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687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剂和有机或无机肥料结合共同制粒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作用增加有机或无机肥料的利用,微生物菌剂在肥料方面应用途径主要是以下两种:微生物菌剂和肥料混合造粒;另一种是将微生物菌剂在造粒后喷涂在肥料表面,两种将微生物菌剂添加的肥料表面的方式都因为高温

高盐

干燥等制备工艺方式以及肥料自身影响导致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短时间内大量下降,并且微生物菌剂贮存时间短,和肥料一起施加后存活率低

[0003]专利
CN114163283A
公布了一种包膜型微生物菌剂,由肥料核芯

有机质中间层

微生物菌剂表层组成,通过中间层有机质将肥料核芯与微生物菌剂物理分隔开,使微生物菌剂在高浓度氮



钾条件下仍可以促进植物对肥料核芯镁元素的吸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组成:尿素
60

80
份,微生物菌剂
18

25
份,包膜剂
25

30
份,交联剂1‑2份,引发剂3‑5份,助剂5‑8份,载体
45

60
份,改性剂3‑5份,质量分数5%葡萄糖
15

20
份,碳酸钙
12

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质量比1:1:1: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阿维菌素链霉菌,巴氏梭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
CGMCC1.15674
;所述的哈茨木霉菌的保藏编号为
CGMCC3.15684
;所述的阿维菌素链霉菌的保藏编号为
CGMCC4.6364
;所述的巴氏梭菌的保藏编号为
CGMCC1.267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膜剂为质量比1: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海藻酸钠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钾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质量分数3‑5%的柠檬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改性稻壳生物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剂为质量比3:1的
γ

氨基丁酸和硫酸镁
。9.
一种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包膜型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
500mL
蒸馏水中,搅拌溶解,通入氮气排空空气,加热升温到
70℃
,加入1‑2份过硫酸钾,搅拌
30min
,依次加入
γ

氨基丁酸和硫酸镁,在
70℃
温度条件下搅拌加热
3h
,自然冷却至
25℃
,静置
40min
,得到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
(2)
包覆膜制备:将步骤
(1)
制备的改性羧甲基纤维素钠置入反应容器中,加入2‑3份过硫酸钾,加热升温到
70℃
,搅拌反应
1h
,降温到
55℃
,依次加入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5%的柠檬酸,搅拌混合均匀,维持温度
55℃
搅拌
40min
,缓慢加入壳聚糖,持续搅拌
35min
,冷却至
25℃
,得到包覆膜;
(3)
改性稻壳生物炭制备:将稻壳浸泡在质量分数8%的氢氧化钠溶液
20min
,烘干后至含水量
≤3
%,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蕾刘艳陈燕戴璐李鑫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