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15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该滑动抽芯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顶针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滑动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车企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汽车风口装饰条注塑模具通过斜顶滑动完成产品的抽芯,斜顶与产品的成型面直接接触,导致加工出的产品外观成型面有轻微的绒边,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该滑动抽芯机构可以有效避免产品成型面产生绒边的情况,提高产品外观品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滑动抽芯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顶针板组件

托板以及设置于托板上的前模组件;滑动抽芯机构包括:压板,设置于前模组件上,压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滑动通孔;第一镶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压板上,第一镶件具有与产品的倒扣配合的成型部,成型部的两侧具有避开产品成型面的避让空间;第二镶件,与托板连接且滑动设置于压板的滑动通孔处,第二镶件与第一镶件滑动配合,以使第二镶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第一镶件沿第二方向滑动;以及运动机构,设置于顶针板组件和前模组件之间,运动机构可带动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前模组件与托板分离;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0006]根据上述设置,顶针板组件通过运动机构推动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前模组件与托板分离,第一镶件通过压板设置于前模组件上,而第二镶件设置于托板上,第一镶件与第二镶件沿第一方向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第二镶件带动第一镶件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一镶件在沿第二方向滑动时使得成型部脱离产品的倒扣,完成抽芯,第一镶件的在沿第二方向滑动时,成型部两侧存在避让空间,在抽芯过程中第一镶件与产品的成型面不会接触,可以有效避免产品成型面产生绒边的情况,提高产品外观品质

[0007]进一步,第二镶件具有用于支撑产品的支撑部,支撑部与第一镶件的成型部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支撑部的两侧具有避让产品成型面的避让空间

[0008]根据上述设置,第二镶件通过支撑部对产品的凹槽部分进行支撑,当第二镶件相对第一镶件沿第一方向发生位移时,支撑部脱离产品的凹槽,支撑部的两侧也设置有避让空间,使得第二镶件脱离产品的过程中也不会与产品的成型面接触,进一步防止产品的成型面产生绒边

[0009]进一步,第一镶件朝向第二镶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镶件朝向第一镶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通过
T
槽滑动配合

[0010]根据上述设置,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通过
T
槽滑动配合,使得第一斜面始终与第二斜面贴合,进而实现第一镶件在随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以被第二镶件拉动沿第二
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镶件的成型部脱离产品的倒扣,顺利完成抽芯

[0011]进一步,运动机构包括:支撑臂,支撑臂与顶针板组件连接,支撑臂朝向前模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槽;以及带动板,设置于前模组件上,带动板的一端位于带动槽,以使带动板可随支撑臂沿第一方向移动

[0012]根据上述设置,运动机构设置于顶针板组件的两侧,注塑机提供的顶出力作用在顶针板组件上,使得顶针板沿第一方向移动,顶针板组件带动支撑臂沿第一方向移动,通过支撑臂上的带动槽带动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带动板带动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使得前模组件与托板分离,使得第一镶件与第二镶件在第一方向上发生相对位移,完成对产品的抽芯

[0013]进一步,前模组件朝向支撑臂的一端沿第二方向设置有滑动槽,带动板滑动设置于滑动槽内,运动机构还包括:弹性支撑件,设置于滑动槽内,弹性支撑件支撑端与带动板连接;以及离合组件,设置于托板的一侧,离合组件用于沿第二方向推动带动板,以使带动板脱离带动槽

[0014]根据上述设置,在弹性支撑件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带动板的端部位于带动槽内,使得支撑臂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可以带动带动板以及前模组件一同移动,完成前模组件与托板的分离,但第一镶件的成型部脱离产品的倒扣完成抽芯时,离合组件沿第二方向推动带动板使得带动板脱离带动槽,前模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托板不再发生位移,以便顶针板组件上的顶针将产品顶出,在后期合模时,前模组件与托板再次贴合,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分别复位,带动板在弹性支撑件的弹性支撑作用下再次卡入支撑臂的带动槽内,通过支撑臂带动顶针板组件复位

