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及其控制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747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桩的主机,每个主机设有一个电力输入口,每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设有一个对应的电力输出口,每个主机均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与对应的行走机构相连,行走机构与设于充电桩所在的停车场地的导向轨道相适配,所述的停车场地分布有若干个对接桩,该对接桩上设有输入对接口和输出对接口,所述的输入对接口与电网相连,所述的输出对接口连接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设于移动对接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及其控制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用充电桩,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车(电动)的发展,人们对公用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至
2021
年底我们新能源车的保有量为
784
万辆,同比增长
59.25%
充电基础设施为
261.7
万台,同比增加
70.1%
公共充电桩
114.7
万台 私人充电桩
147
万台 637
万台新能源车需要使用公共充电桩进行日常充电

平均约6辆车共用一个公共充电桩(平均充电
120

/

/
辆)

如果充电桩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现有的公共充电桩理论上是够用的,但是,充电难的问题仍然非常明显,主要有以下的原因:汽油车占用问题,当汽油车占用了,新能源车就无法充电

[0003]充满占用问题,当电充满后,有可能车主在购物

工作

休息,没以及时移开,在车位紧张的场所,为了能够多停会,有时会故意充满不开走

[0004]过夜占用问题,在一些酒店

居民楼附近的一些开放性公用充电桩特别明显,实际充电时间只有半小时到一小时,却占用了八到十小时

明明可以一台充电桩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却不得不装若干台(占用严重时,多台也满足不了需求) 。
[0005]以上问题使得充电桩产生的大量的闲置,无法进行高效的充电

还有就是充电桩布点不合理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需要租用场地封闭管理安装充电装进行经营,需要特定的停车位,必然需要租用场地

[0006]场地租用困难在小区

社区中,一般车位都居民共有,在车位保有量有限的现状下,留一部分专门的车位给新能源车,必然会有来自汽油车车主的阻力 。
[0007]老旧小区的电容有限很多老旧社区的电容是有限的,如果安装充电桩,会给电网造成很大压力,电力部门虽然支持安装充电桩,但也是无可奈何

[0008]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也有些主观因素形成了充电难的问题,如峰谷电的存在,使得一些车主集中到特定的谷电时间去充电,这一方面造成了充电点的供电压力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排队问题,而且对车主本身来说,也减少了休息时间,对新能源车的用车体验是一大减分

[0009]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些充电桩设计者也提出了一些移动式充电桩的方案,如公开号为
CN114919445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充电桩,包括电轨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上安装有第一滚轮,充电桩滑动安装于电轨上且与电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上设有接电头,所述电轨包括固定连接的梯形轨和盖板,梯形轨内开设有接电槽,所述接电槽内设有接电片,接电头与接电片电连接,梯形轨和盖板之间均安装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包括封片和牵引块,封片与牵引块之间连接有牵引带,所述梯形轨上开
设有若干与牵引带相对应的滑槽,牵引带位于滑槽内,牵引块位于梯形轨外部,所述封片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封片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限位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滑槽,所述充电桩上安装有与梯形轨相匹配的压轮,所述压轮与接电头位置对应

这种充电桩优点在于当充电桩位置被已经充满电,或者没有在充电的车辆占用时,充电桩可以移动到需要充电的车位上,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电桩的闲置问题,但没有改变车主需要等待,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前往等待充电的问题,无法让主机在车主工作

休息

逛商场等时间主动完成对接,主动完成脱离,使得其并无法将充电效率最大化

[0010]另外,公开号为
CN217022231U

CN217320077U, CN214984909U
等中国专利有自动移动的充电桩,有手推式的充电桩,其解决的问题大致相同

[0011]至于一些厂家提提供的机器人模式,使其可以在预设的情况下,由机器人完成自动对接充电枪,对于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停车角度,不同车机系统控制的充电口保护盖而言,要让机器人实现自动对接充电枪进行充电,显然其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充电桩的闲置率高,充电点的布局难且不合理,充电等待时间长,车主集中时间,影响工作休息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闲置率低

充电点布局合理,车辆闲时充电,无需等待,车主无需集中谷电时间前往充电,仍可以享受谷电充电的优惠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桩的主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每个主机设有一个电力输入口,每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设有一个对应的电力输出口,每个主机均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与对应的行走机构相连,行走机构与设于充电桩所在的停车场地的导向轨道相适配,所述的停车场地分布有若干个对接桩,该对接桩上设有与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分别对应的输入对接口和输出对接口,所述的输入对接口与电网相连,所述的输出对接口连接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设于移动对接器上或所述的输入对接口和输出对接口设于固定对接器上,所述的动力系统和移动对接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动力系统和移动对接器与充电桩自带电源相连

[0014]本技术方案地使用场景是在若干个

几十个甚至更多排列在一起的车位的边缘铺设轨道,轨道上根据充电需要设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在轨道上移动的充电桩

充电桩主机与充电枪分离,充电枪与对接桩相连,对接桩分布在各个车位上,可以一个车位设一个对接桩,也可以两个车位设一个对接桩,一个对接桩可以带一把充电枪也可以带两把充电枪

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车主可以在所在轨道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车

无论此时该车位有没有充电桩主机在,都可以先将该位置对应的充电枪插在车辆的充电口上,然后用
APP
扫对应的二维码,实现与系统的通讯,通知系统在某个车位需要充电,完成充电预设,车主无须等待,可以去工作

购物

休息等,当有空闲主机时,系统自动控制空闲主机沿轨道移动到相应的车位位置,并通过移动对接器(移动对接器指的是随主机移动的对接器,固定对接器指的是设置在对接桩上,不随主机移动的对接器)完成电力输入口

电力输出口分别与输入对接口

输出对接口一一对接

电力输入口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包括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桩的主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每个主机设有一个电力输入口,每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设有一个对应的电力输出口,每个主机均设有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与对应的行走机构相连,行走机构与设于充电桩所在的停车场地的导向轨道相适配,所述的停车场地分布有若干个对接桩,该对接桩上设有与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分别对应的输入对接口和输出对接口,所述的输入对接口与电网相连,所述的输出对接口连接一个或若干个充电枪,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设于移动对接器上或所述的输入对接口和输出对接口设于固定对接器上,所述的动力系统和移动对接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的动力系统和移动对接器与充电桩自带电源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设于移动对接器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对接器包括与相应的电力输入口和电力输出口相连的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与一个驱动杆相连,驱动杆上设有齿条,所述的齿条与一个齿轮相啮合,该齿轮与一个小驱动电机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设于主机上,并适配于导向轨道上侧的支撑滚轮,所述的导向轨道设有齿条,所述的齿条与一个动力齿轮相啮合,该动力齿轮对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设于主机上,并适配于导向轨道上侧的驱动轮,该驱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相连,主机上还设有与所述的导向轨道相适配的从动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移动公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对接桩对应设有一个落地桩,该落地桩上设有与所述的充电枪相适配的挂枪口,所述的充电枪与通过所述的落地桩与所述的对接桩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益黄潮奇
申请(专利权)人:小乖兽科技发展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