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87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混合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混合
,涉及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中,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

导热性好

结构稳定

电阻率小和电子传导速率快的特点
,
在制备纳米石墨烯复合材料时需要使用到混合搅拌装置

[0003]目前大多数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混合装置,在将原料倾倒入装置内部时,原料容易堆积在一起,原料不便于均匀分散,导致原料混合的效率大大降低

同时,部分原料中存在结块,结块的原料无法充分混合,降低了原料混合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原料混合质量和效率,以及去除结块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包括分料设备

混料设备

支架组件和进料部件,分料设备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上部,混料设备设置在支架组件的下部;所述分料设备包括分料箱和滑动件,分料箱的顶部设置盖板,盖板上设置动力部件;所述分料箱的内壁设有与滑动件滑动连接的轨道,分料箱下部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动件穿过并伸入分料箱内的通孔一;所述滑动件为抽屉状且其底部设置滤网;所述分料箱内部设有在动力部件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摆动的散料设备;所述进料部件设置在分料设备上,进料部件的出料端伸入分料设备内,且进料部件的出料端位于散料设备的上方;所述混料设备包括混料箱,混料箱内部设置搅拌组件,混料箱下部设置有出料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一

主动齿轮

从动齿轮

固定板

转动轴

圆盘

钢丝和限位球;所述盖板设置于分料箱的顶部;所述电机一设置在盖板的顶部,主动齿轮与电机一连接,盖板上开设有供主动齿轮穿过的通孔二;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盖板底部,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在转动轴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圆盘,圆盘表面垂直设置定位杆,定位杆上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钢丝的上端与限位环连接,钢丝的下端与限位球连接;所述限位球设置于分料设备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上开设螺纹盲孔,定位杆螺纹旋入该螺纹盲孔内,定位杆的端部与分料箱的内壁相互抵靠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定位杆的直径,或限位环与定位杆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料设备包括固定架

散料板和转动部件;其中,散料设备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连接转动部件,转动部件转动设置在分料箱的内壁上,其中,两组转动部件分别设置于分料箱的任意两个侧壁上;所述散料板设置在固定架上个,散料板上开
设多个分料孔,分料孔上设置隔网,散料板靠近转动部件的一端开设卸料孔;所述钢丝的下端穿过隔网;所述限位球位于散料板的底部,且限位球与散料板的底部压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边部与分料箱的内壁贴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料孔和卸料孔均为条形孔,卸料孔的宽度大于分料孔的宽度,分料孔和卸料孔相互平行;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大于分料孔的宽度,钢丝的直径小于隔网的最小网孔宽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混料设备包括混料箱,混料箱底部设置有与搅拌组件动力连接的电机二;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轴上部设置搅拌件一,搅拌轴下部设置搅拌件二

[00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件一呈“卅”形;所述搅拌件二包括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横杆,以及设置在横杆上的弧形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顶部设置有与分料设备连接的上连接架,连接板底部设有与混料设备连接的下连接架,连接板四周设置多个支脚;
[0016]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分料设备出料端及混料设备进料端的通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8]原料通过进料部件进入分料设备内,进而落在散料设备上;散料设备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摆动,从而将落在散料设备上的原料进行分散,以使得多种原料充分的打散,以保证原料分散后的再次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原料的混合质量;原料穿过分料设备后进入混料设备内,原料在搅拌组件的作用下,进一步的进行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原料的混合效率和质量

滑动件部设置滤网,以将原料中的结块物体进行阻挡,从而提高原料混合的质量;将滑动件抽出后,能够方便的取出结块物体,以便于集中对结块物体进行粉碎处理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料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料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动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混料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搅拌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1、
分料设备;
11、
分料箱;
12、
通孔一;
13、
滑动件;
14、
滤网;
15、
盖板;
16、
通孔二;
2、
混料设备;
20、
混料箱;
21、
电机二;
22、
搅拌轴;
23、
搅拌件一;
24、
搅拌件二;
241、
横杆;
242、
弧形板;
25、
出料部;
3、
支架组件;
31、
连接板;
32、
上连接架;
33、
下连接架;
34、
支脚;
4、
进料部件;
5、
动力部件;
51、
电机一;
52、
主动齿轮;
53、
从动齿轮;
54、
固定板;
55、
转动轴;
56、
圆盘;
57、
定位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料设备
(1)、
混料设备
(2)、
支架组件
(3)
和进料部件
(4)
,分料设备
(1)
设置在支架组件
(3)
的上部,混料设备
(2)
设置在支架组件
(3)
的下部;所述分料设备
(1)
包括分料箱
(11)
和滑动件
(13)
,分料箱
(11)
的顶部设置盖板
(15)
,盖板
(15)
上设置动力部件
(5)
;所述分料箱
(11)
的内壁设有与滑动件
(13)
滑动连接的轨道,分料箱
(11)
下部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动件
(13)
穿过并伸入分料箱
(11)
内的通孔一
(12)
;所述滑动件
(13)
为抽屉状且其底部设置滤网
(14)
;所述分料箱
(11)
内部设有在动力部件
(5)
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摆动的散料设备
(6)
;所述进料部件
(4)
设置在分料设备
(1)
上,进料部件
(4)
的出料端伸入分料设备
(1)
内,且进料部件
(4)
的出料端位于散料设备
(6)
的上方;所述混料设备
(2)
包括混料箱
(20)
,混料箱
(20)
内部设置搅拌组件,混料箱
(20)
下部设置有出料部
(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
(5)
包括电机一
(51)、
主动齿轮
(52)、
从动齿轮
(53)、
固定板
(54)、
转动轴
(55)、
圆盘
(56)、
钢丝
(59)
和限位球
(60)
;所述盖板
(15)
设置于分料箱
(11)
的顶部;所述电机一
(51)
设置在盖板
(15)
的顶部,主动齿轮
(52)
与电机一
(51)
连接,盖板
(15)
上开设有供主动齿轮
(52)
穿过的通孔二
(16)
;所述固定板
(54)
设置在盖板
(15)
底部,转动轴
(55)
转动设置在固定板
(54)
上,所述从动齿轮
(53)
固定在转动轴
(55)
上,从动齿轮
(53)
与主动齿轮
(52)
相啮合;所述转动轴
(55)
的两端均设置圆盘
(56)
,圆盘
(56)
表面垂直设置定位杆
(57)
,定位杆
(57)
上套设有限位环
(58)
;所述钢丝
(59)
的上端与限位环
(58)
连接,钢丝
(59)
的下端与限位球
(60)
连接;所述限位球
(60)
设置于分料设备
(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
(56)
上开设螺纹盲孔,定位杆
(57)
螺纹旋入该螺纹盲孔内,定位杆
(57)
的端部与分料箱
(11)
的内壁相互抵靠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忠吕诗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市铭浩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