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地相关
,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
。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与沼泽较为类似的地貌类型,由人工建造而成,受人工控制
。
作为综合生态系统,人工湿地贯彻落实了结构与功能协调的原则,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角度出发,有效地避免环境再污染
。
人工湿地可以消解污泥
、
污水等,使污泥
、
污水顺着特定方向流动,借助人工介质
、
土壤
、
植物等物理因素,使物理
、
化学
、
生物发挥协同性作用,从而实现对污泥和污水的处理,是一种新型技术
。
[0003]人工湿地中的植物能吸收无机氮,合成植物蛋白,通过收割植物,人们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元素
。
有氧环境中,在硝酸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的作用下,氨氮能够转化成硝酸盐
、
亚硝酸盐;无氧环境中,硝酸盐可被还原成氮气,起到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人工湿地包括:通过竖直的隔板
(1)
分隔成制泡区和处理区的池体
(36)、
固定安装在池体
(36)
顶部且位于制泡区的进水管
(2)、
位于制泡区且贴合固定安装在隔板
(1)
上的底部敞口的集气件
(3)、
固定安装在处理区的有氧处理单元和固定安装在处理区且位于有氧处理单元下方的厌氧处理单元,所述隔板
(1)
上凹陷有至少一个位于厌氧处理单元上方的进气口
(4)
,所述隔板
(1)
上凹陷有位于进气口
(4)
和厌氧处理单元之间的进水口
(5)
,进水管
(2)
的下端靠近隔板
(1)
倾斜,所述处理区的底部成型有出水口
(6)
,出水口
(6)
上连通有上端位于池体
(36)
顶部和有氧处理单元之间的出水管
(7)
;所述有氧处理单元包括与进气口
(4)
一一对应且底部敞口的位于出水口
(6)
上方的空气储存件
(8)
和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对应空气储存件
(8)
底部的蜂窝板
(9)
,所述空气储存件
(8)
套设在对应的进气口
(4)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单元包括若干个沿竖直方向间距设置且贴合处理区侧壁的支撑架
(10)
和若干个一一对应安装在支撑架
(10)
顶部的水平的第一支撑板
(11)
,所述第一支撑板
(11)
上凹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池体
(36)
的侧壁上凹陷有若干个与支撑架
(10)
一一对应的矩形通槽,每个所述矩形通槽的边缘均凸出有闭环的矩形凸缘
(12)
,所述矩形凸缘
(12)
上通过若干个第一安装螺栓可拆卸盖合有盖板
(13)
,每个矩形凸缘
(12)
内部均铰接有能封堵矩形凸缘
(12)
的拦截板
(1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
(14)
通过水平的铰接轴与矩形凸缘
(12)
的内侧侧壁铰接,所述拦截板
(14)
的底侧与矩形凸缘
(12)
的内侧底部滑动接触,所述拦截板
(14)
的两侧分别与矩形凸缘
(12)
竖直的两内壁滑动接触,所述矩形凸缘
(12)
内侧壁上凹陷有若干个围绕铰接轴间距分布的定位槽
(15)
,所述拦截板
(14)
靠近盖板
(13)
的一侧上安装有能滑动插入对应定位槽
(15)
内的定位插杆
(16)。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环保的好氧厌氧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氧处理单元还包括固定贴合在处理区内壁上且位于空气储存件
(8)(8)
上方的水平的第二支撑板
(17)
,所述第二支撑板
(17)
上凹陷有若干个呈矩阵状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边缘向下凸出有管套部
(18)
,所述处理区的侧壁上凹陷有位于管套部
(18)
下端和管套部
(18)
上端之间的第一排气口
(19)
,所述第一排气口
(19)
上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20)
,所述第二支撑板
(17)
技术研发人员:毛祥,赵楠,杨凌霞,戴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欧鑫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