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33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3D建模动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动作捕捉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作捕捉系统是一种用于准确测量运动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状况的高技术设备,它基于计算机图形学
(
传感器技术
)
原理,通过排布在空间中的数个视频捕捉设备
(
传感器
)
将运动物体的运动状况以图象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时间计量单位上不同物体
(
跟踪器
)
的空间坐标
(X

Y

Z)
,动作捕捉使用外部摄像捕捉设备与人员身体穿戴传感器配合,进行动作捕捉,生成模型动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摄像捕捉设备通常为固定安装,在摄像距离与人员交远时容易导致捕捉动作产生误差,无法通过调节摄像捕捉设备距离动作展示人员的远近导致适用性不强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
CN217482375U
的文献提供一种计算机建模用的动捕设备,该装置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启动后转动带动齿盘旋转,旋转后的齿盘沿着转环轴转动,进而使齿盘啮合齿轮旋转,齿轮转动后带动螺杆旋转,旋转后的螺杆使螺块在移槽内侧沿着螺杆移动,从而使动捕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达到方便调节与动作展示人员距离调节的效果;动捕机构的电动伸缩杆启动后伸缩,从而将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尾处的倾斜度进行调节,而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头部通过转架沿着底架转动,达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角度调节的效果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多维度的角度拍摄调整,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动作展示人员与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动作展示人员的移动来实现,并且多个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之间只能够相对或者相离的距离调节,在动作展示人员的头顶上方进行操作,由于无法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导致对于动作展示人员下半身区域的采像效果不理想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动作展示人员与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动作展示人员的移动来实现,并且多个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之间只能够相对或者相离的距离调节,在动作展示人员的头顶上方进行操作,由于无法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导致对于动作展示人员下半身区域的采像效果不理想,且移动动作捕捉摄像设备时角度调节的联动性差需要独立的控制角度的调节

[0006]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在升降的过程角度跟随发生偏转,以使得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以最佳的角度对准动作展示人员,同时可根据不同身高的动作展示人员
对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的初始角度进行调节使用的技术效果

[0009]2.
技术方案
[0010]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包括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包括:平台,所述平台上转动设置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安装有可使得齿轮箱沿着支撑杆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有俯仰调节机构,所述俯仰调节机构的一侧与齿轮箱转动连接,所述俯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可对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初始倾斜角度调节的初始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上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下俯拍,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下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上仰拍,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中间段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正向拍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台上转动设置多个竖向固定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动作展示人员站立在平台上,通过多个可转动的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以便对动作展示人员进行环形拍摄,同时在支撑杆上设置可升降的齿轮箱,齿轮箱通过升降机构带动进行升降,并且升降机构与俯仰调节机构联动,当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上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下俯拍,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下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上仰拍,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中间段区域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正向拍摄,以当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由上至下进行调节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进行俯仰角度的调整,进而可提高对动作展示人员全方位的采像,同时通过水平调节初始角度调节机构,使得俯仰调节机构的转动轴心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对初始的俯角或者仰角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动作展示人员调节使用

[0012]其中多个可转动的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以便对动作展示人员进行环形拍摄,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在升降的过程角度跟随发生偏转,同时可根据不同身高的动作展示人员对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的初始角度进行调节使用

[001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平台包括台座和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转动设置在台座上,支撑杆固定在转动机构上

[0014]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和主动锥齿轮以及被动锥齿环;所述台座内部开设与被动锥齿环适配的环形锥槽,所述台座的上方开设与环形锥槽贯通的环形孔;主动锥齿轮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并与被动锥齿环啮合,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台座上,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被动锥齿环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台座上开设环形锥槽,并且使得中心区域为站立区,被动锥齿环与环形锥槽适配转动,并且在台座的一侧轴转动连接与被动锥齿环啮合的主动锥齿轮,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台座上,主动锥齿轮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以通过第一步进电机带动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环转动,并且支撑杆的下端穿过环形孔后与被动锥齿环的上表面固定,以实现支撑杆的转动调节

[0016]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

小齿轮

齿板

传动齿轮和大齿轮;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在齿轮箱上,并且输出轴与小齿轮同轴固定,小齿轮和传动齿轮以及大齿轮之间依次啮合,且大齿轮大于小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外径,小齿轮和传动齿轮以及大齿轮转动设置在齿轮箱内,所述大齿轮的边缘一侧开设与俯仰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通孔,齿板固定在支撑杆上,齿板与小齿轮啮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齿轮的一侧与齿板啮合,另一侧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远离小齿轮的一侧与大齿轮啮合,通过传动齿轮使得大齿轮与小齿轮同向转动,并且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做减速转动,当小齿轮逆时针转动时,齿轮箱和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包括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台座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和主动锥齿轮以及被动锥齿环;所述台座内部开设与被动锥齿环适配的环形锥槽,所述台座的上方开设与环形锥槽贯通的环形孔;主动锥齿轮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并与被动锥齿环啮合;所述平台上转动设置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安装有可使得齿轮箱沿着支撑杆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

小齿轮

齿板

传动齿轮和大齿轮;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在齿轮箱上,并且输出轴与小齿轮同轴固定,小齿轮和传动齿轮以及大齿轮之间依次啮合,且大齿轮大于小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外径,小齿轮和传动齿轮以及大齿轮转动设置在齿轮箱内,所述大齿轮的边缘一侧开设与俯仰调节机构转动连接的通孔;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有俯仰调节机构,所述俯仰调节机构包括
H
型套管和
U
型插杆;
U
型插杆的开口端滑插在
H
型套管上,
U
型插杆远离
H
型套管的一端与通孔适配转动,
H
型套管与初始角度调节机构转动连接,所述
H
型套管包括两个外套管和固定在两个外套管之间的调节轴;所述
U
型插杆包括两个内插杆和固定在两个内插杆一端的定位轴;定位轴贯穿通孔,内插杆滑插在对应的外套管内;所述俯仰调节机构的一侧与齿轮箱转动连接,所述俯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上设置有可对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初始倾斜角度调节的初始角度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上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下俯拍,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的下端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倾斜向上仰拍,所述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置于支撑杆中间段时,动作捕捉摄像设备正向拍摄;其中多个可转动的动作捕捉摄像设备以便对动作展示人员进行环形拍摄,动作捕捉摄像设备在升降的过程角度跟随发生偏转,同时可根据不同身高的动作展示人员对动作捕捉摄像设备的初始角度进行调节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转动设置在台座上,支撑杆固定在转动机构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在台座上,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被动锥齿环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
3D
建模动捕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莞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