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93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吸收芯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芯体、卫生巾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
,特别是吸收芯体

卫生巾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吸收芯体吸收效果还有待提高,为了提高吸收芯体的吸收效果,现有的技术往往是通过增加吸收层的数量,将多层吸收层叠加起来,以实现吸收性能的提高

但将吸收芯体中的吸收层数量增加,需要在相邻的吸收层之间需要添加大量的胶黏剂,否则,会让相邻的吸收层之间发生位置的偏移,但如此设置,则会让整个吸收芯体的厚度增加,达不到轻薄的效果,加工的工艺也十分复杂,而位于两层吸收层之间的胶黏剂也可能会影响吸收层之间液体的渗透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吸收芯体

卫生巾及其制作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吸收芯体,包括:
[0006]主吸收层,所述主吸收层设有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和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所述第二吸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由上至下依次叠放,所述第二叠置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连接;
[0007]侧吸收层,包括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所述第一延长层和所述第二延长层分别与所述主吸收层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主吸收层和所述侧吸收层形成一体

[0008]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主吸收层的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形成三层结构,液体从第一叠置区向下渗透时,需要经过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的三重吸收,吸收性能好,而且,主吸收层无需使用胶黏剂固定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从而能够避免胶黏剂对吸收性能的影响,也能够保持吸收芯体的轻薄,加工工艺简单;主吸收层通过侧吸收层的第一延长层以及第二延长层实现与卫生巾的其他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另外,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的设置,能够吸收主吸收层左右两侧的液体,避免发生侧漏的情况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吸收层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叠置区

一个所述第二叠置区和一个所述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所述第二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共同形成
Z
形结构,所述第一叠置区与所述第一延长层连接,所述第三叠置区与所述第二延长层连接

[0010]将吸收芯体应用于卫生巾时,利用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将吸收芯体与卫生巾的其他结构连接稳定,利用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对液体进行吸收,而且,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也能够对侧边的液体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吸收效果,也避免了吸收芯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移位,还能够保持吸收芯体以及卫生巾的轻薄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吸收层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叠置区

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两个第二叠置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共同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
Z
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的下端相互抵接,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分别朝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延长层和所述第二延长层连接

[0012]利用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将主吸收层的两个第三叠置区与卫生巾的其他结构连接固定,液体经过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并被吸收,吸收芯体的吸收性能好,而第一延长层以及第二延长层能够对流至主吸收层侧部的液体进行吸收,以避免发生侧漏的情况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芯体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和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贯穿于所述第一叠置区,所述第二引流槽贯穿于所述第一叠置区和所述第二叠置区,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相互间隔布置

第一引流槽能够起到引流的作用,让在第一叠置区的液体能够迅速地下渗至第二叠置区,液体能够更容易地被第二叠置区和第三叠置区吸收;第二引流槽能够直接地将位于第一叠置区上部的液体引流至第三叠置区上方,从而能够提高第三叠置区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提高吸收芯体的整体吸收性能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设于所述吸收芯体的中部和前部,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均为
V
形槽,所述
V
形槽的尖端朝向后方设置

应用于卫生巾,在女性经期使用时,液体一般集中于吸收芯体的中部和前部,如此设置,更符合实际的使用情况,可以引导液体流向后方的尖端处,以使得液体能够向后扩散,更有利于吸收芯体的整体利用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均由上至下倾斜向后开设

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引导液体向后扩散,而且,当使用卫生巾时,吸收芯体的前后两端会向上弯折,以适应于人体的生理结构,即位于吸收芯体前部的第一引流槽以及第二引流槽会朝向后方开口,并且,保持向下开设,让更多的液体能够向下和向后扩散而提高吸收芯体的整体利用率

[0016]一种卫生巾,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吸收芯体

由于设置有吸收芯体,卫生巾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能够保持轻薄

[0017]一种卫生巾制作工艺,用于制作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卫生巾,包括如下步骤:
[0018]裁切面层和底层;
[0019]制作吸收芯体,所述吸收芯体包括主吸收层和侧吸收层,所述主吸收层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和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二叠置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连接,所述侧吸收层包括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所述第一延长层和所述第二延长层分别与所述主吸收层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主吸收层和所述侧吸收层形成一体;
[0020]将所述底层覆盖于所述吸收芯体的下表面,并使用胶黏剂将所述侧吸收层与所述底层固定,将所述面层覆盖于所述吸收芯体的上表面;
[0021]热风压花,使所述面层和所述底层相互结合并使所述吸收芯体密封于所述面层和所述底层形成的空间中;
[0022]将离型纸黏贴于所述底层的下表面;
[0023]成型分切以形成卫生巾主体;
[0024]在卫生巾主体的下表面包覆外膜并进行三折包覆密封

[0025]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卫生巾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并能够保持轻薄的效果,液体进入到吸收芯体后,经过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以及第三叠置区的三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层,所述主吸收层设有第一叠置区

第二叠置区和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所述第二吸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由上至下依次叠放,所述第二叠置区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连接;侧吸收层,包括第一延长层和第二延长层,所述第一延长层和所述第二延长层分别与所述主吸收层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主吸收层和所述侧吸收层形成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收层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叠置区

一个所述第二叠置区和一个所述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所述第二叠置区和所述第三叠置区共同形成
Z
形结构,所述第一叠置区与所述第一延长层连接,所述第三叠置区与所述第二延长层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收层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叠置区

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所述第一叠置区

两个第二叠置区和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共同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
Z
形结构,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叠置区的左右两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叠置区的下端相互抵接,两个所述第三叠置区分别朝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延长层和所述第二延长层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和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贯穿于所述第一叠置区,所述第二引流槽贯穿于所述第一叠置区和所述第二叠置区,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相互间隔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槽和所述第二引流槽设于所述吸收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宇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