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20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其包括:包括:底座本体,该底座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条向下延伸的杆体。通过该结构,减少声波在介质的传递面积,延长声波的折返路径,使驻波产生延时,和叠加声波滞后,进而使咪芯输出的电子信号更加清晰,声色更好,以及还原度更高。原度更高。原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麦克风领域,特别指涉及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一种手持麦克风主要由握柄、音头构成,其中,音头内置有咪芯,咪芯包括:壳体、底座,壳体的内部设有被磁体包围的线圈,线圈与振膜相连,振膜对着音头的网罩,底座连接壳体的底部,并且构成与音头相通的内腔,底座的底部朝向握柄的顶部。该手持麦克风工作原理是声音振动空气产生声波,声波接触到振膜使之振动,磁铁使线圈产生磁场,而振膜的振动使磁场中的线圈发生移动而产生电流,这些电流就是声音信号,并通过功放放大,就得到所听到的声音。经过实践,咪芯的振膜振动后,产生的声波从振膜后部传递至底座的内底部,然后再通过内腔侧壁的路径折返传递至线圈及振膜,从而形成驻波,与第一道声波产叠加产生干扰,使得听到的声音浑浊,声色效果差。
[0003]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遂以多年来对门麦克风领域的相关经验加以设计,从产品的结构优化进行考量,经过多次试验、改良,作出的专利技术创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延迟咪芯内驻波时间,增强声音输出的清晰度和还原度高的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该底座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条向下延伸的杆体。
[0006]作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的优选方案,其底座本体的底面还设置了包围杆体的开口向下的下部腔体。
[0007]作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的优选方案,其下部腔体呈喇叭状。
[0008]作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的优选方案,其杆体远离腔体的一端的端部呈梯形、锥形、针状的任意一种。
[0009]作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的优选方案,其杆体的长度的杆体的长度为15

35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音头底座的底面中部延伸出一条杆体,利用声波在介质传递特性,振膜振动后的声波传递至底座内腔体的底部后,并沿着杆体长度方向继续传递至其端部,然后再沿着杆体侧部以及腔体的侧部总长度折返至线圈及振膜,从而减少声波在介质的传递面积,延长声波的折返路径,使驻波产生延时,和叠加声波滞后,进而使咪芯输出的电子信号更加清晰,声色更好,以及还原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图。
[0012]图2为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图。
[0013]图3为技术的实施例三结构图。
[0014]附图标记:1—底座本体;2—腔体;3—壳体;4—杆体;5—下部腔体。
[0015]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本体1,该底座本体呈圆柱体,在底座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2,该腔体与咪芯的壳体3构成一个内腔体;在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还延伸出一悬挂的条杆体4,且其下部悬空。通过该杆体能减少声波折返的接触面积和延长回传路径,增加驻波延时时间,减少叠加音的产生。
[0018]更优的,在底座本体1的底面周边还设有开口朝下的下部腔体5,该下部腔体朝向麦克风的握柄,并且包围着杆体4,其中,下部腔体的侧壁L2连接腔体2,使两个腔体之间形成交错。通过该下部腔体能够将传递的声波打散(即扩散),改变声波折射或反射的途径,减少驻波的回传,同时,避免通过气流反射,使振膜振动,影响声音输出的质量。
[0019]更优的,上述的下部腔体呈喇叭状,采用喇叭状,使其侧壁呈斜面,可进一步延长声波回传路径,增加驻波延时。
[0020]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为圆柱体,其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2;在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还延伸出一条悬挂的杆体4,且其下部为悬空,该述杆体4远离腔体的一端的端部呈梯形。在底座本体1的底面周边设有开口朝下的下部腔体5,其形状呈喇叭状,该下部腔体朝向麦克风的握柄,并且包围着杆体4,其中,下部腔体的侧壁L2连接腔体2,使两个腔体之间形成交错。
[0021]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为圆柱体,其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2;在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还延伸出一条悬挂的杆体4,且其下部为悬空,该杆体4远离腔体的一端的端部呈锥形。在底座本体1的底面周边设有开口朝下的下部腔体5,其形状呈喇叭状,该下部腔体朝向麦克风的握柄,并且包围着杆体4,其中,下部腔体的侧壁L2连接腔体2。
[0022]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杆体4远离腔体的一端的端部呈针状(未在图中画出)。
[0023]通过上述杆体远离底座本体腔体的端部趋向尖锐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声波在介质上的传递面积,以及减少回传的声波。
[0024]进一步的,上述各实施例的杆体的长度为15mm,其他实施例中,杆体的长度可为12mm或者35mm。该杆体的长度一般越长,驻波延时越长。
[0025]上述驻波延时的回传路径长度为杆体长度L3+下部腔体5的侧壁长度L2+腔体2的侧壁长度L1的连线总长度,或者在无下部腔体的实施方式中,驻波延时的回传路径长度为杆体长度L3+腔体的侧壁长度L1的连线总长度。
[0026]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底座可采用ABS(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PVC(聚氯乙烯)、橡胶的任意一种材料一体成型。
[0027]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该底座本体的上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面中部设有一条向下延伸的杆体,并且在该底座本体的底面还设置了包围杆体的开口向下的下部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麦克风的降噪音头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树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班圣音响器材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