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76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及使用方法,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散热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散热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储液槽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冷却槽的容积大于储液槽,储液槽内壁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双循环口水泵,其中半数双循环口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另外半数双循环口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散热解决方案,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计算机和其他需要散热的设备中

热管散热器利用热管的热传导特性,将热量从热源处传递到散热片,然后通过自然对流或风扇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

[0003]通过热管的循环工作,热源的热量可以有效地从高温端传导到散热部件

散热部件通常是散热片或散热鳍片,通过增大表面积以及与周围空气的对流来加速热量的散发

[0004]但是现阶段多数热管散热器体积较大,在安装时需要占用较多的机箱空间,并且整体重量较重,尤其是侧置散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热管热散热器很容易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造成散热面与
CPU
不贴合,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0005]基于上述原因,本领域技术人员就提出了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阶段多数热管散热器体积较大,在安装时需要占用较多的机箱空间,并且整体重量较重,尤其是侧置散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热管热散热器很容易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从而造成散热面与
CPU
不贴合,进而导致散热效果变差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及使用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储液槽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容积大于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壁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双循环口水泵,其中半数双循环口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另外半数双循环口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其中半数所述双循环口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08]通过上述的设置,利用冷却槽和储液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大大降低散热器本体的体积,缩小其空间占用率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侧且位于冷却槽的外侧等距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的外侧设置有摩擦槽,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均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001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方便换热管的安装和使用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管的中部设置有风琴管,所述风琴管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换热管连接

[0012]通过设置风琴管可以使得换热管具备一定的伸缩性,进而使得换热管可以更好的
进行使用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槽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螺母的内部且与换热管的一端进行连接

[0014]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弯头将冷却槽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吸取以及排放的目的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槽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层竖直状排列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底部且位于冷却槽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触铜片,所述接触铜片的材质设置为紫铜材质,接触铜片具备较好的导热性,适合直接与
CPU
进行接触使用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减重槽口,所述减重槽口的深度设置为散热器本体与冷却槽间隔壁厚的一半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重槽口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安装固定螺钉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触铜片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贴合槽,所述散热器本体的顶部通过螺钉连接与密封盖

[0020]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降低散热器本体的重量,并且通过固定孔可以使本装置得到固定

[0021]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
首先打开密封盖,将冷却液导入储液槽中,随后拧紧密封盖,并通过固定孔将散热器本体安装在
CPU
的外侧,并保持接触铜片与
CPU
贴合;
[0023]S2、
将散热器本体进行供电,使得双循环口水泵可以工作,其中半数的双循环口水泵负责从储液槽中抽取冷却液并排入冷却槽中,而另外半数的双循环水泵则负责从冷却槽中抽取冷却液并排入储液槽中;
[0024]S3、
通过冷凝板的工作可以使冷却液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使用,从而使得冷却液可以始终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
[0025]S4、
而减重槽口以及贴合槽都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散热器本体的重量,并且通过储液槽和冷却槽之间的设置可以降低散热器本体的体积,使得散热器本体可以更好的进行安装,降低空间占用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在实现了高效散热的同时,通过减重槽口以及贴合槽大幅度的降低散热器本体的重量,并且通过储液槽和冷却槽之间的设置可以降低散热器本体的体积,使得散热器本体可以更好的进行安装,并且降低机箱内的空间占用,避免了散热器因为重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导致倾斜的情况,较传统装置极大的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的第一视角等轴侧视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的仰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图1中
A
处的放大图;
[0032]图5为图1中
B
处的放大图;
[0033]图6为图3中
C
处的放大图

[0034]图例说明:
1、
散热器本体;
2、
储液槽;
3、
冷却槽;
4、
双循环口水泵;
5、
连接管;
6、
换热管;
7、
连接螺母;
8、
风琴管;
9、
弯头;
10、
冷凝板;
11、
接触铜片;
12、
减重槽口;
13、
固定孔;
14、
贴合槽;
15、
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
(1)
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散热器本体
(1)
的内部开设有储液槽
(2)
,所述散热器本体
(1)
的内部且位于储液槽
(2)
的下方开设有冷却槽
(3)
,所述冷却槽
(3)
的容积大于储液槽
(2)
,所述储液槽
(2)
内壁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双循环口水泵
(4)
,其中半数双循环口水泵
(4)
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
(6)
,另外半数双循环口水泵
(4)
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换热管
(6)
,其中半数所述双循环口水泵
(4)
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
(1)
的外侧且位于冷却槽
(3)
的外侧等距转动连接有连接螺母
(7)
,所述连接螺母
(7)
的外侧设置有摩擦槽,所述换热管
(6)
的一端均与连接螺母
(7)
螺纹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
(6)
的中部设置有风琴管
(8)
,所述风琴管
(8)
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换热管
(6)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
(3)
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弯头
(9)
,所述弯头
(9)
的一端均延伸至连接螺母
(7)
的内部且与换热管
(6)
的一端进行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
(3)
的内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冷凝板
(10)
,所述冷凝板
(10)
层竖直状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接触连通型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
(1)
的底部且位于冷却槽
(3)
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接触铜片
(11)
,所述接触铜片
(11)
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如松夏冬冬李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生益兴热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