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26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桶,支撑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二搅拌叶、绞龙、输料管、连接管、出料管和控制阀的搭配使用,使得进入搅拌桶内部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混合,搅拌叶与物料接触面积更大,使其搅拌更加的均匀,同时能够使得物料被输送到指定的位置,避免工作人员二次的搬运,同时物料进入搅拌桶内部时,能够使得出料管被限制,避免物料的直接向下掉落,便于了后续的搅拌。搅拌。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浆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墙面抹灰,是指在墙面上抹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白灰砂浆面层工程,在这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预先将各种浆料进行混合,因此会使用到混料装置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但是现有混料装置在使用时,搅拌桶的出料口设置在搅拌桶的底壁,当物料排出搅拌桶时,物料积聚在搅拌桶的下方,需要操作人员手动的将物料运输到指定地点,十分不便,进而降低了物料再加工的工作效率,故有待改善。
[0003]现有技术中混料装置存在的缺陷是:专利文件CN214764865U公开了一种混料装置“包括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底壁贯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桶于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远离搅拌桶方向的一端设置有运输件。本申请具有减少物料混合完毕后运输至再加工地点的时间,从而提高物料再加工效率的效果。”[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尽管其能够达到对物料混合以及输送到指定位置的目的,但是其物料在混合过程中搅拌装置与搅拌桶内部的物料接触面积较小,使得物料混合的效果不够显著,同时出料筒内部没有设置控制阀,这时就会使得物料一旦进入搅拌桶内部后,此时就会使得一部分物料掉入运输件内部,使得部分物料堆积在一起,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桶,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
[0007]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所述搅拌桶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表面与履带条的内侧壁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表面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表面螺纹贯穿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输料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管。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输料管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连接环的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搅拌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搅拌桶的内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顶部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有盖板,所述搅拌桶的一侧开设有观察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搅拌叶的搭配使用,使得进入搅拌桶内部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混合,搅拌叶与物料接触面积更大,使其搅拌更加的均匀,通过第二驱动电机、绞龙、输料管、连接管、出料管和控制阀的搭配使用,能够使得物料被输送到指定的位置,避免工作人员二次的搬运,同时物料进入搅拌桶内部时,能够使得出料管被限制,避免物料的直接向下掉落,便于了后续的搅拌。
[0016]2、本技术通过连接环、保护壳、第一固定块、连接管、第二固定块、紧固螺栓、开口和盖板的搭配使用,使得搅拌桶内部的物料被输送完毕后能够及时对输料管和搅拌桶内壁清洗,同时输料管和绞龙便于分离,便于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履带条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架;2、搅拌桶;3、控制箱;4、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转动杆;6、第一齿轮;7、第一搅拌叶;8、履带条;9、第二转动杆;10、第二搅拌叶;11、第二齿轮;12、出料管;13、支撑板;14、保护壳;15、输料管;16、连接管;17、第一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9、第二驱动电机;20、绞龙;21、排料管;22、连接环;23、进料口;24、开口;25、盖板;26、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混料装置;
[0023]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桶2,支撑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第一转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7,第一齿轮6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8,搅拌桶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9,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10,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且第二齿轮11的表面与履带条8的内侧壁啮合。
[0024]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的设置,使其为第一转动杆5的转动提供一定的驱动力,通过第一齿轮6和履带条8的设置,使得第二齿轮11得以带动第二转动杆9转动,通过第一搅拌叶7和第二搅拌叶10的设置,使得搅拌桶2内部的物料能够得到混合。
[0025]搅拌桶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
[0026]通过出料管12和控制阀的设置,使得搅拌桶2内部混合完成的物料能够向外部排
出,通过支撑板13的设置,使得保护壳14得以安装固定。
[0027]保护壳14的表面连接有输料管15,输料管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
[0028]通过输料管15的设置,使得混合完成的物料得以向指定的位置输送,通过连接管16的设置,使得出料管12内部排出的物料得以进入连接管16内部,保护壳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钉,且螺丝钉的表面螺纹贯穿于支撑板13的内部。
[0029]连接管1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7,出料管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表面螺纹贯穿于第一固定块17的内部。
[0030]通过第一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8和紧固螺栓的设置,使得出料管12和连接管16能够连接在一起。
[0031]保护壳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绞龙20,输料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桶(2),所述支撑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箱(3);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转动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叶(7),所述第一齿轮(6)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8),所述搅拌桶(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9),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10),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且第二齿轮(11)的表面与履带条(8)的内侧壁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2)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4)的表面连接有输料管(15),所述输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飞程珊珊林献东魏晓力叶智慧刘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昊达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