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导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89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导线轮,其包括转动部和缓冲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所述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均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轮架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轮架的内部,且二者绕同一转轴沿同一方向转动;所述缓冲部位于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之间;所述第一轮架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轮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轮架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轮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绕阻尼导线轮的轮心的一圈依次排列,每一缓冲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和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导线轮转动时收放卷线材张力波动产生的影响,使线材收放均匀、平顺,避免线材损伤,提高产品良率。产品良率。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导线轮


[0001]本技术涉及收放线用具
,尤其是指一种阻尼导线轮。

技术介绍

[0002]以钢丝或其他纤维丝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时,需要使用导线轮等用具进行放线,将钢丝或其他纤维丝从线盘中复绕出来至其他工位进行加工;放线过程中,线材在线盘上的排线分布、线盘的急停急启,或其他影响导线轮转速的情况,都会使线材的张力出现较大的波动,而现有的导线轮为刚性结构无法吸收张力波动,导致送线效果和产品良率受到影响;针对此问题,现有部分产线通过人工调节或增加张紧机构调整张紧度,但此种方法不能保证即时调整,线材张力的波动仍然存在,同时此种方法还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装置整体的灵活性和集成度,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线材在收放线时存在张力波动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难点,提供一种阻尼导线轮,缓冲放线过程中的张力波动,优化产品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导线轮,其包括,
[0005]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所述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均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轮架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轮架的内部,且二者绕同一转轴沿相同方向转动;
[0006]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轮架和所述第二轮架之间;所述第一轮架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轮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轮架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轮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绕阻尼导线轮的轮心的一圈依次排列,每一所述缓冲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和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部。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缓冲器包含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第一轮架的外壁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第二轮架的内壁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错设置。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轮架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轮架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设置为3个。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器包括连接杆、复位弹簧和液压缓冲缸,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复位弹簧和液压缓冲缸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
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液压缓冲缸外部,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一固定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固定部均包括两块第一楔形板,所述第一楔形板沿所述第一轮架的轴线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楔形板的尖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穿设螺丝固定所述连接块。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固定部均包括两块第二楔形板,所述第二楔形板沿所述第二轮架的轴线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楔形板的尖端对应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连接杆。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轮架在径线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壁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设置为“V”字型结构或“U”字型结构,所述导线槽由所述第二轮架的外壁向所述第二轮架的内部凹陷。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机构和轴承,所述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轴承支撑于所述第一轮架的内部。
[00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阻尼导线轮,同心设置有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并在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之间设置缓冲部;当钢丝或其他纤维丝的张力波动作用于外侧的第二轮架时,张力波动会被缓冲部缓冲吸收,从而降低张紧度变化对收放线的影响,使线材收放均匀、平顺;相较于现有的刚性导线轮,通过两侧的轮架结构实现张力波动的缓冲,能够优化产品质量;相较于导线轮及外置的调节装置,能够即时调节、集成度更高且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阻尼导线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阻尼导线轮的爆炸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轮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轮架;11、第一固定部;12、第一楔形板;13、第一安装孔;2、第二轮架;21、第二固定部;22、第二楔形板;23、第二安装孔;3、缓冲器;31、连接杆;32、复位弹簧;33、液压缓冲缸;4、连接块;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5、导线槽;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4]实施例
[0025]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导线轮,其包括转动部和缓冲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轮架1和第二轮架2,所述第一轮架1和第二轮架2为同心套设的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轮架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轮架2且位于其内部,所述第一轮架1连接控制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用于转动控制,所述第二轮架2用于卷绕线材,所述第一轮架1和所述第二轮架2均以其中心轴线为转轴,绕轴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轮架1和
所述第二轮架2之间,用于缓冲减震形成转动阻尼,降低导线轮转动时收放卷线材张力波动产生的影响,避免钢丝或其他纤维丝等线材损伤影响后道产品质量,提高产品良率和设备集成度。
[0026]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轮架1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轮架2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1,所述第一固定部11在所述第一轮架1的外壁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轮架2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轮架1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1,所述第二固定部21在所述第二轮架2的内圈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相错设置;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缓冲器3,所述缓冲器3绕阻尼导线轮转轴的轮心一圈依次排列,每一所述缓冲器3的一端连接一个靠近该缓冲器设置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1,其另一端连接一个靠近该缓冲器设置的所述第二固定部21,所述缓冲器3、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的数量相同。
[0027]进一步的,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器3、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21均设置为3个,在阻尼导线轮转动时形成三角形支撑,使所述第一轮架1和第二轮架2的支撑关系更稳定,阻尼效果更好。
[0028]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每一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导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所述第一轮架和第二轮架均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轮架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轮架的内部,且二者绕同一转轴沿相同方向转动;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轮架和所述第二轮架之间;所述第一轮架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轮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轮架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轮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缓冲部包括至少两个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绕阻尼导线轮的轮心的一圈依次排列,每一所述缓冲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固定部和一个所述第二固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缓冲器包含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第一轮架的外壁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第二轮架的内壁沿其一圈依次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相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轮架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轮架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设置为3个。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阻尼导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包括连接杆、复位弹簧和液压缓冲缸,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晨涛王保华陈光宇陈贵生
申请(专利权)人:布鲁格钢绳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