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率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95665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在本申请方案中,当终端设备处于DC游戏场景时,帧率采集器负责周期性采集PC的实际帧率,帧率调节器负责根据实际帧率和目标帧率,设定帧率调整策略。当实际帧率和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大时,帧率调节器可以采用CPU调整策略,使得实际帧率可以快速收敛到与目标帧率偏差较小的范围。当实际帧率和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小时,帧率调节器可以采用GPU调整策略,使得实际帧率在与目标帧率偏差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微调,以缩小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差距。标帧率的差距。标帧率的差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帧率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帧率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的硬件能力得到提升,使得终端设备的系统帧率也得到提升。
[0003]以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为例。在游戏场景下,PC的系统帧率从常规的60fps提高至100fps,甚至是200fps,使得系统帧率远远大于屏幕刷新率。通常屏幕刷新率为一个固定值,从用户角度来说较高的系统帧率并不会改善画面质量,但这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功耗较高。特别是,当PC采用电池供电时,较高的系统帧率会缩短PC的续航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较高的系统帧率会导致终端设备的功耗较高,从而缩短续航时长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帧率调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控制帧显示的CPU和GPU。该方法包括:
[0007]识别终端设备的当前场景是否为预设场景,该预设场景是指采用直流供电方式且焦点窗口为目标应用(比如游戏应用)。在识别到当前场景为预设场景的情况下,采集目标应用的实际帧率,并获取与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帧率。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标记位为第一标识的情况下,调整GPU性能参数。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标记位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调整CPU性能参数。
[0008]其中,目标帧率为预设帧率,目标帧率大于或等于屏幕刷新率,且目标帧率与屏幕刷新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第一绝对值大于第二绝对值。第一绝对值为在调整GPU性能参数和CPU性能参数前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差值的绝对值。第二绝对值为在调整GPU性能参数和CPU性能参数后重新采集的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差值的绝对值。
[0009]在上述方案中,当识别到处于DC游戏场景时,CPU主要负责整个运算逻辑,GPU主要负责图形渲染。CPU和GPU的角色,决定了当执行CPU调整策略时帧率可以快速收敛到目标帧率,当执行GPU调整策略时会在小范围内对帧率进行精准微调。因此,如果实际帧率和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大,可以采用CPU调整策略,使得实际帧率可以快速收敛到与目标帧率偏差较小的范围;如果实际帧率和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小,可以采用GPU调整策略,使得实际帧率在与目标帧率偏差较小的范围内进行微调,以进一步缩小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差距。
[0010]应理解,无论采用CPU调整策略,还是GPU调整策略,都可以缩小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偏差。由于目标帧率为一个接近屏幕刷新率且不小于屏幕刷新率的数值,因此当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偏差缩小时,实际帧率与屏幕刷新率也越来越接近。如此,在实际帧率较
高时,采用上述帧率调整方法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多余渲染量,节省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提升终端设备的续航时间;在实际帧率较低时,采用上述帧率调整方法可以避免出现“掉帧”现象,保证了显示器画面的流畅性。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满足下述任意一个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识别当前场景是否为预设场景:
[0012]条件1、检测到CPU性能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性能参数;
[0013]条件2、检测到GPU性能参数的波动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性能参数;
[0014]条件3、检测到终端设备的供电方式发生变化;
[0015]条件4、检测到终端设备的焦点窗口发生切换;
[0016]条件5、检测到磁盘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磁盘参数;
[0017]条件6、磁盘参数的变化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变化量。
[0018]应理解,当满足上述任意一个条件时,终端设备都有可能进入预设场景或退出预设场景,因此通过设置上述判断条件,可以在发生场景变化时及时触发场景识别,以调整系统帧率。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标识用于指示执行GPU调整策略,第二标识用于指示执行CPU调整策略。示例性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可以为下述任意一项:
[0020]第一标识为1,第二标识为0;
[0021]第一标识为0,第二标识为1;
[0022]第一标识为ture(真),第二标识为fasle(假);
[0023]第一标识为fasle,第二标识为ture。
[0024]应理解,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还可以为其他标识。通过将标识位设置为第一标识或第二标识,可以触发执行GPU调整策略或CPU调整策略,从而实现调整策略控制。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识别到当前场景为非预设场景的情况下,将标记位设置为第二标识,并继续识别当前场景是否为预设场景。
[0026]应理解,当用户为终端设备连接上充电器或者触发切换焦点窗口时,终端设备可能会退出预设场景。通过将标记位设置为第二标识,可以在终端设备再次进入预设场景时,优先采用CPU调整策略进行粗调,从而将系统帧率快速地收敛到目标帧率。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到目标应用的实际帧率和目标应用的目标帧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差值的绝对值(即第一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在第一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继续识别终端设备的当前场景是否为预设场景。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标记位是否为第一标识。如果标记位不是第一标识(比如为第二标识),那么执行CPU调整策略,该CPU调整策略用于调整CPU性能参数。如果标记位是第一标识,那么执行GPU调整策略,该GPU调整策略用于调整CPU性能参数。
[0028]应理解,当第一绝对值较小时,说明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小,此时屏幕刷新率与系统帧率较为接近,效果比较理想,无需调整实际帧率,可以开始下一轮判断流程。当第一绝对值较大时,说明实际帧率与目标帧率的偏差较大,此时屏幕刷新率与系统帧率相差较大,效果不理想,因此可以根据标记位设置,选择CPU调整策略或GPU调整策略。
[0029]下面对CPU调整策略进行示例说明: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CPU调整策略可以包括:判断第一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调整CPU策略号,并将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调整后的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在第一绝对值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将标记位设置为第一标识,并继续识别当前场景是否为预设场景。
[0031]示例性地,第一阈值为3fps,第二阈值为20fps。
[0032]应理解,当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说明实际帧率尚未收敛到目标帧率附近,此时需要采用CPU调整策略进行粗调,以将实际帧率收敛到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帧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控制帧显示的CPU和GPU,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场景为预设场景,所述预设场景是指采用直流供电方式且焦点窗口为目标应用;采集所述目标应用的实际帧率;获取与所述目标应用对应的目标帧率,所述目标帧率大于或等于屏幕刷新率,且所述目标帧率与所述屏幕刷新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标记位为第一标识的情况下,调整GPU性能参数;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标记位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调整CPU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绝对值大于第二绝对值,所述第一绝对值为在调整性能参数前所述实际帧率与所述目标帧率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第二绝对值为在调整性能参数后重新采集的帧率与所述目标帧率的差值的绝对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标记位为第二标识的情况下,调整CPU性能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标记位为所述第二标识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第一绝对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在所述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调整CPU策略号,并将所述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调整后的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与调整后的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能效比、CPU最小频率和CPU最大频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帧率大于所述目标帧率;所述在所述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调整CPU策略号,并将所述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调整后的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包括:将第一CPU策略号减1,得到第二CPU策略号;将所述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所述第二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二CPU策略号对应的能效比,大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能效比;所述第二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小频率,小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小频率;所述第二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大频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大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帧率小于所述目标帧率;所述在所述第一绝对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调整CPU策略号,并将所述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调整后的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包括:将第一CPU策略号加1,得到第三CPU策略号;将所述CPU性能参数更改为与所述第三CPU策略号对应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三CPU策略号对应的能效比,小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能效比;所述第三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小频率,大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小频率;
所述第三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大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CPU策略号对应的CPU最大频率。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王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