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Q-ACK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60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ARQ

ACK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
HARQ

ACK
反馈方法

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部署蜂窝网络时,基于可用的频谱,以及业务特性等,可采用频分双工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或时分双工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等双工方式

当采用
FDD
时,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位于不同的频点上,两者互不干扰,可同时进行

当采用
TDD
时,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位于同一个频点上,采用时分的方式交错进行

为了更灵活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动态地匹配业务需求,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一种灵活双工方式

该灵活双工方式为:网络侧全双工,即在同一时刻,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可在不同的频域位置同时进行,为避免上下行之间的干扰,可在对应不同传输方向的频域位置
(
对应双工子带
)
之间留出一定的保护频带;终端侧半双工,即与
TDD
一致,在同一时刻,只能作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这种双工方式下,网络侧在同一时刻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只能针对不同的终端

[0003]在
NR
系统中,对于某个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传输
(
包括动态调度
(Dynamic Grant

DG)

PDSCH
传输,以及半静态
(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PDSCH
传输
)
,终端反馈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确认
HARQ

ACK
,以通知网络侧设备是否成功解码此
PDSCH
传输,网络侧设备可以基于
HARQ

ACK
反馈作后续数据调度和资源分配

在前述灵活双工方式下,
HARQ

ACK
反馈对应的
PUCCH
资源可能会存在较多的冲突,从而影响
HARQ

ACK
反馈的时延性能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亟需实现一种避免或减轻资源冲突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
HARQ

ACK
反馈方法

终端及网络侧设备,能够解决
HARQ

ACK
反馈对应的
PUCCH
资源冲突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
HARQ

ACK
反馈方法,包括:
[0006]终端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
[0007]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

[000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
HARQ

ACK
反馈方法,包括:
[0009]网络侧设备接收终端反馈的
HARQ

ACK
,所述
HARQ

ACK
为所述终端基于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反馈的,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

[001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
HARQ

ACK
反馈装置,包括:
[0011]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
[0012]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

[0013]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
HARQ

ACK
反馈装置,包括:
[0014]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
HARQ

ACK
,所述
HARQ

ACK
为所述终端基于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反馈的,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

[0015]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6]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

[0017]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18]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终端反馈的
HARQ

ACK
,所述
HARQ

ACK
为所述终端基于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反馈的,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

[0019]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的步骤,所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的步骤

[0020]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确认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时频资源占用至少一个可用子频带内的资源;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至少一个时频资源;第一时频资源为基于以下任一种方式配置的: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物理资源块
PRB
位于至少一个子频带内;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
PRB
仅位于一个子频带内;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为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任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
PRB
仅位于一个子频带内的情况下,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位于一个子频带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
PRB
仅位于一个子频带内的情况下,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位于至少两个子频带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频资源占用的可用子频带满足以下任一项:包含第一服务小区或第一带宽部分
BWP
对应的任一子频带;包含第一服务小区或第一
BWP
对应的子频带中索引最小或最大的
N1
个子频带;包含第一服务小区或第一
BWP
对应的子频带中满足第一条件的任一子频带;包含第一服务小区或第一
BWP
对应的子频带中满足第一条件,且索引最小或最大的
N2
个子频带;其中,
N1

N2
为大于0的整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子频带对应的频域带宽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子频带在第一时域周期内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数量个上行时域单元或灵活时域单元;所述子频带在第一时域周期内存在大于或等于第一比例的上行时域单元或灵活时域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对于所述时频资源占用的可用子频带中任一子频带,基于时频域参数和上行信道传输属性,以及子频带频域信息,确定所述子频带内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其中,所述时频域参数和上行信道传输属性为对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所有时频资源统一配置的;或,所述时频域参数和上行信道传输属性为对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各个时频资源独立配置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频带频域信息包括以
下任一项:所述子频带应用的第一频域偏移量

