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37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工作台,其设有一底座、一升降组及一平台组,该底座设有一下壳体及一上壳体,该下壳体设有多个轮体及一电池,该上壳体与下壳体相结合且设有一充电插座及一控制器,该升降组与底座相结合且设有一升降压缸、一内管及一外管,该升降压缸设有一结合板及一压缸轴,该内管套设于升降压缸外部且与压缸轴顶面相抵靠,该平台组与升降组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座与一平台,该结合座与升降组内管相固设结合,该平台设于结合座上且设有一升降按钮及一电量显示面板,藉以构成一可方便使用且改善问诊品质的医疗工作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工作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方便使用且可改善问诊品质 的医疗工作台。
技术介绍
一般医师对住院病患进行巡房问诊时,大多会由医护人员推动一医疗工作台进行 巡房,现有医疗工作台在底部设有多个可转动轮体,并在顶面设有一平台,该平台上可放置 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相关的医疗用品或药品,以便及时地记录患者病情及进行简单的护理 治疗;然而,现有医疗工作台虽可提供一承载与运送物品的效果,但现有医疗工作台的 平台高度为一定值,因此,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再则,现有医 疗工作台并未设置供电设备,所以无法在医疗工作台上通过电脑、屏幕或其他诊疗仪器,对 患者作更进一步的记录与治疗,不仅无法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处置,且会相对限制医师的 问诊品质,因此有加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申请人针对现有医疗工作台构造的缺陷及不足,特经过不断的研究 与试验,终于设计出一种能改进现有缺陷的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工作台,其通过精简的结构配置方式,让使用 者可根据需要而调整医疗工作台的高度且具有供应电力的效果,藉以构成一可方便使用且 改善问诊品质的医疗工作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工作台,其包含有一底座、一升降组及 一平台组,其中该底座设有一下壳体及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在外部设有多个轮体,该上壳体可拆 卸地与下壳体相结合;该升降组与底座相结合且设有一升降压缸、一内管及一外管,该升降压缸经上壳 体而与下壳体顶面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板及一可上、下移动的压缸轴,该结合板设于升降 压缸的底面且与下壳体相固设结合,而该内管套设于升降压缸外部且与压缸轴顶面相抵 靠,且内管在靠近顶端的外表面形成有一连接板,该内管在外表面纵向设有至少一导沟,且 在各导沟中设有多个滚珠,其中各滚珠是通过一包覆于内管外表面的定位板而设于内管外 部,该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部且与升降压缸的结合板相固设结合并与内管的各滚珠相贴 靠;以及该平台组与升降组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座与一平台,该结合座底面与升降组内管 的连接板相固设结合,该平台设于结合座上且设有一升降按钮板,该升降按钮设于平台的 侧边且与升降压缸相连接。进一步,该下壳体在靠近前侧的内部设有一电池,而该上壳体在内部设有一与电池相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座,该底座在电池与充电插座间设有一可转换电源的控制器,该平 台在靠近后侧的顶面上设有一与底座的控制器相电性连接的电量显示面板。再进一步,该平台可枢转地与结合座相结合,且该平台在靠近前侧处设有一可拆 卸使用的盖板,该压缸轴在顶面设有一气压开关且在外部套设有一轴套,该轴套内设有一 可与气压开关相接触的油压阀座,该内管在靠近顶端的外表面设有一位于连接板上方的缺 口,且该内管在内侧面设有一与轴套相抵靠的顶板,该升降按钮设有一经缺口而与轴套油 压阀座相连接的油管,让升降按钮可通过按压的方式,使油体可经油管而进入油压阀座中 而触动气压开关。较佳地,该平台在靠近前侧的顶面凸设有一可架设屏幕且位于盖板下方处的支撑 杆,且该平台在靠近后侧处贯穿设有两供使用者推动医疗工作台且位于电量显示面板两侧 的握孔。较佳地,该升降组设有一套设于外管外部且与结合板相固设结合的装饰筒盖,该 装饰筒盖在内部设有一套设于外管外表面的结合筒盖,且该升降按钮在外部盖设有一保护至ΓΤΠ ο较佳地,该结合座在靠近后侧的顶面处设有一可拉出使用的置放板,该结合座与 置放板间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滑轨,该结合座在前侧面设有一可放置病历资料的置放盒, 且该结合座在一侧边设有一可放置杯体的平板。较佳地,该下壳体在靠近后侧的内部设有一与电池相电性连接的散热器,且下壳 体在侧边开设有数个与散热器相通的散热长孔。