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08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包括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外壳(105)五个部分,灭弧系统(102)位于触头系统(101)上方,操作机构(103)连接脱扣器(104)与触头系统(101),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均置于外壳(105)之内,该断路器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磁脱扣器上做了很大改进,有体积小、分断高、飞弧短、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 脱扣器、外壳等改进之后的塑壳断路器,本技术属于断路器

技术介绍
以前的塑壳断路器的外壳采用的是不可回收材料,传统的灭弧室是敞开式栅片灭 弧室,即由多片冷轧钢板冲制成的栅片铆在两片环氧玻璃布板上形成的灭弧室。灭弧栅片 是将导向件引入的长电弧分割成许多微小的短电弧,因为每段短电弧包含的能量有限,通 过散热和气体的流动使能量消耗达到灭弧的目的。这种灭弧室成本虽然低,但其灭弧能力 差,飞弧距离长,这就需要对灭弧室进行改进,通过改进灭弧室的分断能力大大提高。采用封闭式触头灭弧系统,将动、静触头和灭弧室用耐弧的塑料封闭,形成一个封 闭式的机构。与传统的敞开式结构相比较,它能防止断路分断时产生的金属粒子喷溅到操 作机构上,造成机构卡死或使动、静触头弹簧退火;防止电弧反吹不能进入灭弧室,影响断 路电流分断;利用电弧在封闭空间产生的压力形成的强大气流,加速电弧冷却和喷射,使电 弧迅速熄灭;电弧产生的强大气流还能加速触头斥开,或推动脱扣杆使机构迅速动作,加速 电弧熄灭。封闭式的触头灭弧结构不仅提高了短路分断能力,还提高了短路分断的可靠性。 这也是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思想在新型断路器中的充分体现。对于塑壳断路器的触头系统采用三极触头系统,使动静触头产生的电弧电压迅速 增加,达到限流的目的。有的断路器专门设计了触头斥开的卡住机构,使触头在斥开后卡在 斥开位置,待操作机构动作后才使卡住机构解锁。以前的电磁脱扣器部分为了满足不同的额定电流,除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和衔铁 外,还需要调整脱扣器的工作气隙,采用的方法是,用增加调节头,然后使调节头通过调整 板调节气隙的零部件,以此来实现调整工作气隙。这样就会使得结构十分复杂。如果能够 按照电器磁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电磁场、电磁能等有关理论,计算得出电磁脱扣器的平均 工作气隙,这样就可以简化电磁脱扣器的机械结构。所以在取消掉调节头、调节板等零部件 后,在衔铁和支架之间加调节垫圈来使脱扣器气隙为平均工作气隙即可。还有的传统塑壳断路器采用热动式脱扣控制方式,利用负荷电流的热效应使双金 属片受热弯曲产生变形控制脱扣。由于双金属片的形状结构和热变形精度难以保证,因而 断路器脱扣延时时间难以精确控制,断路器断流精度不高。同时,它还有功能不完善的缺 点,例如缺相故障无法判断、引起断路器故障的原因用户无法知道、维修不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塑壳断路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一般可用于配电馈线控制和 保护、小型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出线总开关,动力配电终端控制和保护,以及住宅配电终端 控制和保护,也可用于各种生产机械的电源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磁3脱扣器上做了很大改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包括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 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外壳105五个部分,其中所述灭弧系统102位于触头系统 101上方;所述操作机构103连接脱扣器104与触头系统101,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 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均置于外壳105之内;进一步所述脱扣器104包括电磁脱扣器1041和热脱扣器1042两部分;改进后的 触头系统101包括基座301、次吹弧线圈302、静弧触头303、动弧触头304、动副触头305、动 主触头306、传动杠杆307、静主触头308、静副触头309 ;所述电磁脱扣器1041由支架201,调节垫圈202,衔铁203,铁心204,磁极衬垫 205,螺杆206组成;所述灭弧系统102位于触头系统101上方,操作机构103连接脱扣器104与触头 系统101,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均置于外壳105之内。所述塑壳断路器外壳105是由可回收塑料制成。所述塑壳断路器触头系统101是主_副_弧三极触头结构。所述塑壳断路器的电磁脱扣器1041在衔铁和支架之间加调节垫圈来调整脱扣器 工作气隙。所述塑壳断路器在静弧触头银触点的周围装有一个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反射板,有 利于抑制电弧的弧根扩散以及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有利于灭弧的气体介质。用智能脱扣控制器去控制断路器脱扣,彻底消除了传统脱扣器的缺陷,并且为塑 壳断路器技术上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使塑壳断路器更容易用于低压配、用电信息网系统,发 展成为基于现场总线支持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智能电器。本技术的意义是该断路器在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磁脱扣器上做了很大改 进,有体积小、分断高、飞弧短、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塑壳断路器结构原理图图2改进的电磁脱扣器结构图图3触头系统机械结构剖面图其中,(101)为触头系统、(102)为灭弧系统、(103)为操作机构、(104)为脱扣器、 (105)为外壳五个部分,(1041)为电磁脱扣器、(1042)为热脱扣器、(201)为支架,(202)为 调节垫圈,(203)为衔铁,(204)为铁心,(205)为磁极衬垫,(206)为螺杆、(301)为基座、 (302)为次吹弧线圈、(303)为静弧触头、(304)为动弧触头、(305)为动副触头、(306)为动 主触头、(307)为传动杠杆、(308)为静主触头、(309)为静副触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塑壳断路器,采用相对简单的结构,安装灵活和方 便,可简化装配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塑壳断路器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101)为触头系统、(102)为灭弧系统、 (103)为操作机构、(104)为脱扣器、(105)为外壳五个部分,(1041)为电磁脱扣器、(1042)为热脱扣器、(201)为支架,(202)为调节垫圈,(203)为衔铁,(204)为铁心,(205)为磁极 衬垫,(206)为螺杆、(301)为基座、(302)为次吹弧线圈、(303)为静弧触头、(304)为动弧 触头、(305)为动副触头、(306)为动主触头、(307)为传动杠杆、(308)为静主触头、(309) 为静副触头。灭弧系统(102)位于触头系统(101)上方,操作机构(103)连接脱扣器(104)与 触头系统(101),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均置于外 壳(105)之内。塑壳断路器的外壳(105)采用新型可回收的塑料,同时对该可回收塑料进行了各 类强度、耐弧性、耐温性的进行了研究。本技术的脱扣器(104)装置选用电磁脱扣器(1041)和热脱扣器(1042),电磁 脱扣器(1041)感应短路信号做瞬动保护,热脱扣器感应过载信号做过载保护。电磁脱扣器(1041)部分去掉了传统电磁脱扣器调节气隙所用的零部件,同时对 盖进行了相应改进,采用的方法是在衔铁与支架之间加调节垫圈的方法,使脱扣器气隙大 小为平均工作气隙.改进后的电磁脱扣器(1041)如图2所示。当线路发生一般性过载时,过载电流虽不能使电磁脱扣器动作,但能使热元件产 生一定热量,促使双金属片受热向上弯曲,推动杠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将主触头分断,切 断电源;当线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电流时,短路电流超过瞬时脱扣整定电流值,由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包括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外壳(105)五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系统(102)位于触头系统(101)上方,操作机构(103)连接脱扣器(104)与触头系统(101),触头系统(101)、灭弧系统(102)、操作机构(103)、脱扣器(104)均置于外壳(105)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利虞勇翁元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日安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