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及安生应用服务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生应用的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及安生应用服务器
。
技术介绍
[0002]安全生产监控方法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步骤和基础架构,在进行安全生产监控方法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生产场景进行流程安排和设置,以确保方法能够适配具体生产场景内部的安全监控需求
。
[0003]安生应用服务器是一种配置有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并检测潜在危险情况的工控设备
。
安生应用服务器需要与待进行安全生产监控场所内部的设备进行连接
。
为了实现安生应用服务器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安生应用服务器上所设置的数据接口串口数量较多,同时每组串口之间容易发生串口线路相互纠缠的现象,并且当服务器多个表面上均设置有接口时,工作人员不便于调整服务器的方向进行线路连接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关键环节和危险源:识别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危险源;设定安全指标和目标:制定可量化的安全指标和目标,评估安全状况并识别改进的方向;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安装和配置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并检测潜在危险情况,设置安生应用服务器,将服务器与待进行安全监测的设备进行连接;数据采集和分析:收集来自安全设备和监测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或定期的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和管理: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针对高风险区域或操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措施,利用历史数据和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和预警;事故预防和培训: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预防措施并提供员工安全培训;实时监控和报警:通过实时监控设备和系统,对关键环节和危险源进行持续监测,并设置报警机制;安全审核和改进:定期进行安全审核和改进;通过审核,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如下分析处理:历史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以寻找潜在的事故风险和模式;风险评估:通过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以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优先级;关联分析: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发现特定事件或操作之间的关系;报告和可视化: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呈现给相关的决策者和管理层,可以通过报告和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控的监控范围包括:设备和设施审核:对工厂的设备
、
设施和工艺流程进行审核;管理体系审核: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包括标准操作程序
、
紧急应急预案
、
培训计划和安全文件等;作业现场审核:对具体的作业现场进行审核,包括工作场所
、
材料储存区
、
化学品存放区以及辅助设备;人员培训审核:审核员工的安全培训计划和执行情况;这涉及培训记录
、
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安全数据审核:对工业安全相关的数据进行审核,例如事故记录
、
事故调查报告
、
近距离事故和危险源巡视记录;风险评估和改进审核: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改进措施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4.
一种安生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运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安全生产监控方法,包括,上盖单元
(100)
,包括顶盖
(101)、
设置于所述顶盖
(101)
上的上调节部
(102)、
设置于所
述上调节部
(102)
上的上安装座
(103)
,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
(101)
以及所述上安装座
(103)
之间,且与所述上调节部
(102)
连接的上伸缩罩
(104)
;服务单元
(200)
,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
(103)
上的模块安装座
(201)、
设置于所述模块安装座
(201)
上的控制芯片安装部
(202)、
设置于所述模块安装座
(201)
上的接口模块
(203)
,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芯片安装部
(202)
上的芯片模块
(204)
;以及,底座单元
(300)
,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模块安装座
(201)
上的下安装座
(301)、
设置于下安装座
(301)
上的下调节部
(302)、
设置于所述下调节部
(302)
上的底座部
(303)、
设置于底座部
(303)
上的散热部
(304)
,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
(301)
以及所述底座部
(303)
,且与所述下调节部
(302)
连接的下伸缩罩
(30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生应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部
(102)
,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盖
(101)
上的上调节座
(102a)、
转动设置于所述上调节座
(102a)
上的上调节旋钮
(102c)、
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
(103)
上的上转动底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鹏,于泳,冯伟,齐城龙,金洪光,阿其图,蒋文强,桂东波,温浩,郭军,王茵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