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72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施工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多使用在屋面

地下建筑

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

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

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

涂膜防水

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

灰土类防水等,构造防水则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

[0003]目前,屋面女儿墙部位是建筑物最容易出现漏水

渗水的部位之一,女儿墙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温差变化等原因,易产生程度不一的裂缝和向外胀移,从而造成屋面漏水,严重时导致装饰层脱落和切块塌落
,
因此,女儿墙与屋面间连接处的防水尤为重要

[0004]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
202221440604.4
的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屋面防水结构,通过水泥砂浆层对附加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的顶端进行密封,压板对水泥砂浆层和附加防水层的衔接处进行密封并加固,从而减小了水泥砂浆层

附加防水层

卷材防水层从女儿墙上脱落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了减少了维修次数,提高女儿墙与屋面缝隙处防水效果和屋面整体防水效果的目的

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砂浆层可能会脱落,这样,压板上部和女儿墙之间会失去水泥砂浆层的支撑,使压板下部向女儿墙内翘起,从而减小了压板对防水层的挤压力,导致防水层脱落,影响屋面与女儿墙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解决了由于压板上部和女儿墙之间的水泥砂浆层脱落,压板下部向女儿墙内翘起,从而减小了压板对防水层的挤压力,导致防水层脱落,影响屋面与女儿墙连接处防水效果的问题

[0007]2、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包括防水层

防水垫板和固定板,所述防水垫板一侧面紧贴女儿墙内侧面且固定安装在女儿墙内侧底部,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垫板远离女儿墙的一侧面上,所述防水层铺设在屋面上表面,所述防水层靠近女儿墙的一端设有弯起部分,所述防水层的弯起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水垫板之间

[0009]较佳的,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找平层

防水卷材和加筋网,所述防水找平层铺设在屋面上表面,所述防水找平层铺设至女儿墙与屋面的连接处,所述防水找平层上表面涂刷防水粘结层一,所述防水粘结层一涂刷至女儿墙与屋面的连接处,所述加筋网铺设在所述
防水粘结层一上表面且铺设至女儿墙与屋面的连接处,所述防水垫板下缘粘结在所述加筋网上,所述加筋网的上表面和所述防水垫板远离女儿墙的一侧面均涂刷有防水粘结层二,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位于所述加筋网上的所述防水粘结层二上表面,所述防水卷材靠近女儿墙的一端设有弯起部分,所述防水卷材的弯起部分与所述防水垫板远离女儿墙的一侧面的防水粘结层二粘结,所述防水卷材的弯起部分和与之粘结的所述防水粘结层二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水垫板之间

[0010]较佳的,所述防水垫板和所述加筋网的连接拐角处且沿女儿墙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拐角找坡带,所述拐角找坡带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拐角找坡带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所述加筋网和所述防水垫板粘结,所述防水粘结层二位于所述防水垫板和所述加筋网连接拐角处的部分与所述拐角找坡带的斜面粘结,所述防水卷材位于所述防水垫板和所述加筋网连接拐角处的部分与所述防水粘结层二的斜面部分粘结

[0011]较佳的,所述拐角找坡带的斜面为弧面且该弧面的弧顶朝向所述防水垫板和所述加筋网连接拐角处

[0012]较佳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女儿墙的一侧面且沿女儿墙的长度方向设有固定楞一,所述防水垫板远离女儿墙的一侧面且沿女儿墙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二,所述连接槽二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固定楞一的位置和尺寸相适配,所述防水粘结层和所述防水卷材经过所述连接槽二的部分粘结在连接槽二内,所述固定楞一插接在所述连接槽二内,所述固定板的上部开设有多排螺孔一,所述防水垫板的上部开设有多排螺孔二,所述螺孔一和所述螺孔二的位置相对应且二者的轴线重合,所述螺孔一和所述螺孔二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水垫板的侧面,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水垫板通过在所述螺孔一和所述螺孔二内打入螺栓固定且螺栓穿过所述螺孔二打入女儿墙内

[0013]较佳的,女儿墙的内侧面预埋多排螺管,所述螺管的轴线与所述螺孔一和所述螺孔二的轴线重合,所述螺管穿过所述螺孔一和所述螺孔二,所述螺管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栓拧入所述螺管内

[0014]较佳的,所述螺孔一远离女儿墙的一端内设有封孔垫

[0015]较佳的,所述固定楞一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处上下缘分别设有导向坡,所述连接槽二开口端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所述导向坡相适配的坡面

