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485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主要涉及电梯安全领域。包括多个设置在井道内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顶部敞口设置,所述井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电梯口,所述电梯口的底部设有延伸至井道内的地坎,所述集水槽位于地坎的下方,所述井道内设有竖向的抽湿管和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集水槽的顶部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底部设有朝向集水槽开设的抽气孔,多个支管均与抽湿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有效避免电梯井道内的渗水现象,使电梯井道内的空气保持干燥,降低对电梯设备的侵蚀,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井道安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井道内的电梯口处,如发生漏水或者雨天进水的情况,很容易有水穿过电梯口的电梯门渗入电梯井道内,从而使得井道内形成积水或者常年保持较高的湿度,长久使用后对电梯内的电子元件和金属材料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降低了电梯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故障率,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也有许多针对此提出改进的结构用于防止电梯井道内的渗水现象,但是这些结构大多数都是通过阻挡结构避免电梯内形成积水,但是都没有对可能进入井道内的水汽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排出,导致电梯井道内仍常年保持较大的湿气,很容易对电子元件和金属材料形成腐蚀,降低了电梯的使用寿命,使得电梯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它能够有效避免电梯井道内的渗水现象,使电梯井道内的空气保持干燥,降低对电梯设备的侵蚀,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井道内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顶部敞口设置,所述井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电梯口,所述电梯口的底部设有延伸至井道内的地坎,所述集水槽位于地坎的下方,所述井道内设有竖向的抽湿管和排水管,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集水槽的顶部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底部设有朝向集水槽开设的抽气孔,多个支管均与抽湿管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管位于集水槽倾斜方向的底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顶部设有倒V型护板,所述支管位于倒V型护板的下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顶部朝向井道的侧壁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上设有密封胶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条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两侧对称的设有多个固定在井道侧壁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抽湿管和排水管分别位于两侧的限位孔内。
[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在井道内设置多个集水槽,集水槽设置在电梯口处的地坎的下方,使得电梯口内有雨水或者漏水渗入时,渗入的水穿过地坎后掉落到顶部敞口的集水槽内,多个集水槽内的水统一流入竖向的排水管内,使得进入电梯井道内的大部分渗水及时的被排出,避免在电梯井道内聚集形成积水,降低可能对电梯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
[0013]2、在集水槽的顶部设置支管,支管的底部设置有朝向集水槽开设的抽气孔,多个
支管均与抽湿管连通,这样的设置利用抽湿管产生的吸力,将集水槽内残余的渗水或者水汽通过抽气孔排出,在支管和抽湿管的作用下及时的排出电梯井道,从而在雨天或者楼层发生漏水时快速的将渗水或残余的水汽排出,避免在电梯井道内聚集增加电梯井道内的湿度,保证了电梯井道内空气的干燥性,保证了长期使用后电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
[0016]附图3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7]附图4是本技术的附图3中B

B方向的剖视图。
[0018]附图5是本技术的附图4中C

C方向的剖视图。
[0019]附图6是本技术的附图3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中所示标号:
[0021]1、井道;2、集水槽;3、电梯口;4、地坎;5、抽湿管;6、排水管;7、连接管;8、支管;9、抽气孔;10、倒V型护板;11、豁口;12、密封胶条;13、固定架;14、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3]本技术所述是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井道1内的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敞口设置,其通过焊接或者现有任意的固定方式固定在电梯井道1的侧壁上,所述井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电梯口3,电梯口3处设置与电梯同步开闭的电梯门,所述电梯口3的底部设有延伸至井道1内的地坎4,地坎4的部分延伸至电梯井道1内,电梯门滑动连接在地坎4上实现电梯门的滑动导向,所述集水槽2位于地坎4的下方,由于电梯间发生渗水时大多数是在电梯井道上的电梯口3处,如发生雨水从窗户进入楼层内或者楼层发生漏水后,这些水均可能穿过电梯口3进入电梯的井道1内,因此发生渗漏的水穿过电梯口3的地坎4进入井道1内时,其会掉落在地坎4下方的集水槽2中,避免渗水继续向下掉落或者在井道1的底部形成积水,每个楼层的电梯口3处均设置对应的集水槽2,实现对每个楼层可能出现的渗水的收集,所述井道1内设有竖向的抽湿管5和排水管6,抽湿管5在现有任意具备抽湿效果的风机作用下产生吸力,优选的其朝向建筑的顶部进行抽湿,使得湿气从顶部排出建筑物,排水管6则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连通,实现积水的及时排出,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6连通的连接管7,这样的设置在有渗水与集水槽2内聚集后,会通过底部的连接管7进入竖向的排水管6中,实现渗水的及时排出,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设有支管8,所述支管8的底部设有朝向集水槽2开设的抽气孔9,多个支管8均与抽湿管5连通,抽湿管5产生的吸力通过支管8处的抽气孔9作用在集水槽2内,使得集水槽2中残存的未排出的少量积水或者水汽及时被抽走,避免水汽残留聚集在电梯井道1内增加井道1内的空气湿度,使得一旦有渗水发生则从根源上快速的将水汽排出,避免水汽扩散后增加后期
清理的难度,保证了电梯井道1内的干燥性,保证了电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0024]优选的,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管7位于集水槽2倾斜方向的底端,这样的设置使得流入集水槽2中的渗水能够朝向连接管7的方向流动,从而使得集水槽2中大部分的渗水均能够通过连接管7进入排水管6中,提高渗水排出的效率,降低渗水的残留量。
[0025]优选的,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设有倒V型护板10,所述支管8位于倒V型护板10的下方,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倒V型护板10对支管8进行防护,避免渗水直接进入支管8内形成积水,保证大多数积水快速的通过排水管6排出而不是通过抽湿管5缓慢的排出,保证了进入井道1内渗水排出的效率。
[0026]优选的,所述集水槽2顶部朝向井道1的侧壁上设有豁口11,豁口11有集水槽2的顶部侧壁向下凹陷,所述豁口11上设有密封胶条12,具体可使用橡胶或者玻璃胶,使得沿着井道1侧壁流下的渗水流动到集水槽2的顶部时,会被密封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井道(1)内的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敞口设置,所述井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电梯口(3),所述电梯口(3)的底部设有延伸至井道(1)内的地坎(4),所述集水槽(2)位于地坎(4)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内设有竖向的抽湿管(5)和排水管(6),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设有与排水管(6)连通的连接管(7),所述集水槽(2)的顶部设有支管(8),所述支管(8)的底部设有朝向集水槽(2)开设的抽气孔(9),多个支管(8)均与抽湿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井道防渗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的底部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管(7)位于集水槽(2)倾斜方向的底端。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