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专利>正文

导筒式漏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43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筒式漏水器,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在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部流向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在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流向直下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直上筒(1)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直下筒(11)的内壁上设有下管定位环(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将沉降箱中的积水自然排入立管且总立管不堵塞、便于安装、没有死角、水泥砂浆便于夯实的导筒式漏水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行业管道中使用的排水管道的 导筒式漏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楼房中广泛使用降板式排水,其沉降箱中的积水没有很好的方法排出,存在 积水过多渗漏到下一层住户的隐患。常规安装是在立管上安装钢质导管(导筒),造价高, 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沉降箱中的积水自然排入立管且 总立管不堵塞、便于安装、没有死角、水泥砂浆便于夯实的导筒式漏水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导筒式漏水器,直上筒的下端对接安 装在直下筒的上端,在所述的直上筒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在所述的集水槽上端部设有返 边,所述的返边上设有保护罩,所述的保护罩上设有从外部流向所述的保护罩内腔的进水 孔,所述的保护罩外周设有过滤布,在所述的集水槽的底部设有流向所述的直下筒内腔的 出水孔,在所述的直上筒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在所述的直下筒的内壁上设有下管定 位环。所述的直下筒的下端对接安装在装饰托盘上。在所述的直下筒上套装有处于所述的装饰托盘上的导筒。在所述的集水槽内设有水封。所述的水封由多条径向挡水边分隔成多个周向间隔,所述的进水孔与一个周向间 隔对应连通,所述的出水孔与另外一个周向间隔对应连通;或所述的水封由多条周向挡水 边分隔成多个径向间隔,所述的进水孔与一个径向间隔对应连通,所述的出水孔与另外一 个径向间隔对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导筒式漏水器,将防堵塞积水处理装置安装在楼板上,便于 安装、没有死角、水泥砂浆便于夯实。直下筒的高度可根据楼板的高度调整。防堵塞积水处 理装置的保护罩的进水孔与沉降箱对应连通,直上筒与总立管连通并由上管定位环定位, 直下筒与总立管连通并由下管定位环定位。沉降箱中的积水经过滤布、进水孔进入保护罩 内,再进入集水槽、出水孔后再进入直下筒内,由于采用过滤布过滤,解决了集水槽、直下筒 堵塞的问题。沉降箱中的积水经水封、出水孔流入到直下筒内进入到总立管,处理降板式厨 房、卫生间的沉降箱中的积水排出,解决了因沉降箱中积水过多向下一层住户渗漏的隐患。 返边与楼板面上的防水层搭接,起到了很好的防水作用。装饰托盘与楼板下面搭接,起到装 饰总立管与楼板对接处的作用。在集水槽内设有水封,水封13达50mm,水封效果好,解决 了返臭、结垢堵塞、侵蚀填充层、回流等技术难题。常规安装是在立管上安装钢质导管(导 筒),造价高,工艺复杂。本技术可替代钢质导管(导筒),节约建设成本,简化安装工艺。导筒的作用是便于调节高度,不受楼板厚度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将沉降箱中的积水自然排入总立管,同时总立管不 回流、不返臭、不侵蚀填充层、不结垢堵塞的导筒式漏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 容易施工,安装方便,推广应用市场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改进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水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水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种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直下筒11的下端对接安 装在装饰托盘10上,在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返 边6上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部流向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保护罩3外周 设有过滤布4,在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流向直下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直上筒1的内壁上 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直下筒11的内壁上设有下管定位环12。整个装置采用PVC、PHDE或 金属加工制作。参见图2,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直下筒11的下端对接安 装在装饰托盘10上,在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集水槽7内设有水封13,水封13 的高度为50mm,在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 部流向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保护罩3外周设有过滤布4,在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流向 直下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直上筒1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直下筒11的内壁上 设有下管定位环12。整个装置采用PVC、PHDE或金属加工制作。参见图3,将导筒式漏水器15安装在楼板16上,便于安装、没有死角、水泥砂浆便 于夯实。直下筒11的高度可根据楼板16的高度调整。导筒式漏水器15的保护罩3的进 水孔5与沉降箱9对应连通,直上筒1与总立管14连通并由上管定位环2定位,直下筒11 与总立管14连通并由下管定位环12定位。沉降箱9中的积水经过滤布4、进水孔5进入保 护罩3内,再进入集水槽7、出水孔8后再进入直下筒11内,由于采用过滤布4过滤,解决了 集水槽7、直下筒11堵塞的问题。沉降箱9中的积水经水封13、出水孔8流入到直下筒11 内进入到总立管14,处理降板式厨房、卫生间的沉降箱9中的积水排出,解决了因沉降箱中 积水过多向下一层住户渗漏的隐患。返边6与楼板16面上的防水层搭接,起到了很好的防 水作用。装饰托盘10与楼板16下面搭接,起到装饰总立管14与楼板16对接处的作用。在 集水槽7内设有水封13,水封13达50mm,水封效果好,解决了返臭、结垢堵塞、侵蚀填充层、 回流等技术难题。常规安装是在立管上安装钢质导管(导筒),造价高,工艺复杂。本技术可替代钢质导管(导筒),节约建设成本,简化安装工艺。参见图4,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直下筒11的下端对接安 装在装饰托盘10上,在直下筒11上套装有处于装饰托盘10上的导筒17,在直上筒1外围 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上设有 从外部流向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保护罩3外周设有过滤布4,在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 流向直下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直上筒1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直下筒11的内 壁上设有下管定位环12。整个装置采用PVC、PHDE或金属加工制作。导筒17的作用是便 于调节高度,不受楼板厚度的影响。参见图5,水封13由多条径向挡水边18分隔成多个周向间隔20,进水孔5与一个 周向间隔20对应连通,出水孔8与另外一个周向间隔20对应连通;参见图6,水封13由多 条周向挡水边19分隔成多个径向间隔21,进水孔5与一个径向间隔21对应连通,出水孔8 与另外一个径向间隔21对应连通。参见图7,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在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 集水槽7,在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部流 向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保护罩3外周设有过滤布4,在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流向直下 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直上筒1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直下筒11的内壁上设有 下管定位环12。整个装置采用PVC、PHDE或金属加工制作。权利要求一种导筒式漏水器,其特征是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在所述的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所述的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所述的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所述的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部流向所述的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筒式漏水器,其特征是:直上筒(1)的下端对接安装在直下筒(11)的上端,在所述的直上筒(1)外围整体设有集水槽(7),在所述的集水槽(7)上端部设有返边(6),所述的返边(6)上设有保护罩(3),所述的保护罩(3)上设有从外部流向所述的保护罩(3)内腔的进水孔(5),在所述的集水槽(7)的底部设有流向所述的直下筒(11)内腔的出水孔(8),在所述的直上筒(1)的内壁上设有上管定位环(2),在所述的直下筒(11)的内壁上设有下管定位环(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