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802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供电系统,涉及隧道供电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第一电力中转模块和电力传输装置,多个第一电力中转模块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壁并通过电力传输装置依次插销连接,第一电力中转模块包括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供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供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或者高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各类施工机具以及铺轨施工装备等均需要接电

传统隧道施工接电选择使用多个二级箱采用树形布局供配电,每隔
50
米左右设置二级配电箱,后期用电直接从配电箱接电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施工队中无电工证人员私开配电箱接电的情况,导致配电箱内部电路混乱

同时施工前进需要拆掉开关箱电缆继续接前方配电箱,需要长期配备专职电工进行接线拆线

且隧道内部空气潮湿,电气设备长期在潮湿

闷热的环境中工作,就会在柜体内部聚积大量的水汽形成凝露,凝露一旦附着在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就会使绝缘介质加速劣化,可能引发断路器跳闸或电气设备损坏,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简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接电方式和避免隧道潮湿的环境对电气设备的损害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隧道供电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电力中转模块和电力传输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用于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壁并通过所述电力传输装置依次插销连接,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包括箱体

吸湿装置和过线装置,所述吸湿装置和所述过线装置均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电力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并与所述过线装置电连接,所述过线装置内部设置有液冷通道,所述液冷通道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湿装置的出液口连接,供电模块以及第二电力中转模块,且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力中转模块均通过所述电力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插销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过线装置包括过线主体和多个过电端子,所述过线主体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过电端子的凹槽和过电通道,所述过电通道设置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液冷通道置于所述过电通道的上部,且所述液冷通道与所述过线主体形成腔体,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0006]优选地,所述过电通道上设有断路件,所述断路件包括第一导电件

第二导电件

导电连接件和弹性件,所述导电连接件和所述弹性件均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连接,其中,所述过电通道内部设有导电介质,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用于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作用下伸入到所述过电通道的内部并与所述导电介质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液冷通道与所述集液槽的管道连接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过线装置上,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集液槽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水位传感器均与所述电磁阀通讯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电力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电力接收件和第一电力输出件,所述过线装
置的进线端与所述第一电力接收件连接,所述过线装置的出线端与所述第一电力输出件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力接收件插销连接,所述第二电力中转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力输出件插销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电能检测装置和指示灯,所述电能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壁并与所述过线装置的出线端连接,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箱体外壁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力中转模块包括第一电力中转装置,所述第一电力中转装置包括第二电力接收件

电能分配装置和电力输出机构,所述电能分配装置的进电端与所述第二电力接收件连接,所述电能分配装置的出电端与所述电力输出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电力接收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力输出件插销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力中转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力中转装置,所述第二电力中转装置用于通过所述电力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插销连接和
/
或通过所述电力输出机构与所述第一电力中转装置插销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供电系统,将隧道供电装置模块化,多个第一电力中转模块通过电力输送模块插销连接,实现电能远距离输送

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电力输送模块和第二电力中转模块依次插销连接,实现电能传递的同时连接方式简单,不需要进行接线拆线,可以随用随插,保证用电安全的同时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施工队的效率

过线装置内部设置有液冷通道,与吸湿装置的排水口连接,能够在保证第一电路中转模块内部干燥的同时降低过线装置的温度,同时还可以避免第一电力中转模块内部的电子设施因潮湿空气侵蚀而导致的工作寿命缩短和工作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隧道供电布局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力中转模块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力中转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剖面俯视图;图5为图4中
A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线装置的剖面侧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100

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101

第一电力接收件;
102

过线装置;
103

第一电力输出件;
104

吸湿件;
105

固定板;
106

导液板;
107

集液槽;
108

电磁阀;
109

电能检测装置;
110

通孔;
111

指示灯;
112

第四电力输出件;
113

温度传感器;
114

液冷通道;
115

第五电力输出件;
116

箱体;
117

排液口;
118

水位传感器;
119

过线主体;
120

断路件;
121

过电端子;
122

过电通道;
123

第一导电件;
124

第二导电件;
125

导电连接件;
126

弹性件;
127

第一导电连接件;
128

第二导电连接件;
129

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隧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100
)和电力传输装置,多个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100
)用于间隔设置于隧道内壁并通过所述电力传输装置依次插销连接,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100
)包括箱体(
116


吸湿装置和过线装置(
102
),所述吸湿装置和所述过线装置(
102
)均置于所述箱体(
116
)内部,所述电力传输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
116
)的侧壁并与所述过线装置(
102
)电连接,所述过线装置(
102
)内部设置有液冷通道(
114
),所述液冷通道(
114
)的进液口与所述吸湿装置的出液口连接,供电模块(
300
)以及第二电力中转模块,所述供电模块(
300
)和所述第二电力中转模块均通过所述电力传输装置与所述第一电力中转模块(
100
)插销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装置(
102
)包括过线主体(
119
)和多个过电端子(
121
),所述过线主体(
119
)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过电端子(
121
)的凹槽(
129
)和过电通道(
122
),所述过电通道(
122
)设置在所述凹槽(
129
)的底部,所述液冷通道(
114
)置于所述过电通道(
122
)的上部,且所述液冷通道(
114
)与所述过线主体(
119
)形成腔体,所述凹槽(
129
)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通道(
122
)上设有断路件(
120
),所述断路件(
120
)包括第一导电件(
123


第二导电件(
124


导电连接件(
125
)和弹性件(
126
),所述导电连接件(
125
)和所述弹性件(
126
)均与所述第一导电件(
123
)和所述第二导电件(
124
)连接,所述过电通道(
122
)内部设有导电介质,所述第一导电件(
123
)和所述第二导电件(
124
)用于在所述导电连接件(
125
)和所述弹性件(
126
)的作用下伸入到所述过电通道(
122
)的内部并与所述导电介质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装置包括固定板(
105


吸湿件(
104
)和集液槽(
107
),所述固定板(
105
)和所述集液槽(
107
)均与所述箱体(
116
)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湿件(
104
)位于所述固定板(
105
)上方,所述吸湿件(
104
)与所述集液槽(
107
)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启楠张林李云浩文炜刘林府陈永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