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72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V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中心机房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


技术介绍

[0002]数据中心如今已成为维系现代社会结构的粘合剂,无论是用信用卡购物

向朋友发送消息,还是订购比萨饼,实际上人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由数据中心提供支持

这些进步是由企业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驱动的

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必须提供的处理能力和容量大幅增加

不久之后,对服务器处理能力的需求使第三方提供商应运而生,用和持续的如此大负荷的机房,环境问题也俨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环节,行间级空调,可以自由选配以适用大



小各种机房,具有高效节能

操作简便

维护方便等特点

[0003]行间空调是放在服务器机柜列间,靠近热源直接散热的设备;因为靠近热源,空调的回风温度高,使得其能效比非常好,但行间空调宽度比较窄结构紧凑,空间内电气箱体及制冷元器件安装空间有限导致回风阻挡形成死角;同时现有技术中行间空调的换热器多采用平板换热器,接管位置和制冷器件均设在回风侧挤占回风空间流畅性,尤其是换热器边缘地方回风流速相对中部更小容易形成死角,导致该段换热管的换热效率降低无法充分利用冷量,且容易形成冷凝液,因此需要对行间空调内部空间和换热器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包括空调机架

送风组件
、V
型换热器和制冷元器件,所述
V
型换热器竖立的设在空调机架内将机架空间分割为送风侧和回风侧,所述送风组件固定在空调机架上并位于送风侧,所述制冷元器件设在空调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回风侧;所述
V
型换热器包括两块换热盘管板

导流板

分液器和汇集管组件,所述换热盘管板由多根翅片换热管串并联后循环盘绕而成,翅片换热管之间形成弯曲的风流通道;所述两块换热盘管板呈
V
字形竖立设置,且
V
字形的尖头朝向送风侧,所述换热盘管板的四周与空调机架之间均采用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和分液器位于回风侧,所述汇集管组件设在两块换热管板的接缝处,并与换热盘管中的翅片换热管分别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板为截面呈
V
字形的折弯板,所述导流板竖直的设在空调机架的回风侧,且折弯板的尖头侧朝外设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折弯板的四周与空调机架之间均设有风流通道

[0008]作为优选,所述分液器通过管道竖直设在回风侧中部,并采用
16
孔分液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汇集管组件包括若干根与翅片换热管连接的支管,以及与所述支管分别连接的汇集总管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较传统列间空调,换热器由平板改立式
V
形,汇集毛细管改在送风侧,机组整体利用空间得到很大改善,机组能效

风量

整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
V
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
V
型换热器水平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
V
型换热器的俯视朝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传统平板换热器结构的行间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空调机架
1、V
型换热器
2、
制冷元器件
3、
电气箱体
4、
送风组件
5、
换热盘管板
6、
导流板
7、
分液器
8、
翅片换热管
9、
侧封边
10、
支撑架
11、
折弯板
12、
支管
13、
汇集总管
14、
固定三角架
15。
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4]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主要包括空调机架

送风组件
、V
型换热器和制冷元器件,其中:所述
V
型换热器竖立的设在空调机架内将机架空间分割为送风侧和回风侧,所述送风组件固定在空调机架上并位于送风侧,所述制冷元器件设在空调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回风侧

送风组件是有多个轴流风机搭建而成,形成抽提的引风气流使得回风侧的热风流经换热器降温后从送风侧送入机组外

[0015]本专利技术核心创新组件是采用
V
型换热器代替传统的平板式换热器(如图5所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V
性换热器整体上是有两块换热盘管板按照一定角度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拼接角度为
50
°

所述换热盘管板由多根翅片换热管串并联后循环盘绕而成,翅片换热管之间形成弯曲折流的风流通道供热风通过

拼接后的
V
型换热器竖立的设在机组机柜内,尖头的方向朝向送风侧

为了避免回风从换热器之外的风流通道逸出,通过在换热器的四周分别设置侧封边与机组机架形成密封连接

由于尖头朝向送风侧,因此在回风侧存在足够安装空间,用于设置电气箱体和制冷元器件(例如压缩机

调节膨胀阀,以及相关管路和控制元件),也便于从尾部采用抽拉方式对相关器件进行检修,改善了行间空调的检修操作空间

而汇集管组件则设在两块换热管板的接缝处,并与换热盘管中的翅片换热管分别连接,并通过支架设置分液器,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
16
孔分液器,相对于传统采用的
32
孔分液器毛细管占用空间更小

为了改善回风侧进风,避免换热器靠近两外侧的换热管的怠速制冷降低能效,本专利技术在回风侧设置折弯的导流板,折弯尖头朝外,从而使得进风能均匀覆盖整个区域避免两侧死角的涡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立式
V
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架

送风组件
、V
型换热器和制冷元器件,所述
V
型换热器竖立的设在空调机架内将机架空间分割为送风侧和回风侧,所述送风组件固定在空调机架上并位于送风侧,所述制冷元器件设在空调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回风侧;所述
V
型换热器包括两块换热盘管板

导流板

分液器和汇集管组件,所述换热盘管板由多根翅片换热管串并联后循环盘绕而成,翅片换热管之间形成弯曲的风流通道;所述两块换热盘管板呈
V
字形竖立设置,且
V
字形的尖头朝向送风侧,所述换热盘管板的四周与空调机架之间均采用密封连接;所述导流板和分液器位于回风侧,所述汇集管组件设在两块换热管板的接缝处,并与换热盘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玲孙明迪陈忠波潘林林温晨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