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气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17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气调度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气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气调度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阶段我国的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欠缺,日常运营调度管理往往单纯依靠运营工和燃气工程师的经验完成,管理粗放,对人的依赖过大,无法实现精准调度

尤其是核心的气源调度,几乎都是根据经验设定各供气场站的供气压力和供气量,导致在进行气量分配时,尤其是供气相对短缺的时段,高价气的分配和使用十分不合理,大大增加了采购成本

因此如何进行智能供气调配,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0003]传统供气调配方式是通过生产调度人员依据生产调度经验,依据管道的存气能力

用户的调峰需求量等管网特性,以满足管网各用户用气需求为目标而建立的供气调度策略

但是,该方式由于大量依靠人员经验,而不同人员的经验不同,使得供气调度策略的资源耗费量也较高,从而导致对供气站的资源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气调度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气调度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

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当前需求供气量,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
[0007]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以及供气量识别策略,得到每个供气站的供气量;
[0008]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直到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时,得到多个供气压力组;所述供气压力组包含每个供气站的一个供气压力;
[0009]基于每个供气压力组对应的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并筛选最小综合资源耗费信息对应的第一供气压力组;
[0010]基于第一供气压力组中的各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生成每个供气站的供气调度策略

[0011]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包括:
[0012]针对每个供气站,基于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所述供气站的管道流速,并基于所述供气站的管道流速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所述供气站在单位时间内的资源耗费量,得到所述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

[0013]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包括:
[0014]针对每个供气站,基于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所述供气站的初始供气压力

所述供气站的单位管道阻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管道长度;
[0015]基于所述供气站的单位管道阻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管道长度,计算所述供气站的综合管道阻力,并基于所述供气站的初始供气压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综合管道阻力,计算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0016]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以及供气量识别策略,得到每个供气站的供气量,包括:
[0017]获取每个供气站的结构信息,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结构信息,构建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
[0018]针对每个供气站,将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输入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模拟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传输过程,得到所述供气站的供气量

[0019]可选的,所述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直到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时,得到多个供气压力组,包括:
[0020]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策略,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得到多个包含每个供气站的新供气压力的初始供气压力组;
[0021]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

以及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中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压力,模拟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过程,得到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对应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量;
[0022]基于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对应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量,计算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对应的综合供气量;
[0023]在各所述初始供气压力组中,筛选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的综合供气量对应的初始供气压力组,作为供气压力组

[0024]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供气压力组对应的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包括:
[0025]针对每个供气压力组,基于所述供气压力组对应的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识别每个供气站的目标供气量,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目标供气量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每个供气站的目标资源耗费信息;
[0026]基于所有供气站的目标资源耗费信息,计算所述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

[0027]可选的,在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不稳定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8]获取历史时段的多个供气调度策略

每个供气调度策略对应的综合供气量

以及当前供气需求分布信息,并识别当前供气需求分布信息中的多个需求供气量;
[0029]在各所述需求供气量中筛选与各所述综合供气量均不相同的需求供气量,作为目标需求供气量,并识别每个目标需求供气量与各所述综合供气量之间的偏差值;
[0030]针对每个目标需求供气量,筛选所述目标需求供气量对应的最小偏差值的综合供气量的目标供气调度策略,并分别对所述目标供气调度策略对应的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进行调整处理,直到满足预设调整次数,得到多个供气压力组;
[0031]计算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供气量,
并基于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供气量筛选目标供气压力组,生成所述目标需求供气量对应的供气调度策略;
[0032]将所有供气调度策略,按照所述当前供气需求分布信息中的每个供气调度策略的综合需求供气量对应的需求供气量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所述当前供气需求分布信息的综合刚起调度策略

[0033]第二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供气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

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当前需求供气量,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以及供气量识别策略,得到每个供气站的供气量;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直到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时,得到多个供气压力组;所述供气压力组包含每个供气站的一个供气压力;基于每个供气压力组对应的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每个供气压力组的综合资源耗费信息,并筛选最小综合资源耗费信息对应的第一供气压力组;基于第一供气压力组中的各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生成每个供气站的供气调度策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

以及每个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包括:针对每个供气站,基于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所述供气站的管道流速,并基于所述供气站的管道流速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单位资源消耗信息,计算所述供气站在单位时间内的资源耗费量,得到所述供气站的当前资源耗费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包括:针对每个供气站,基于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信息,识别所述供气站的初始供气压力

所述供气站的单位管道阻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管道长度;基于所述供气站的单位管道阻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管道长度,计算所述供气站的综合管道阻力,并基于所述供气站的初始供气压力

以及所述供气站的综合管道阻力,计算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

以及供气量识别策略,得到每个供气站的供气量,包括:获取每个供气站的结构信息,并基于每个供气站的结构信息,构建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针对每个供气站,将所述供气站的供气压力输入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模拟所述供气站的供气传输过程,得到所述供气站的供气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直到所有供气站的综合供气量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时,得到多个供气压力组,包括:通过控制单一变量策略,分别调整每个供气站的供气压力,得到多个包含每个供气站的新供气压力的初始供气压力组;基于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模型

以及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中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压力,模拟每个供气站的供气传输过程,得到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对应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量;基于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对应的各所述供气站的新供气量,计算每个初始供气压力组
对应的综合供气量;在各所述初始供气压力组中,筛选与所述当前需求供气量相同的综合供气量对应的初始供气压力组,作为供气压力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供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勇龙贾翔宇张云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盖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