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MS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社会,电池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
、
电动交通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
电池管理系统(
BMS
)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电池性能
、
延长寿命以及确保安全性至关重要
。
休眠控制作为
BMS
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有效管理电池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统的能效,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0003]传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往往只考虑了静态的功耗分析,而未能充分考虑用电周期的动态变化和系统功耗的时变性
。
传统方法往往忽视了电池组在不同用电周期下的行为差异,进而导致在某些周期下系统休眠控制策略的准确率降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B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包括:通过预置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目标电池组的历史用电数据,并对所述历史用电数据进行电池负荷计算,得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对所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提取,得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并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生成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获取所述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历史系统功耗数据,并对所述历史系统功耗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提取,得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以及对所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进行曲线转换,生成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曲线;分别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进行周期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用电负荷特征集合,并对所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曲线进行周期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系统功耗特征集合;对所述多个用电负荷特征集合和所述多个系统功耗特征集合进行匹配,得到多个同一周期的目标融合特征集合,并对所述目标融合特征集合进行向量转换,生成多个目标周期特征向量;将所述多个目标周期特征向量输入预置的系统休眠控制分析模型进行系统休眠控制分析,得到目标系统休眠控制策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置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目标电池组的历史用电数据,并对所述历史用电数据进行电池负荷计算,得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包括:通过预置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目标电池组的历史用电数据;获取电压属性标签以及电流属性标签,并通过预置的数据分类模型对所述电压属性标签进行聚类中心分析,确定对应的电压聚类中心,以及通过所述数据分类模型对所述电流属性标签进行聚类中心分析,确定对应的电流聚类中心;将所述历史用电数据输入所述数据分类模型,分别计算所述历史用电数据与所述电压聚类中心以及所述电流聚类中心的数据点距,并根据所述数据点距生成对应的目标聚类结果;根据所述目标聚类结果生成对应的历史电压数据以及历史电流数据,并对所述历史电压数据以及所述历史电流数据进行时间戳对齐;计算所述历史电压数据以及所述历史电流数据的乘积,得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提取,得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并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生成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包括:设定所述目标电池组的第一充电阈值以及第一放电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阈值以及所述第一放电阈值对所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得到第一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结果;基于所述第一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结果,对所述历史用电负荷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数据集划分,得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获取每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对应的第一时间戳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时间戳数据,采用第一样条插值函数分别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生成多个用电周期
负荷曲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历史系统功耗数据,并对所述历史系统功耗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提取,得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以及对所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进行曲线转换,生成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曲线,包括:获取所述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历史系统功耗数据,并设定所述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充电阈值以及第二放电阈值;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阈值以及所述第二放电阈值对所述历史系统功耗数据进行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得到第二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结果;根据所述第二充放电状态切换检测结果,对所述历史系统功耗数据进行充放电周期数据集划分,得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获取每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对应的第二时间戳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二时间戳数据,采用第二样条插值函数分别对所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生成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曲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进行周期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用电负荷特征集合,并对所述多个系统周期功耗曲线进行周期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系统功耗特征集合,包括:定义用电周期负荷曲线的第一周期特征,所述第一周期特征包括峰值
、
谷值
、
平均值及波形因子;基于所述第一周期特征,分别对所述多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进行曲线特征点提取,得到每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的多个第一负荷曲线特征点;对所述多个第一负荷曲线特征点进行特征筛选,得到每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的多个第二负荷曲线特征点,并根据每个用电周期负荷曲线的多个第二负荷曲线特征点生成对应的多个用电负荷特征集合,所述用电负荷特征集合与所述用电周期负荷曲线一一对应;定义系统周期功耗曲线的第二周期特征,所述第二周期特征包括:平均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敏,常伟,戴天童,曾锦辉,罗礼新,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