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41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包括信号灯本体和两个检测器,信号灯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上,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左右间隔设置,且分别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下,两个检测器一一对应安装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优点是能够根据实际的道路需求和道路周边的障碍物对检测器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以便能够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以便能够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以便能够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式信号灯,尤其是涉及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交通信号灯是交通安全产品中的一个类别,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重要工具。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可以在路侧信号灯故障时,通过检测器实时检测交叉路口车流量,获取道路信息,同时通过信号灯指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通行。但是,传统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中,检测器的高度和角度一般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的道路需求和道路周边的障碍物对检测器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导致固定式的检测器无法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能够根据实际的道路需求和道路周边的障碍物对检测器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以便能够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包括信号灯本体和两个检测器,所述的信号灯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左右间隔设置,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下,两个检测器一一对应安装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
[0005]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座、底座、第一电动升降杆、第二电动升降杆、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的安装座、所述的底座、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的信号灯本体的顶部,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座上,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和所述的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沿所述的第一容纳腔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和所述的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沿所述的第二容纳腔上下移动。
[0006]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安装槽。
[0007]所述的旋转机构还包括垫圈、旋转杆和安装套,所述的旋转杆位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上方,所述的旋转杆横向设置,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的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垫圈和安装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垫圈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的安装套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的垫圈和所述的安装套将所述的旋转
杆的中部夹紧,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的旋转杆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两端下方,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旋转杆的两端。
[0008]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快速拆装套件,将安装在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的检测器称为第一检测器,所述的第一快速拆装套件包括连接套和固定块,所述的连接套为圆柱形,所述的固定块为矩形块,所述的连接套的上部同轴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套的中部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的固定块嵌入所述的矩形槽内且不能在所述的矩形槽内转动,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的连接孔后与所述的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套的下部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的连接套位于每个凹槽的下方部分形成为一个弧形板,所述的第一检测器的上侧壁上从上到下设置第一矩形开口和第二矩形开口,所述的第一矩形开口和所述的第二矩形开口的对称面重合,所述的第一矩形开口和所述的第二矩形开口的右端与所述的第一检测器的右侧壁齐平,所述的第二矩形开口的高度与所述的弧形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的连接套位于两个凹槽之间部分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不大于所述的第一矩形开口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的第一矩形开口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的连接套的直径,所述的第二矩形开口沿前后方向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的连接套的直径,所述的第一检测器通过所述的第一矩形开口和所述的第二矩形开口与两个弧形板配合,安装在所述的连接套上;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快速拆装套件,将安装在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的检测器称为第二检测器,所述的第二快速拆装套件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快速拆装套件相同,所述的第二检测器与所述的第一检测器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检测器通过所述的第二快速拆装套件安装在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该结构中,通过第一快速拆装套件和第二快速拆装套件来安装两个检测器,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检测器上的两个矩形开口的侧边开口处与两个弧形板对齐,推动检测器就可以使两个弧形板进入两个矩形开口在检测器上形成的插口内进行固定,在拆卸时,反向推动检测器就可以使两个弧形板与检测器分离,拆装方便,在检测器在发生故障时,抢修人员能够快速及时进行更换抢修,同时也在需要更换不同类型检测器时,实现快速更换,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
[0009]所述的固定块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
[0010]所述的信号灯本体包括移动式支撑座、多组信号灯和支柱,所述的移动式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和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底部四个角落处的万向轮,所述的支柱位于所述的支撑板上方,且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上,多组信号灯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支柱上部侧壁上,,所述的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支柱顶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信号灯本体的顶部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上,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左右间隔设置,且分别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下,两个检测器一一对应安装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升降机构能够调整两个检测器的高度,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能够调整两个检测器的监测角度,由此,本技术能够根据实际的道路需求和道路周边的
障碍物对检测器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节,以便能够准确检测道路流量情况。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的第一快速拆装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的旋转机构与检测器的装配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包括信号灯本体和两个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灯本体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机构上,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左右间隔设置,且分别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朝下,两个检测器一一对应安装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座、底座、第一电动升降杆、第二电动升降杆、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的安装座、所述的底座、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的信号灯本体的顶部,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座上,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和所述的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的第一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一电动升降杆沿所述的第一容纳腔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和所述的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沿所述的第二容纳腔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动升降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安装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有检测器的移动式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机构还包括垫圈、旋转杆和安装套,所述的旋转杆位于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上方,所述的旋转杆横向设置,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的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垫圈和安装套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垫圈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的下方,所述的安装套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的上方,所述的垫圈和所述的安装套将所述的旋转杆的中部夹紧,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通过所述的旋转杆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分别位于所述的旋转杆的两端下方,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和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乐瑶黄正锋李璇徐蓉郑彭军吴燕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