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64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对应设置在底板底部的两侧,支撑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对应设置在底板的底部,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一侧用于和拖拉机或车辆进行连接,通过拖拉机或车辆连接集装箱配电站本体带动其进行移动,通过支撑件用于对集装箱配电站本体进行支撑和降低集装箱配电站本体长时间对移动件进行挤压对移动件进行分担重量。便于通过设置支撑腿增加集装箱配电柜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用于防止地面的水进入导致集装箱配电站本体内部潮湿和便于通过车辆的带动和移动件的配合来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配合来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配合来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式配电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基于国家推广“绿色建筑、绿色环保、能源循环利用”的理念,电网公司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建设和运行需求,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将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等理念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配网工程采用集装箱装式配电站可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机械化施工应用范围,减少现场劳动力投入,缩短建设周期,降低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及工艺水平。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364929.8的一种集装箱配电站,包括相互独立的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所述变压器室内配置有变压器,所述高低压配电室内配置有高压配电柜和低压配电柜,所述变压器室与高低压配电室相互拼接。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整合在一起同室布置,使得布局更加紧凑合理,有效减少占地面积,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相互拼接可以实现在现场快速构建集装箱配电站,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布置,使该集装箱配电站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横向扩建形成单层两排布局或者纵向扩展形成单排双层布局。
[0004]但是上述方案中,“所述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相互拼接形成一箱体,还包括设在箱体上的逃生门、工业排气扇和防水百叶窗、设在集装箱配电站内部的人井、等电位带、接地极、配电箱、环境控制箱、驱鼠器插座、防爆灯、应急灯、照明开关和备用插座。设在集装箱配电站内部的人井配有爬梯;等电位带材质优选为T2紫铜。集装箱配电站内电气配置齐全,既不造成浪费也不缺少所需配置”但是上述方案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较为费时费力且其安装时距地面较近遇到雨水天气其底部容易受潮如果设置安装台较为耽误工期其不便于通过设置支撑腿增加集装箱配电柜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在临时搭建的地方需要安装集装箱式配电柜时上述方案在后期进行转移较为繁琐不便于通过移动件来配合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如何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旨在改善上述方案在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较为费时费力且其安装时距地面较近遇到雨水天气其底部容易受潮如果设置安装台较为耽误工期,其不便于通过设置支撑腿增加集装箱配电柜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和在临时搭建的地方需要安装集装箱式配电柜时上述方案在后期完成时进行转移较为繁琐不便于通过移动件来配合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包括集装箱配电站本体,所述集装箱配电站本体包括底板,还包括移动机构。
[0007]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件、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移动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和拖拉机或车辆进行连接。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件包括悬挂车轮,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悬挂的两侧,一组所述悬挂和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底部一端另一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中部偏后。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块、支撑柱、支撑板、轴承、螺栓和限位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位于所述悬挂的靠近所述底板尾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支撑柱顶部凹槽的两侧内壁,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所述螺栓一端螺纹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内底部另一端和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底部外圈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壳有防滑纹。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栓底部大于所述轴承的直径。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顶部凹槽内壁两侧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弹簧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凹槽上和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块为横向设置的“上”字形,所述限位块通过凹槽滑动卡接于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凹槽内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上方,所述安装块对应两侧开设有凹槽和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块、限位柱和挤压杆,所固定块背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固定块中部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位于通孔的外侧,所述挤压杆螺纹贯穿所述固定块位于条形通孔处。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条形通孔的两侧且所述挤压杆位于所述固定块条形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挤压板且挤压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块两侧的螺纹孔。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使用时通过拉车绳一端连接车另一端贯穿固定块上方的条形通孔和限位柱进行固定套接配合移动件和车进行移动,通过支撑件对底板进行支撑使集装箱配电站本体远离地面和降低移动件长期受力导致的损伤,便于通过设置支撑腿增加集装箱配电柜和地面之间的距离,用于防止地面的水进入导致集装箱配电站本体内部潮湿和便于通过车辆的带动和移动件的配合来增加移动时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和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

集装箱配电站本体;110

底板;200

移动机构;210

移动件;211

悬挂;212

车轮;220

支撑件;221

安装块;222

支撑柱;223

支撑板;224

轴承;225

螺栓;226

限位块;227

升降板;230

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配电站本体,所述集装箱配电站本体包括底板,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件、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移动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对应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和拖拉机或车辆进行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悬挂车轮,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悬挂的两侧,一组所述悬挂和所述车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底部一端另一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中部偏后。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块、支撑柱、支撑板、轴承、螺栓和限位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位于所述悬挂的靠近所述底板尾部的一侧,所述支撑柱顶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支撑柱顶部凹槽的两侧内壁,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块,所述螺栓一端螺纹安装于所述支撑柱的内底部另一端和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底部外圈和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配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壳有防滑纹。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航郭胜芳赵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福机电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