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白灰布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80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灰布料装置,涉及白灰布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开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灰布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白灰布料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白灰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灰在烧结生产中作为主要的溶剂,经过消化后作为粘结剂,强化混匀料的造粒过程,有利于混匀料成球,并可提高造粒强度

消化后的白灰粒度极细,比表面积较消化前增大
100
倍左右,因此可与混匀料中的其他成分接触更充分,更快发生固液相反应,加速烧结过程,优化烧结效果

其次,在白灰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可用于提高混合料料温

[0003]目前烧结厂对于烧结物料的转运是通过运输带进行的,运输带依次通过烧结返矿仓

混匀矿仓

灰仓

白灰仓和燃料仓,不同仓根据烧结混匀料中各物料的配比向运输带上供料,因此最终运输带上的物料自下而上分为烧结返矿

混匀矿

重力灰
/
除尘灰

白灰和燃料五层

白灰由于粒度极细,在运输带快速运送过程中,由于空气流动,会发生严重的扬尘,并且造成额定的白灰量损失的问题

白灰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通常在传送带上即对白灰进行加水消化,以延长其消化时间,使其充分消化

消化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可用于提高烧结混匀料料温

根据传送带上各种物料的位置关系,白灰处于上层,其消化后产生的热量是向上传递的,而后续仅有燃料覆盖在其上面,燃料的占比仅为总物料的3~4%,因此白灰消化产生的热量绝大部分散失,对混匀料料温的提升作用较小

[0004]现有专利
CN209834762U

一种用于配加烧结白灰的辅助工具,通过设置在皮带运输机上的左右分料器和合料器,二者分别位于白灰落料点的前方和后方,利用左右分料器使在白灰落料点之前添加到皮带运输机上的物料形成有铺底料的物料沟,利用合料器将落入物料沟的白灰掩埋

其中分料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沟作用,但是由于烧结物料的重力问题,经过分料器后,物料会继续向中间汇聚,从而使得开沟较浅

后续虽有合料器,但是由于沟浅,白灰还是会暴露在外面,其热量还是存在较大损失,且仍有较多的扬尘

以上现有的解决方法对于白灰消化产生的热量的利用仍然有限,大量的热量依旧被浪费掉,未能解决根本问题,急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灰布料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最大程度降低白灰扬尘问题,且提高白灰消化产生的热量利用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白灰布料装置,包括开沟器

布料本体和掩埋器,所述布料本体用于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上方,传送带输送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布料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开沟器固定连接,所述掩埋器与所述布料本体远离所述开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沟器能够使位于传送带上的物料经过所述开沟器后形成物料沟,所述布料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侧壁能够保持所述物料沟的形状且阻挡所述物料沟两
侧的物料进入所述物料沟,所述布料本体内具有第一空腔和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加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物料沟连通,所述掩埋器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能够连通,且所述物料沟和所述布料本体两侧的物料均能够进入所述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具有导向内壁,所述布料本体两侧的物料能够沿所述导向内壁落入所述物料沟内

[0008]优选的,所述开沟器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传送带上的物料经过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处后能够形成所述物料沟,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均位于靠近所述布料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布料本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布料本体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能够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外侧壁能够保持所述物料沟的形状且阻挡所述物料沟两侧的物料进入所述物料沟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与传送带具有间距

[0011]优选的,所述布料本体还包括顶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顶部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顶部开口处并能够密封所述顶部开口,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底部形成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物料沟连通,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加料口,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开沟器的一端形成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即为所述第一出料口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加料口包括白灰加料口和加水口,所述白灰加料口和所述加水口均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白灰加料口和所述加水口均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所述白灰加料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开沟器的一端

[0013]优选的,所述掩埋器包括第五侧板

连接板和第六侧板,所述第五侧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侧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五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形成所述进口,所述第五侧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形成所述出口,所述第五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设置在靠近所述布料本体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布料本体两侧壁外侧,且所述第五侧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六侧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均不超出所述物料沟的两侧

[0014]优选的,所述开沟器和所述布料本体为一体成型

[0015]优选的,所述掩埋器底部高于所述物料沟的底部,且所述掩埋器底部距离传送带的高度低于所述物料沟的高度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白灰布料装置,通过布料本体两侧壁保持开沟器形成的物料沟
的形状,且通过第一加料口将白灰和水加入至物料沟内,并通过掩埋器的导向内壁将两侧的物料引导落入物料沟内白灰上方将白灰掩埋,从而降低白灰的扬尘和损失,且将其他物料覆盖在白灰上,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白灰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沟器

布料本体和掩埋器,所述布料本体用于固定设置在传送带上方,传送带输送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布料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开沟器固定连接,所述掩埋器与所述布料本体远离所述开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开沟器能够使位于传送带上的物料经过所述开沟器后形成物料沟,所述布料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侧壁能够保持所述物料沟的形状且阻挡所述物料沟两侧的物料进入所述物料沟,所述布料本体内具有第一空腔和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加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物料沟连通,所述掩埋器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能够连通,且所述物料沟和所述布料本体两侧的物料均能够进入所述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具有导向内壁,所述布料本体两侧的物料能够沿所述导向内壁落入所述物料沟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灰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布置且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传送带上的物料经过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处后能够形成所述物料沟,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均位于靠近所述布料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布料本体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灰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能够形成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外侧壁能够保持所述物料沟的形状且阻挡所述物料沟两侧的物料进入所述物料沟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灰布料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宏兵韩佳伟于晗左津瑜柴耀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