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64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包括陷槽,其设置在农田表面;基底,其设置在陷槽一侧,由砂石料铺就;混凝土预制坡体,其设置在基底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稻等水生作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有较高含水量条件,因此水田通常需灌溉大量淡水,研究表明,水田大部分水分会通过渗漏或其他途径散失,仅渗漏的水分占稻田水分输入总量的
50
%以上

同时,渗漏水中携带大量的养分元素,不仅降低了养分利用效率,还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这对于山区丘陵地区的梯田尤为严重

[0003]为减少水分的外渗,现在出现了一种农田水利用防渗护坡
(
公开号
CN213417726U)
,其包括坡体

基底

防水涂层

混凝土

护栏

反光条

绿化坡

导流槽

种植土壤层

种植槽

加固圈

无纺土工布和
PE
防渗膜

加强筋和钢丝,在种植土壤层和种植槽中种植绿植,保护坡体,设置加强筋和钢丝提高坡体强度,通过
PE
防渗膜进行防渗,无纺土工布用以保护
PE
防渗膜,但其存在的缺陷为:
[0004]1、
设置加强筋和钢丝后再填充坡体,而且需要预先浇筑混凝土基底,施工速度慢,并且施工速度容易受气候影响;
[0005]2
防水涂层和
PE
防渗膜之间无重叠部分,使得坡体和基底之间密封性存在缺陷,仍会出现水分从坡体外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包括:
[0008]陷槽,其设置在农田表面;
[0009]基底,其设置在陷槽一侧,由砂石料铺就;
[0010]混凝土预制坡体,其设置在基底顶部;
[0011]PE
防渗膜,其同时覆盖陷槽底面内侧

基底内表面和混凝土预制坡体侧面与顶面

[0012]还包括:
[0013]黏土垫层,其设置在
PE
防渗膜下表面与陷槽底面

基底侧面和混凝土预制坡体侧面之间;
[0014]黏土保护层,其铺设在
PE
防渗膜上表面

[0015]还包括:
[0016]若干枕条,等距间隔设置在基底顶部,下半部分嵌入基底;
[0017]若干卡槽,等距间隔设置在混凝土预制坡体底面,用于与各枕条卡合

[0018]还包括:
[0019]顶板,其盖设在混凝土预制坡体顶部;
[0020]上密封垫,其设置在顶板底面和
PE
防渗膜上表面之间

[0021]还包括:
[0022]若干上通孔,其间隔设置在顶板上;
[0023]若干下通孔,其间隔设置在混凝土预制件上;
[0024]若干限位柱,分别穿插在各上通孔和相应的下通孔中,下端均插入基底;
[0025]其中,若干限位柱分别位于各枕条之间

[0026]混凝土预制坡体包括:
[0027]若干混凝土预制段,均呈梯形,下大上小;
[0028]若干插槽,其设置在各混凝土预制段一端,垂直设置上下贯穿;
[0029]若干插条,分别一体成型设置在各混凝土预制段另一端面上,用于与相邻混凝土预制段上的插槽插接配合;
[0030]其中,各插槽和插条的横截面均呈梯形,靠近相应混凝土预制段端面一端的宽度小于另一端的宽度

[0031]还包括:
[0032]若干凹槽,分别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段左右两侧,槽口朝上;
[0033]若干支柱,分别镶嵌在各凹槽中;
[0034]若干吊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在各支柱顶部

[0035]各混凝土预制段上均设有四个凹槽,分别对应四个边角

[00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7]1、
通过陷槽

基底

混凝土预制坡体
、PE
防渗膜

黏土垫层和黏土保护层的设置,实现快速施工,由
PE
防渗膜保证防渗效果;
[0038]2、
通过若干枕条

若干卡槽

顶板

若干上通孔

若干下通孔和若干限位柱保证混凝土预制坡体的位置被有效固定;
[0039]3、
通过若干混凝土预制段

若干插槽

若干插条

若干凹槽

若干支柱和若干吊环的设置,方便多条混凝土预制段的安装与相互连接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混凝土预制段结合示意图;
[004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凝土预制段左视图

[0043]附图标记
[0044]1‑
陷槽
、2

基底
、3

混凝土预制坡体
、301

混凝土预制段
、302

插槽
、303

插条
、304

凹槽
、305

支柱
、306

吊环
、4

PE
防渗膜
、5

黏土垫层
、6

黏土保护层
、7

枕条
、8

卡槽
、9

顶板
、10

上密封垫
、11

上通孔
、12

下通孔
、13

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6]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陷槽(1),其设置在农田表面;基底(2),其设置在所述陷槽(1)一侧,由砂石料铺就;混凝土预制坡体(3),其设置在所述基底(2)顶部;
PE
防渗膜(4),其同时覆盖所述陷槽(1)底面内侧

基底(2)内表面和混凝土预制坡体(3)侧面与顶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黏土垫层(5),其设置在
PE
防渗膜(4)下表面与陷槽(1)底面

基底(2)侧面和混凝土预制坡体(3)侧面之间;黏土保护层(6),其铺设在
PE
防渗膜(4)上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枕条(7),等距间隔设置在基底(2)顶部,下半部分嵌入基底(2);若干卡槽(8),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预制坡体(3)底面,用于与各所述枕条(7)卡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9),其盖设在所述混凝土预制坡体(3)顶部;上密封垫(
10
),其设置在顶板(9)底面和
PE
防渗膜(4)上表面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用水田带防渗边膜的田埂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上通孔(
11
),其间隔设置在所述顶板(9)上;若干下通孔(
12
),其间隔设置在所述混凝土预制坡体(3)上;若干限位柱(
13
),分别穿插在各所述上通孔(
11
)和相应的下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俊马琨盛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