所述子频带对应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表示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在所述子频带内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目标频域位置相对于所述子频带的第二目标频域位置的频域偏移量,或,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在所述子频带内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目标频域位置相对于第一服务小区或第一
BWP
的第二目标频域位置的频域偏移量;所述子频带对应的频域位置表示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在所述子频带内对应的时频资源的第一目标频域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频域位置包括:所述时频资源占用的第一个频域单元或最后一个频域单元;所述第二目标频域位置包括:第一个频域单元或最后一个频域单元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为
M
个频域单元,
M
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频域偏移量满足以下任一项:所述可用子频带中各个子频带对应的第一频域偏移量相同,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各个时频资源应用的第一频域偏移量相同;所述可用子频带中至少一个子频带对应的第一频域偏移量与所述可用子频带中其他子频带对应的第一频域偏移量不同,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至少一个时频资源应用的第一频域偏移量与所述时频资源中其他时频资源应用的第一频域偏移量不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1‑
10
任一项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为采用以下任一方式配置的,所述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包括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一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多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与一个子频带对应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多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所述多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为采用以下任一方式配置的:针对存在对应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可用子频带中各个子频带,分别配置各个子频带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或,基于所述存在对应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可用子频带中各个子频带的频域位置,以及第一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分别映射出各个子频带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集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为基于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的;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指示为以下任一种: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多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一个上行信道资源
指示确定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包括:所述终端使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一个进行
HARQ

ACK
反馈;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
PRB
仅位于一个子频带内,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位于一个子频带内,且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一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目标时域单元对应的子频带或第一目标时域单元的冲突信息,以及第一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确定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为传输的
HARQ

ACK
负荷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或,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占用的
PRB
仅位于一个子频带内,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位于至少两个子频带内,且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一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基于第一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基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和第一目标时域单元对应的子频带,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或,在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多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基于第一目标时域单元对应的子频带确定第二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基于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在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中的上行信道资源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从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中选取的所述第二阈值个上行信道资源和所述一个
PRI
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中选取的所述第二阈值个上行信道资源,基于以下任一项确定: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中从起始位置开始的所述第二阈值个上行信道资源;所述第二目标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中从第一偏移值开始的所述第二阈值个上行信道资源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

16
任一项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目标时域单元对应的子频带,满足以下任一项:所述子频带为下行控制信息
DCI
中显式指示的子频带;所述子频带为基于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的上行信道资源或时频资源的冲突程度满足第二条件,且索引最小或最大的子频带;所述子频带为与所述第一目标时域单元间隔时间最小的一次上行传输对应的子频带;所述子频带为由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频带为下行控制信息
DCI
中显式指示的子频带的情况下,所述
DCI
中的第一指示域用于独立指示所述子频
带;或,所述
DCI
中的第二指示域用于联合指示所述子频带和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以下至少一项:上行信道资源指示
、K1

。19.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为以下任一项: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或时频资源不存在冲突;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或时频资源中非法的资源单元
RE
数目与所有
RE
数目的比例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或时频资源中非法的资源单元
RE
数目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或时频资源中合法的资源单元
RE
数目大于或等于第三门限
。20.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频带为由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情况下,所述高层信令用于直接配置所述第一目标时域单元对应的子频带;或,所述高层信令用于配置子频带模式,所述子频带模式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域单元内上行信道资源所在的子频带
。21.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的情况下,所述终端确定用于反馈
HARQ

ACK
的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包括:在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一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第一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并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一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为传输的
HARQ

ACK
负荷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或,在每种
HARQ

ACK
负荷范围对应多个上行信道资源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基于多个第二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和所述一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与各个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一个上行信道资源,都作为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并确定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所述第二上行信道资源集合为传输的
HARQ

ACK
负荷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包括:所述终端使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HARQ

ACK
反馈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使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的至少一个进行
HARQ

ACK
反馈,包括: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各个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或,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频资源中至少一个所述时频资源进行
HARQ

ACK
反馈
。23.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多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确定的情况下,
DCI
中包括多个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的指示域,每个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的指示域对应一个子频带,所述上行信道资源指示的指示域用于指示所述子频带对应的上行信道资源和
/
或时频资源
。24.
根据权利要求1‑
10
任一项所述的
HARQ

ACK
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信道资源为基于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确定的上行信道资源;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指示上行信道资源,所述第二参数用于指示上行信道资源列表,所述上行信道资源列表包括多个上行信道资源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君王理惠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