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包括底部袋,所述底部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带,所述辅助带与底部袋一体成型,所述辅助带的头部还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用于束紧底部袋的头部,所述底部袋的上端还安装有袋口罩,所述袋口罩的下端与底部袋固定连接,且袋口罩的头部安装有束口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
[0001]本技术涉及标本取出袋
,具体涉及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
。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具有疗效好
、
创伤小
、
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外科被广泛运用
。
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普腹外科
、
泌尿外科
、
妇产科等多种腹腔手术,对于手术切下的肿瘤或病理切片等标本,需要及时取出腹腔,但由于微创切口较小,需要将标本装入专用医用小布袋
。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病理标本取出袋开口较小,不方便快速进行装入操作,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标本取出袋不方便快速进行撑开,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可操作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包括底部袋,所述底部袋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带,所述辅助带与底部袋一体成型,所述辅助带的头部还安装有拉绳,所述拉绳用于束紧底部袋的头部,所述底部袋的上端还安装有袋口罩,所述袋口罩的下端与底部袋固定连接,且袋口罩的头部安装有束口套
。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底部袋的设置来方便进行存储样本使用,而且底部袋采用软质材料支撑,方便不使用的时候可以进行折叠,通过对拉绳的设置来方便装入样本以后就可以对底部袋的头部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对袋口罩的设置来方便进行装入的时候更加易于样本进入到底部袋中,通过对束口套的设置来实现对袋口罩的头部的锁紧
。
[0008]较佳的,所述辅助带包括顶板和软带,所述顶板一端与底部袋固定连接,所述软带的头部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端面,且软带的下端与底部袋相连接
。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辅助带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顶板一端与底部袋的外侧面进行固定连接,同时下端可以通过软带来与底部袋的外侧面相互固定,这样在不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将顶板翻转贴合而在底部袋的外侧面,而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将顶板翻转起来,方便通过两端的顶板来将底部袋张开
。
[0010]较佳的,所述顶板包括板体和限位拉绳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板体的上端面,且限位板与板体固定连接
。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顶板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在板体上固定安装限位板,这样就可以保证拉绳在板体和限位板之间稳定的滑动,易于操作人员更好的进行抽拉作业
。
[0012]较佳的,所述拉绳包括绳线和拉环,所述拉环安装在绳线的头部,且拉环与绳线固
定连接
。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拉绳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在绳线头部安装拉环,方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拉环来进行抽拉绳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
[0014]较佳的,所述袋口罩包括伞面和伞骨,所述伞骨均匀的设置在伞面的上端面,且伞骨与伞面固定连接
。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袋口罩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伞骨来进行支撑伞面,易于袋口罩需要张开的时候可以通过伞骨来将伞面快速张开
。
[0016]较佳的,所述束口套包括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所述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相对设置,且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一端转动连接,且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另一端上均安装有磁吸板
。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束口套的结构设置来保证第一环板和第二环板可以相互转动开启,当扣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磁吸板来相互吸合在一起,实现对袋口罩的头部进行夹持固定
。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底部袋的两侧设置辅助带,方便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快速将底部袋张开,同时通过在底部袋的上端面安装袋口罩,方便需要装入标本的时候可以将袋口罩张开,而且通过伞面和伞骨的相互配合保证开口可以更大,更加易于快速装入
。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束口套的立体图;
[0023]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俯视图
。
[0024]附图标记:
1、
底部袋;
2、
辅助带;
21、
顶板;
211、
板体;
212、
限位板;
22、
软带;
3、
拉绳;
31、
绳线;
32、
拉环;
4、
袋口罩;
41、
伞面;
42、
伞骨;
5、
束口套;
51、
第一环板;
511、
磁吸板;
52、
第二环板
。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26]参考图
1、
图
2、
图
3、
图4和图5所示,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包括底部袋1,底部袋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带2,辅助带2与底部袋1一体成型,辅助带2包括顶板
21
和软带
22
,顶板
21
一端与底部袋1固定连接,软带
22
的头部固定安装在顶板
21
的下端面,且软带
22
的下端与底部袋1相连接
。
通过对辅助带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顶板
21
一端与底部袋1的外侧面进行固定连接,同时下端可以通过软带
22
来与底部袋1的外侧面相互固定,这样在不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将顶板
21
翻转贴合而在底部袋1的外侧面,而需要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将顶板
21
翻
转起来,方便通过两端的顶板
21
来将底部袋1张开
。
顶板
21
包括板体
211
和限位拉绳3的限位板
212
,限位板
212
设置在板体
211
的上端面,且限位板
212
与板体
2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包括底部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袋(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带(2),所述辅助带(2)与底部袋(1)一体成型,所述辅助带(2)的头部还安装有拉绳(3),所述拉绳(3)用于束紧底部袋(1)的头部,所述底部袋(1)的上端还安装有袋口罩(4),所述袋口罩(4)的下端与底部袋(1)固定连接,且袋口罩(4)的头部安装有束口套(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带(2)包括顶板(
21
)和软带(
22
),所述顶板(
21
)一端与底部袋(1)固定连接,所述软带(
22
)的头部固定安装在顶板(
21
)的下端面,且软带(
22
)的下端与底部袋(1)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理标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
21
)包括板体(
211
)和限位拉绳(3)的限位板(
212
),所述限位板(
212
)设置在板体(
211
)的上端面,且限位板(
212
)与板体(
211
)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丹,涂朝勇,潘昌玲,周擎云,赵朝福,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