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58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活动设置在座架上的坐垫及设置在座架两侧且与坐垫相连的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所述坐垫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座架沿重力方向运动,在人体自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将人体自重力转换为对人体腰背部的水平抱撑力,将腰背部向上支撑及扶正稳固,从而实现对人体腰胯部位的分重减压和固正脊柱,达到护椎正脊。达到护椎正脊。达到护椎正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久坐办公的状态,众所周知久坐对人体具有危害,具体危害如下; 1)重力压迫危害。越靠近坐具对体重的支撑点(臀部坐骨)的部位,受到的体重重力压迫越大,体重重力对腰椎、胯、盆、腹腔等部位薄弱环节的长期过度压迫,导致椎间盘突出、神经丛受损伤、痛苦不堪而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甚至下肢瘫痪。腹腔、盆腔内脏腑器官因受压迫,导致器官不能正常工作而产生病变等;2)姿势不端、脊柱弯曲的危害。学习、工作状态下很难保证姿势端正,不知觉中就弯腰驼背、脊柱侧弯等,特别是疲累状态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近视、神经血管等堵塞不通、身体酸痛病变、早衰,身材变形不挺拔,青少年发育不良等。而不良前趋变形坐姿更加重腹腔、盆腔受压迫,从而加重腔内腺体、器官、脏腑病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坐具能够减轻重力对器官的压迫同时纠正坐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久坐的危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活动设置在座架上的坐垫及设置在座架两侧且与坐垫相连的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所述坐垫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座架沿重力方向运动,在人体自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将人体自重力转换为对人体腰背部的水平抱撑力,并将腰背部向上支撑及扶正稳固,从而实现对人体腰胯部位的分重减压和固正脊柱,达到护椎正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座架包括底座及安装架,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底板,且所述底座采用固定底座或者移动底座,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底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包括连杆组件、水平滑动组件及抱撑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用于将坐垫竖直方向的运动转换为绕固定点转动,所述水平滑动组件用于将连杆组件的转动转换为水平滑动组件的水平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抱撑组件实现水平抱撑动作。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及转动臂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坐垫活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转动臂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臂杆中部活动连接在座架上,使得转动臂杆能够在座架上进行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滑动组件采用包括水平导轨及配合设置在水平导轨上的滑动座;所述水平导轨固定设置在座架顶部,所述滑动座与转动臂杆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抱撑组件包括抱撑座、弹簧缓冲器、抱撑掌安装座及抱撑掌,所述抱撑座固定设置在滑动座上,所述抱撑掌固定设置在抱撑掌安装座上,所述弹簧缓冲器设置在抱撑掌安装座与抱撑座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杆中部通过固定轴杆设置在座架上,或转动臂杆中部通过铰接座设置在座架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杆上端与滑动座之间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进行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导向套,所述坐垫底部设有导柱,所述导柱配合设置在导向套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的连杆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人体竖直向下的自重力,能够通过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转换为对人体腰背部的水平抱撑力,将腰背部向上支撑及扶正稳固,从而实现对人体腰胯部位的分重减压和固正脊柱,达到护椎正脊。
[0017]2)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水平滑动结构的巧妙结合,从而将转动臂杆的转动,转换为水平滑动结构的水平运动,实现对人体腰部的精准抱撑。
[0018]3)抱撑座上设有弹簧缓冲器,能够在抱撑过程中,实现对不同身材的人的腰部就行自适应抱撑。
[0019]4)抱撑掌与抱撑座之间通过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实现能够调节至最佳的舒服抱撑状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侧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滑动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转动臂杆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水平滑动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座架;11、底板;12、侧架;1201、水平底板;1202、竖直支撑板;1203、水平顶板;1204、侧板;1205、U型让位槽;1206、水平支架;1207、竖直支架;13、底座;14、导向套;15、加强筋板;2、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1、连杆;22、转动臂杆;2201、弯杆段;2202、直杆段;2203、滑槽;23、水平滑动组件;2301、滑块;2302、水平导轨;2303、滑动座;2304、U型连接座;2305、连接平板;2306、竖向安装板;2307、滑座;2308、安装侧板;2309、转动座;24、抱撑组件;2401、底座;2402、弹簧缓冲器;2403、抱撑掌安装座;2404、抱撑掌;2405、转换座;2406、锁紧螺丝;2407、水平调节孔;25、固定轴杆;3、坐垫;301、导柱;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3、5、6、7、8所示,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包括座架1、底板11、安装架12、水平底板1201、竖直支撑板1202、水平顶板1203、侧板1204、U型让位槽1205、底座13、导向套14、加强筋板15、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连杆21、转动臂杆22、弯杆段2201、直杆段2202、滑槽2203、水平滑动组件23、滑块2301、水平导轨2302、滑动座2303、U型连接座2304、连接平板2305、竖向安装板2306、抱撑组件24、底座2401、弹簧缓冲器2402、抱撑掌安装座2403、抱撑掌2404、转换座2405、锁紧螺丝2406、水平调节孔2407、固定轴杆25、坐垫3、导柱301及复位弹簧4。
[0033]自应力水平直抱式抱撑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包括座架1、活动设置在座架1上的坐垫3及设置在座架1两侧且与坐垫3相连的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坐垫3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座架1沿重力方向运动,在人体自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将人体自重力转换为对人体腰背部的水平抱撑力,将腰背部向上支撑及扶正稳固,从而实现对人体腰胯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1)、活动设置在座架(1)上的坐垫(3)及设置在座架(1)两侧且与坐垫(3)相连的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所述坐垫(3)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座架(1)沿重力方向运动,通过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将人体自重力转换为对人体腰背部的水平抱撑力,并将腰背部向上支撑及扶正稳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1)包括底座(13)及安装架(12),所述底座(13)顶部设有底板(11),且所述底座(13)采用固定底座或者移动底座,所述安装架(12)固定设置在底板(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直抱式抱撑装置(2)包括连杆组件、水平滑动组件(23)及抱撑组件(24),所述连杆组件用于将坐垫(3)竖直方向的运动转换为绕固定点转动,所述水平滑动组件(23)用于将连杆组件的转动转换为水平滑动组件(23)的水平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抱撑组件(24)实现水平抱撑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减压固正坐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连杆(21)及转动臂杆(22),所述连杆(21)一端与坐垫(3)活动连接,连杆(21)另一端与转动臂杆(22)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臂杆(22)中部活动连接在座架(1)上,使得转动臂杆(22)能够在座架(1)上进行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应力水平直抱式脊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枝飞叶力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经纶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