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纤维领域中的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7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纤维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是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将重量比例85%的再生竹纤维和5%的皮马棉纤维,3%的长绒棉纤维,4%的莫代尔纤维,3%的细旦丙纶混纺得到混纺制品后,作后期整理,在后期整理过程中,取混纺制品,在pH=6.0-6.8缓冲溶液条件下,浴比1∶8-1∶15,按混纺制品重量的0.6-1.0%加入纤维素酶,经过40-50分钟处理后,灭活纤维表面,经漂洗,中和后,烘干,冷却得到混纺制品的成品。因选择合适的混纺材料的配比和后整理工艺参数的组合所获得的高比例添加竹纤维的混纺制品可同时具有抗起球,舒适性良好,且机械性能良好三方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纤维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是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纤维分为竹原纤维和再生竹纤维两大类。其中再生竹纤维比较适合纺织,但再生竹纤维因纤维长度偏短,在纺织过程中容易表面起球,纯粹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如果制作 为内衣,因表面起球,穿着并不舒服,在以往现有技术中的主要解决方式是采用混纺方式, 例如某竹纤维材料采用了 70%,棉纤维采用30%。通过混纺可以适当减少最后纺织品表面 的起球现象,但众所周知,竹纤维拥有六个优点柔软滑爽、吸水性强、抑菌抗螨、易于清洗、 抗紫外线、天然保健。若竹纤维采用比例越低,竹纤维的六大优点就会打较大的折扣。纯粹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如果制作为内衣还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容易磨损。具体表 现为顶破强度差。因此采用混纺方式中涉及的竹纤维材料含量一般在10-70%。采用高达 85%含量的竹纤维的混纺材料非常稀少。CN200410016535. 4竹纤维混纺手帕及其工艺;CN 03141755.8多功能混纺材 料及其制造方法;CN 200410025174. X玉米纤维与竹纤维混纺家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00610155705. 6竹纤维纺织品的配制方法;CN 200710164076. 8竹/涤混纺面料及其制 做工艺等专利申请文件都提供了竹纤维与其他纤维进行的混纺技术,但由于上述原因,这 些专利申请文件中涉及的竹纤维含量一般都低于85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竹纤维领域中的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及 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突出的特点在于选择了合适比例的混纺材料结合适合的制备方法使得 在高达85%含量的高比例添加竹纤维的混纺制品中,同时获得抗起球,舒适性良好,且机械 性能良好三方面的优点。显然,在抗起球,且机械性能良好的前提下,85%含量的高比例添加竹纤维的混纺 制品比70%、50%、30%等含量比例添加竹纤维的混纺制品的舒适性更好。85%含量比例的 添加竹纤维的混纺制品比其他低比例的竹纤维混纺制品更能体现竹纤维在柔软滑爽、吸水 性强、抑菌抗螨、易于清洗、抗紫外线、天然保健方面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竹纤维领域中的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由重量比例50-70%的再生竹纤维和 30-50%的棉纤维混纺得到。竹纤维领域中的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由重量比例85%的再生竹纤维和5% 的皮马棉纤维,3%的长绒棉纤维,4%的莫代尔纤维,3%的细旦丙纶混纺得到。将重量比例85%的再 生竹纤维和5%的皮马棉纤维,3%的长绒棉纤维,4%的莫代尔纤维,3%的细旦丙纶混纺得到混纺制品后,作后期整理,在后期整理过程中,取混纺制品,在Ph = 6. 0-6.8缓冲溶液条件下,浴比1 8-1 15,按混纺制品重量的0.6-1.0%加入纤维素酶,经过40-50分钟处 理后,取出混纺制品,升温至80°C,保温10分钟灭活纤维表面,经漂洗,中和后,烘干,冷却 得到混纺制品的成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纤维素酶采用的是Novo-Nordisk公司的Cellusoft。