器结构复杂,装拆不方便,对小 流道的压力场容易产生干扰,而且冷却气流还会影响燃烧室出口压力场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不需要气冷、耐高温,测量 精度高的压力受感器。本技术的压力受感器包括总压管、安装座、总压引管、静压管、静压引管、螺纹 接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压管的内、外表面设有0. 05——0. 1毫米的隔热层;总压管、静 压管由安装座固定,总压引管和静压引管与螺纹接嘴连为一体。为了更好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的安装座内表面也设有0.05——0. 1毫米的隔热层。本技术压力受感器与现有的压力受感器相比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装 拆方便,可耐1700°C高温、不需要冷却气流,对流场干扰小,测量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A向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总压管,2、安装座,3、总压引管,4、静压管,5、静压引管,6、螺纹接嘴,7、夕卜 隔热层,8、内隔热层,9、隔热层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技术的压力受感器由总压管1、安装座2、总压引管3、静压管4、静压引管5、 螺纹接嘴6组成。总压管1的材料为Φ 3x1的铱管,总压管1的内表面设有厚度为0. 08毫 米厚的内隔热层8,总压管1的外表面设有厚度为0. 08毫米的外隔热层7,安装座2的材料 为TaW12,在其内表面设有厚度为0. 09毫米的隔热层9,总压引管3、静压管4、静压引管5、 螺纹接嘴6为不锈钢材料。总压管1和静压管4由安装座2固定,总压引管3和静压引管 5与螺纹接嘴6连为一体。使用时,压力受感器安装在燃烧室出口的测量转盘上,数据处理器通过连接管与 螺纹接嘴6连接,测取燃烧室出口的压力场。权利要求一种压力受感器,包括总压管(1)、安装座(2)、总压引管(3)、静压管(4)、静压引管(5)和螺纹接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压管(1)的内、外表面设有0.05——0.1毫米的内、外隔热层(8、7);总压管(1)、静压管(4)由安装座(2)固定,总压引管(3)和静压引管(5)与螺纹接嘴(6)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受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2)内表面设有 0. 05——0. 1毫米的隔热层(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受感器,由总压管、安装座、总压引管、静压管、静压引管和螺纹接嘴组成,其要点是总压管的内、外表面设有0.05-0.1毫米的内、外隔热层;总压管、静压管由安装座固定,总压引管和静压引管与螺纹接嘴连为一体。本技术压力受感器体积小、结构简单、可耐1700℃以上的高温、装拆使用方便,不需要冷却气流,对流场干扰小,测量精度高。文档编号G01L23/24GK201611296SQ20102013715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青松, 刘龙初, 吴兴海, 石金铁 申请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受感器,包括总压管(1)、安装座(2)、总压引管(3)、静压管(4)、静压引管(5)和螺纹接嘴(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压管(1)的内、外表面设有0.05--0.1毫米的内、外隔热层(8、7);总压管(1)、静压管(4)由安装座(2)固定,总压引管(3)和静压引管(5)与螺纹接嘴(6)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初石金铁刘青松吴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