较佳地,该下壳体在靠近后侧的轮体上设有一刹车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医疗工作台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及功效一、调整高度本技术医疗工作台进行使用时,可通过按压升降按钮的方式, 使储存于升降按钮内的油体可经油管而进入轴套的油压阀座内,使油压阀座与位于压缸轴 顶端的气压开关相接触,当气压开关被触动后,该压缸轴可相对升降压缸产生上升或下降 的动作,此时,该内管可通过顶板与轴套相抵靠的方式,使内管可随着压缸轴的动作而相对 外管产生滑动,进而使与内管连接板相结合的结合座可相对底座产生上升或下降的调整, 方便地对医疗工作台进行高度的调整。二、供电效果本技术的医疗工作台,可通过在底座内设置充电插座、控制器 与电池的方式,使医疗工作台具有一供应电力的效果,进而可在医疗工作台上装设一屏幕、 电脑或医疗用的电器用品等等,并通过电量显示面板显示电量的方式,有效地掌握电池的 电量,另外也可在平板与置放盒内放置问诊所需的物品与资料,大大提高医疗工作台的实 用性,进而提供病患更好的诊断品质,藉以构成一可方便使用且改善问诊品质的医疗工作 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底座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的电路方块示意图。5图5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升降组与平台组的局部放大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的高度调整操作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医疗工作台的另一操作侧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底座(11)下壳体(111)轮体(112)煞车装置(113)散热长孔(12)上壳体(13)电池(14)散热器(15)充电插座(16)控制器(20)升降组(21)升降压缸(211)结合板(22)内管(221)连接板(222)缺口(223)顶板(224)导沟(225)滚珠(226)定位板(23)外管(24)装饰筒盖(241)结合筒盖(25)压缸轴(251)气压开关(252)轴套(253)油压阀座(30)平台组(31)结合座(311)滑轨(32)平台(321)盖板(33)置放板(34)置放盒(35)平板(36)升降按钮(361)油管(362)保护盖(37)电量显示面板(38)支撑杆(39)握孔(50)笔记本电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医疗工作台,请配合参看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看 出本技术的医疗工作台设有一底座10、一升降组20及一平台组30,其中该底座10设有一下壳体11及一上壳体12,其中该下壳体11在外部设有多个轮体 111,较佳地,靠近下壳体11后侧的轮体111设有一刹车装置112,而该下壳体11在靠近前 侧的内部设有一电池13,较佳地,该下壳体11在靠近后侧的内部设有一与电池13相电性连 接的散热器14,且下壳体11在侧边开设有数个与散热器14相通的散热长孔113,而该上壳 体12可拆卸地与下壳体11相结合且在内部设有一与电池13相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座15,该 底座10另在电池13与充电插座15间设有一可转换电源的控制器16 ;该升降组20与底座10相结合且设有一升降压缸21、一内管22、一外管23及一装饰筒盖24,其中该升降压缸21经上壳体12而与下壳体11顶面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板211 及一可上、下移动的压缸轴25,该结合板211设于升降压缸21的底面且与下壳体11相固设 结合,较佳地,该压缸轴25在顶面设有一气压开关251且在外部套设有一轴套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工作台,其包含有一底座、一升降组及一平台组,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设有一下壳体及一上壳体,该下壳体在外部设有多个轮体,该上壳体可拆卸地与下壳体相结合;  该升降组与底座相结合且设有一升降压缸、一内管及一外管,该升降压缸经上壳体而与下壳体顶面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板及一可上、下移动的压缸轴,该结合板设于升降压缸的底面且与下壳体相固设结合,而该内管套设于升降压缸外部且与压缸轴顶面相抵靠,且内管在靠近顶端的外表面形成有一连接板,该内管在外表面纵向设有至少一导沟,且在各导沟中设有多个滚珠,其中各滚珠是通过一包覆于内管外表面的定位板而设于内管外部,该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部且与升降压缸的结合板相固设结合并与内管的各滚珠相贴靠;以及  该平台组与升降组相结合且设有一结合座与一平台,该结合座底面与升降组内管的连接板相固设结合,该平台设于结合座上且设有一升降按钮板,该升降按钮设于平台的侧边且与升降压缸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钦瑞
申请(专利权)人: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