专业的纺织助剂提供商提供的其他纤维素酶例如“Bangalore公司的 BiocellulaseZK ;日本的 SupraBio K-80 ;Clariant 公司的 Bactosol CA。”也有可能解决抗 起球问题。但其用量和配比可能需要做适当调整。表1 八种方案中各成分的重量配比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表2 八种方案中各技术参数<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表2的表格中的相关术语的表述如下竹纤维的6大功效特点柔软滑爽、吸水性强、抑菌抗螨、易于清洗、抗紫外线、天 然保健。织物的失重率=(酶处理前织物重_酶处理后织物重)/酶处理前织物重。失重率随纤维素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失重率太小达不到整理目的;失重率太大 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大。故失重率通常控制在3% -5%之间,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抗起球级别的定义根据GB/T4802. 2-1997,《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圆轨迹法》 进行检测,抗起球级别分为五级别5级稍发毛无起球;4级发毛轻微起球;3级中等起球;2级稍严重起球;1级严重起球。顶破强度是指的用顶破装置顶住被测混纺织物,被测混纺织破裂所需要的力量 强度。顶破强度涉及的测量参数有顶球直径25mm,夹具内径45mm,有效动程120mm的顶破 组合装置,300mm/min的顶压速度作为针织品的顶破强力试验工艺参数。A方案的优点单独采用百分之百的竹纤维制作成的织物虽然拥有六个优点柔软滑爽、吸水性 强、抑菌抗螨、易于清洗、抗紫外线、天然保健。但纯粹的竹纤维因纤维长度短小,纯粹的竹 纤维因纤维制作的织物非常容易起球,且耐磨性能差。例如纯粹的蚕丝纺成的丝绸耐磨性 能很差,洗涤的时候禁用洗衣机,只能用手温和的搓洗。因此为了得到耐磨性能和抗起球性能均优良、穿着舒适的竹纤维混纺材料,本发 明在设计综合效果最好的A方案的时候,首先考虑采用高含量比例的竹纤维,其含量高达 85%。A方案在织物的失重率,酶处理前后顶破强度的变化,顶破强度三方面的综合效果最 佳。B、C、D、E、F、G、H方案在织物的失重率,酶处理前后顶破强度的变化,顶破强度三方面都没有A方案优秀。本专利技术采用纤维素酶减少起球的原理如下生物酶的光洁整理,是一个生物过程,即用一种特殊的纤维素酶如Cellusoftji 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改性,而得到一种特殊的整理效果。这些纤维素纤维包括竹纤维、棉、 粘胶、Tencel纤维、苎麻、亚麻以及上述纤维的混纺织物。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大分子的1,4_苷键有特殊的催化作用。酶分子较大(比水分 子大1000倍),难以渗透到纤维内部,只能接近纤维表面,将暴露在纤维表面的的原纤(短 纤维)末端水解,并通过机械揉搓(织物与织物,织物与设备的摩擦)作用,使表面的原纤 脱落,去除导致起球的纤维,从而使织物外观得到改善。经生物酶表面处理的织物更清晰、 表面更光洁、颜色更艳亮,且这种效果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同时,酶处理后,织物中纱线自由度增加,纤维可自由移动,改善了织物的悬垂性、 柔软性和吸水性,进而提高了织物穿着的舒适性和表面光洁度,使织物品质大大提高。即生 物抛光整理不但能提高织物抗起球能力、避免织物表面的起毛起球现象,而且提高了织物 的悬垂性,使织物更加柔软,表面更加光泽,色彩更为鲜艳,并具有光滑的手感。表面光洁整理效果的测试方法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减量率,减量率随纤维素酶用 量的增加而增大。减量率太小达不到整理目的;减量率太大对织物的强力损伤大。故减量 率通常控制在3% -5%之间,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部分原料来源如下皮马棉皮马棉是一种超长纤维棉的一般叫法,只生长在美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竹纤维领域中的抗起球的竹纤维纺织制品,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例50-70%的再生竹纤维和30-50%的棉纤维混纺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良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欧林雅家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