[0015]进一步,离合组件包括与托板连接的压块,压块朝向前模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推动凹槽,带动板远离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位于推动凹槽内,推动凹槽内设置有推出坡面,用于推动带动板脱离带动槽

[0016]根据上述设置,带动板远离前模组件的一端一部分位于带动槽内,其余部分位于推动凹槽内,当支撑臂通过带动槽带动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板的端部在推动凹槽内滑动,当带动板滑动至推动凹槽内的推出坡面处时,推动坡面沿第二方向挤压带动板以使带动板沿第二方向移动,当带动板完成移动凹推出坡面的另一端时完成脱离推动凹槽,同时带动板也脱离了支撑臂的带动槽,使得支撑臂在第一方向移动时不会带动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发生移动,保证前模组件和托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保证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的位置固定,在合模时,带动板通过推动凹槽的推出坡面滑入推动凹槽,同时进入带动槽,前模组件沿第一方向继续移动,完成前模组件与托板的贴合以及通过支撑臂带动顶针板组件复位

[0017]进一步,推动凹槽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带动槽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的宽度

[0018]根据上述设置,支撑臂通过带动槽带动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板在推动凹槽内的滑动距离即为前模组件相对托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距离,即前模组件离开托板的距离,此距离刚好满足第一镶件的成型部脱离产品的倒扣,带动槽的宽度与带动板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相等,带动板在带动槽内不会沿第一方向发生位移,保证带动板可以带动前模组件脱离托板

[0019]进一步,压块朝向前模组件的一侧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穿孔,支撑臂的至少部分滑动设置于穿孔内

[0020]根据上述设置,支撑臂沿压块的穿孔滑动,支撑臂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完成前模组件与托板分离,进而使得第一镶件完成抽芯,支撑臂继续沿第一方向滑动时,前模组件与托板不再发生相对位移,以便顶针板组件上的顶针完成产品的顶出

[0021]进一步,支撑臂朝向前模组件的侧面与压块朝向前模组件的侧面共面设置

[0022]根据上述设置,通过支撑臂的侧面与压块的侧面共面,当推出坡面件带动板推出推动凹槽内,带动板也刚好脱离带动槽,使得前模组件与托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0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滑动抽芯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顶针板组件
(5)、
托板
(6)
以及设置于托板
(6)
上的前模组件
(7)
;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抽芯机构包括:压板
(1)
,设置于所述前模组件
(7)
上,所述压板
(1)
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滑动通孔
(11)
;第一镶件
(2)
,沿第二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板
(1)
上,所述第一镶件
(2)
具有与产品的倒扣配合的成型部
(21)
,所述成型部
(21)
的两侧具有避开所述产品成型面的避让空间;第二镶件
(3)
,与所述托板
(6)
连接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压板
(1)
的滑动通孔
(11)
处,所述第二镶件
(3)
与所述第一镶件
(2)
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镶件
(3)
也能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镶件
(2)
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及运动机构
(4)
,设置于所述顶针板组件
(5)
和所述前模组件
(7)
之间,所述运动机构
(4)
可带动所述前模组件
(7)
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前模组件
(7)
与所述托板
(6)
分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镶件
(3)
具有用于支撑所述产品的支撑部
(31)
,所述支撑部
(31)
与所述第一镶件
(2)
的成型部
(21)
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支撑部
(31)
的两侧具有避让所述产品成型面的避让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
(2)
朝向所述第二镶件
(3)
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镶件
(3)
朝向所述第一镶件
(2)
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通过
T
槽滑动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机构
(4)
包括:支撑臂
(41)
,所述支撑臂
(41)
与所述顶针板组件
(5)
连接,所述支撑臂
(41)
朝向所述前模组件
(7)
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槽
(411)
;以及带动板
(42)
,设置于所述前模组件
(7)
上,所述带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跃强李仁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