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553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具体涉及土木工程盾构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后视棱镜,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芯片和电池;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装置与后视棱镜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控制芯片的传递信息,可以通过行走装置完成自主移动,通过电动伸缩杆完成自升降调节,利用后视棱镜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连接杆自然下垂,从而确保后视棱镜和固定支架的安装角度不会发生倾斜,保证捕捉的准确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工程实用性强。且工程实用性强。且工程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盾构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盾构机在隧道工程领域中广受欢迎,盾构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导向系统保证盾构机在地下按设计线路准确掘进。免换站导向系统中过将全站仪利用自动安平基座安装在台车上,台车带动全站仪随之前进,同时在隧道中两个已知坐标的后视点分别安装一个后视棱镜,全站仪的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对后视棱镜进行测量,便可以得到一个不断移动的全站仪的坐标,若全站仪与后视棱镜之间的距离变得较远后,无需停机,将其中的一个后视棱镜前移。免换站导向系统中后视棱镜的前移需要人工同步移动,费时费力,同时遇到地势不平或凸凹的位置,全站仪捕捉时棱镜的高度可能会不合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大量资料搜索、现场调研和相关实验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自动移动、可升降的棱镜支撑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盾构测量中使用免换站导向系统时放置在隧道中的棱镜需要人工前移并调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后视棱镜,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芯片和电池;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装置与后视棱镜转动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轮和减速电机;所述车轮的驱动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0006]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球形座、连接杆以及U型固定支架;所述球形座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球形端头,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固定支架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球形端头与球形座转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后视棱镜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支架内。
[0008]还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电机、减速电机和控制芯片均通过控制箱内的电池供电。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的电机、减速电机均与控制芯片电连。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当后台计算好后视棱镜需要同步前进的距离时,通过控制芯片传递信息,通过减速电机控制车轮进行移动;同理,电动伸缩杆完成该装置的升降调节,无需人工进行测量和移动;同时后视棱镜利用转轴固定在固定支架中,可控制后视棱镜在固定支架内部翻转,球
形端头可在球形座内部自由转动,因此在后视棱镜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杆始终自然竖直下垂,进而确保后视棱镜和固定支架的安装角度不会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用于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后视棱镜安装示意图;
[0016]图中,1

支撑板;2

控制箱;201

电池;202

控制芯片;3

球形座;4

球形端头;5

连接杆;6

固定支架;7

后视棱镜;8

电动伸缩杆;9

车轮;10

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内部设置有两组控制芯片202和电池201;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四根电动伸缩杆8;每根电动伸缩杆8的底部均安装有行走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轮9和减速电机10。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装置与后视棱镜7转动连接。
[0019]优选地,每根电动伸缩杆8通过其内部的电机控制伸缩,以此完成该支撑装置的升降调节。
[0020]优选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球形座3、连接杆5以及U型固定支架6;所述球形座3固定在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设置有球形端头4,球形端头4的尺寸与球形座3的内尺寸相适配;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与固定支架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通过球形端头4与球形座3转动连接。
[0021]还优选地,所述后视棱镜7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U型固定支架6之间。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车轮9的驱动轴与减速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通过减速电机10实现车轮9的自主移动。
[0023]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伸缩杆8内的电机、减速电机10和控制芯片202均通过控制箱2内的电池201实现供电。
[0024]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电动伸缩杆8内的电机和减速电机10均通过控制芯片202进行信号控制。
[0025]使用时,首先通过后台提前计算后视棱镜7需要同步前进的距离,通过控制芯片202传递信息,启动减速电机10带动车轮9移动至所需位置;再结合控制芯片202传递的信息根据实际需要测量位置的情况,通过电动伸缩杆8内的电机控制电动伸缩杆8完成该装置的升降调节,在此过程中,球形端头4在球形座3内部自由转动,当该支撑装置锁定后,由于后视棱镜7的自身重力作用,使得连接杆5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进而确保后视棱镜7和固定支架6之间的安装角度不会发生倾斜,以此保证全站仪能够准确的对后视棱镜进行捕捉,本实
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工程实用性强。
[0026]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后视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芯片和电池;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安装装置与后视棱镜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车轮和减速电机;所述车轮的驱动轴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的棱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包括球形座、连接杆以及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伟郭明俊杨利波匡思菁刘思雨崔越刘帅宋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