[0016]较佳的,所述固定板的下部靠近女儿墙的一侧面为锯齿面

[0017]较佳的,所述防水垫板的上缘靠近女儿墙的一侧设有固定楞二,女儿墙的内侧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连接槽一,所述连接槽一与所述固定楞二的尺寸和位置相适配,所述连接槽一的内壁上涂刷有防水粘结层三,所述固定楞二插接到所述连接槽一内且与所述防水粘结层三粘结,所述防水垫板的上缘设为坡面,坡面朝向所述固定板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
防水层的弯起部分固定在固定板和防水垫板之间,固定板完全和防水垫板固定,而固定板和防水垫板之间没有设置水泥砂浆层,这样就不会出现由于水泥砂浆层脱落而使压板对防水层的挤压力减小,导致压板对防水层的挤压力降低,从而使防水层脱落的问题,同时防水垫板固定在女儿墙内侧下部,可以增加女儿墙的抗拉强度,降低女儿墙开裂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女儿墙的防水性能;
[0020]2、
加筋网提高了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增加了防水找平层的抗拉强度,防
止防水卷材和防水找平层开裂,导致屋面防水效果变差,同时增加了修缮的频率,由于防水垫板粘结在加筋网上,而加筋网增加了防水找平层的抗拉强度,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防水找平层开裂,而带动防水垫板发生位移,长此以往,使防水垫板变形或使防水垫板和女儿墙之间产生缝隙而导致渗漏,增加了防水垫板的稳定性,防水卷材弯起并固定在固定板和防水垫板之间,这样就增加了女儿墙和屋面连接拐角处的防水性能;
[00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层
(3)、
防水垫板
(5)
和固定板
(4)
,所述防水垫板
(5)
一侧面紧贴女儿墙
(1)
内侧面且固定安装在女儿墙
(1)
内侧底部,所述固定板
(4)
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水垫板
(5)
远离女儿墙
(1)
的一侧面上,所述防水层
(3)
铺设在屋面
(2)
上表面,所述防水层
(3)
靠近女儿墙
(1)
的一端设有弯起部分,所述防水层
(3)
的弯起部分固定在所述固定板
(4)
和所述防水垫板
(5)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
(3)
包括防水找平层
(31)、
防水卷材
(35)
和加筋网
(33)
,所述防水找平层
(31)
铺设在屋面
(2)
上表面,所述防水找平层
(31)
铺设至女儿墙
(1)
与屋面
(2)
的连接处,所述防水找平层
(31)
上表面涂刷防水粘结层一
(32)
,所述防水粘结层一
(32)
涂刷至女儿墙
(1)
与屋面
(2)
的连接处,所述加筋网
(33)
铺设在所述防水粘结层一
(32)
上表面且铺设至女儿墙
(1)
与屋面
(2)
的连接处,所述防水垫板
(5)
下缘粘结在所述加筋网
(33)
上,所述加筋网
(33)
的上表面和所述防水垫板
(5)
远离女儿墙
(1)
的一侧面均涂刷有防水粘结层二
(34)
,所述防水卷材
(35)
铺设在位于所述加筋网
(33)
上的所述防水粘结层二
(34)
上表面,所述防水卷材
(35)
靠近女儿墙
(1)
的一端设有弯起部分,所述防水卷材
(35)
的弯起部分与所述防水垫板
(5)
远离女儿墙
(1)
的一侧面的防水粘结层二
(34)
粘结,所述防水卷材
(35)
的弯起部分和与之粘结的所述防水粘结层二
(34)
固定在所述固定板
(4)
和所述防水垫板
(5)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板
(5)
和所述加筋网
(33)
的连接拐角处且沿女儿墙
(1)
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拐角找坡带
(7)
,所述拐角找坡带
(7)
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拐角找坡带
(7)
的两个直角面分别与所述加筋网
(33)
和所述防水垫板
(5)
粘结,所述防水粘结层二
(34)
位于所述防水垫板
(5)
和所述加筋网
(33)
连接拐角处的部分与所述拐角找坡带
(7)
的斜面粘结,所述防水卷材
(35)
位于所述防水垫板
(5)
和所述加筋网
(33)
连接拐角处的部分与所述防水粘结层二
(34)
的斜面部分粘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找坡带
(7)
的斜面为弧面且该弧面的弧顶朝向所述防水垫板
(5)
和所述加筋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锦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华海致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