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56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分隔板和容器盒,所述分隔板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隔断板,且分隔板内腔两端的底部对称开设透气孔,而分隔板内腔远离输气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灭菌组件,同时箱体和分隔板靠近灭菌组件的一端均开设排气孔,所述容器盒上表面开设培养槽,培养槽中部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转动轴,且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搅拌叶,而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蜗轮连接蜗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干细胞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出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所处的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又可以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

多功能干细胞

单能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

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所以干细胞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技术中关于干细胞培养的容器存在各种问题,比如,不能针对不同要求培养不同潜能的干细胞,繁殖速度慢,干细胞容易贴壁生长

[0003]经过检索,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新型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容器
(
申请号:
CN201822257096.6),
文中记载了“多个所述培养皿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多个所述培养皿中处于顶层的培养皿,其上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封盖该培养皿;每个所述培养皿均为圆筒状结构,且每个所述培养皿的下部为密封结构;每个所述培养皿内的侧壁和底部上均设置有一层白蛋白包被层,所述白蛋白包被层吸附在所述培养皿内的侧壁或底部上
。”;该培养容器多个培养皿能针对不同潜能的干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实现同一培养容器对多种不同潜能的干细胞同时培养;能提升干细胞的繁殖效率;而白蛋白包被层能减少干细胞在培养皿的内壁和底部的吸附,有利于干细胞的发育,但是该培养容器通过环形凸体呈累加式叠放,使得培养皿内的干细胞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皿内的氧气含量便会耗尽,使得干细胞只能够进行无氧呼吸,不利于干细胞的培养,而且该培养容器在培养干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人为不定时长时间对容器进行摇晃,以促使干细胞能够充分吸收培养液,而人为摇晃的方式既浪费大量人力又浪费大量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分隔板和容器盒,箱体外侧面固定连接输气组件,且箱体内固定连接分隔板,容器盒通过分隔板滑动连接在箱体内,所述分隔板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隔断板,且分隔板内腔两端的底部对称开设透气孔,而分隔板内腔远离输气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灭菌组件,同时箱体和分隔板靠近灭菌组件的一端均开设排气孔,并且输气组件连通分隔板的内腔,所述容器盒上表面开设培养槽,培养槽中部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转动轴,且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搅拌叶,而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蜗轮连接蜗杆,蜗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容器盒开设的传动槽内,同时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从动盘,从动盘连接主动盘,而主动盘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内侧面,并且主动盘通过斜齿轮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箱体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主电机,主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轴的下端

[0006]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呈长方形结构,箱体内等间距的固定连接三组分隔板,且分隔板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分隔板中部固定连接的隔断板呈长方形结构,而分隔板和隔断板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日字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下表面的两端分别平行等间距的开设多组透气孔,且排气孔靠近箱体的一端斜向下倾斜,而箱体表面相对排气孔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防尘网

[0008]优选的,所述灭菌组件由框体

挡板和紫外线灯构成,且框体呈口字形结构,而框体底部的两侧对称连接两组挡板,框体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一组挡板,同时框体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紫外线灯,并且灭菌组件的整体截面呈
U
形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容器盒整体呈长方形结构,容器盒上表面开设的培养槽呈圆柱形结构,且容器盒和箱体侧面开设的开口尺寸相适配,同时容器盒内开设的传动槽呈
L
形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主动盘通过轴承平行等间距的活动连接在箱体的内侧面,而主动盘的轴截面呈
T
形结构,且蜗杆固定连接的从动盘呈圆形结构,从动盘和主动盘相对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摩擦层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由塑形板和缓冲层构成,缓冲层采用硅胶材质,且分隔板内靠近输气组件的一端开设缓冲槽,缓冲槽贯穿分隔板的下表面,嵌合板通过弹簧滑动连接在缓冲槽内,同时嵌合板截面呈凸字形结构,而容器盒上表面相对缓冲槽开口的位置对应开设嵌合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隔板

透气孔

隔断板

输气组件

灭菌组件和排气孔的配合,使得该容器盒内的干细胞能够在合适的氧气浓度下进行相应的培养,提高干细胞培养的效果,而且嵌合板会在分隔板内部气压的作用下嵌入对应容器盒开设的嵌合槽内,从而增强箱体和容器盒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容器盒意外开启,同时,通过转动轴

搅拌叶

蜗杆

从动盘

主动盘

传动轴和主电机的配合,使得搅拌叶能够在培养槽内进行持续的低速转动,继而能够确保干细胞充分吸收培养液,从而节约相应的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隔板俯视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
A
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
1、
箱体;
2、
分隔板;
3、
容器盒;
4、
灭菌组件;
5、
转动轴;
6、
搅拌叶;
7、
蜗杆;
8、
隔断板;
9、
主电机;
10、
传动轴;
11、
嵌合板;
12、
输气组件;
13、
主动盘;
14、
从动盘;
15、
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分隔板2和容器盒3,箱体1外侧面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包括:分隔板
(2)
和容器盒
(3)
,箱体
(1)
外侧面固定连接输气组件
(12)
,且箱体
(1)
内固定连接分隔板
(2)
,容器盒
(3)
通过分隔板
(2)
滑动连接在箱体
(1)
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
(2)
的内腔中部固定连接隔断板
(8)
,且分隔板
(2)
内腔两端的底部对称开设透气孔,而分隔板
(2)
内腔远离输气组件
(12)
的一端固定连接灭菌组件
(4)
,同时箱体
(1)
和分隔板
(2)
靠近灭菌组件
(4)
的一端均开设排气孔,并且输气组件
(12)
连通分隔板
(2)
的内腔,所述容器盒
(3)
上表面开设培养槽,培养槽中部通过密封轴承活动连接转动轴
(5)
,且转动轴
(5)
表面固定连接搅拌叶
(6)
,而转动轴
(5)
的下端通过蜗轮连接蜗杆
(7)
,蜗杆
(7)
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容器盒
(3)
开设的传动槽内,同时蜗杆
(7)
的一端固定连接从动盘
(14)
,从动盘
(14)
连接主动盘
(13)
,而主动盘
(13)
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箱体
(1)
内侧面,并且主动盘
(13)
通过斜齿轮连接传动轴
(10)
,传动轴
(10)
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箱体
(1)
侧面开设的凹槽内,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主电机
(9)
,主电机
(9)
通过联轴器连接传动轴
(10)
的下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
(2)
呈长方形结构,箱体
(1)
内等间距的固定连接三组分隔板
(2)
,且分隔板
(2)
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步艳艳卓小露黄洋张岩傅国强陈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泰创新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