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55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弧形臂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弧形燕尾滑动槽,所述的工作通道固定器内配有与所述的弧形燕尾滑动槽相匹配的弧形燕尾楔头,所述的弧形燕尾楔头设有可限制工作通道固定器滑动的锁定螺母,所述的工作通道固定器设有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可用来夹持工作套管,所述的内窥镜镜鞘固定器设有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可用来夹持内窥镜镜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既能使内窥镜与手术器械呈“V”字形角度关系,又能达到二者工作时互不干扰的目的,使医生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效率更好,稳定性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

技术介绍

[0002]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是一项开展较早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它是借助天然解剖间隙建立微创工作通道,解除神经压迫,对椎旁肌肉损伤较小,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完整的脊柱结构,维持了术后脊柱的稳定,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该技术通常建立两个通道,一个为观察通道,一个器械操作通道。观察通道一般会用到0
°
或30
°
UBE内镜,操作通道应使用UBE专用的器械,如UBE刮匙、磨钻(UBE内镜磨头)、UBE内镜刨刀、UBE椎管内等离子消融电极(U光刀)和椎管外等离子消融电极(U旋刀)、UBE椎板咬骨钳、UBE髓核钳、UBE神经拉钩等。两个通道均无管道限制,对切口及椎旁肌无扩张挤压;浮动的内窥镜和减压器械呈“V”字形关系,且相互分离,互不干扰,可随意倾斜和移动,操作方便灵活,活动空间大。穿刺定位精确,对操作要求比较高;由于是在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所以内窥镜和减压器械是否能呈“V”字形角度关系只能靠医生的经验进行调节,没有参照标准,如果角度不合适,内窥镜镜头很容易被减压器械损坏,或者减压器械手术操作区域视野不能完全显现出来,从而使得手术操作难度增大、手术时间加长,也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风险。
[0003]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是一项先进的微创技术,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0004]1)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支持。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克服手术操作的难度,确保手术安全和疗效。
[0005]2)操作视野较窄。由于使用了内窥镜进行手术,操作视野相对较窄,可能存在一些难以观察到的盲区,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和经验,才能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006]3)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设备。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需要使用特殊的器械和设备,如0
°
或30
°
UBE内镜、UBE专用的器械等,这些器械和设备的成本较高,同时也需要医院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了手术的成本和难度。
[0007]4)手术时间较长。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操作时间较长,需要医生耐心细致地操作,这也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患者的负担。
[0008]5)对医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由于手术需要医生长时间保持弯腰、俯身等姿势,因此对医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否则容易出现手术疲劳和操作失误。
[0009]总的来说,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是一项具有很多优点的微创技术,但仍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医院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内窥镜损坏,避免无法观察手术操作的区域,本实
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
[001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该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采用了双通道设计,分别为工作通道和内窥镜通道;弧形燕尾滑动槽和弧形燕尾楔头的设计,使得工作通道固定器可以在弧形臂上灵活滑动和调整;锁定螺母设计可以限制工作通道固定器在弧形燕尾滑动槽中的滑动;工作通道固定器和内窥镜镜鞘固定器均采用了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
[0012]进一步,包括弧形臂、锁定螺母、工作通道固定器和内窥镜镜鞘固定器,所述弧形臂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弧形燕尾滑动槽,所述的工作通道固定器内配有与所述的弧形燕尾滑动槽相匹配的弧形燕尾楔头,所述的弧形燕尾楔头设有可限制工作通道固定器滑动的锁定螺母,所述的工作通道固定器设有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可用来夹持工作套管,所述的工作套管内部可进行减压器械的手术操作,所述的内窥镜镜鞘固定器设有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所述的锁紧装置可用来夹持内窥镜镜鞘。
[0013]进一步,所述的弧形臂表面设有弧形齿条表面上设有刻度线;
[0014]进一步,所述的弧形燕尾楔头可沿所述的弧形燕尾滑动槽进行滑动。
[0015]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16]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0017](1)本技术中,通过在弧形臂设置工作通道固定器和内窥镜镜鞘固定器,从而将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分于不同的空间布置,使用时,既能使内窥镜与手术器械呈“V”字形角度关系,又能达到二者工作时互不干扰的目的,使医生方便地进行手术操作,效率更好,稳定性更好;
[0018](2)工作通道固定器可沿弧形臂进行滑动,根据医生的手术需要和操作习惯进行角度调整,使得医生使用瞄准器后可选择进行不同的手术入路进行操作。
[0019](3)工作通道固定器与弧形臂通过弧形燕尾楔头与弧形燕尾槽进行连接,既增加了调整过程滑动的灵活性,又增加了锁紧之后的稳定性。
[0020](4)所有零部件可拆卸,有损坏可以局部更换。
[0021]第二,作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0022](1)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本技术专利的技术运用现有加工设备很容易实现,成本低,合格率高,易于实现产品批量生产。
[0023](2)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辅助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过程中内窥镜与器械的定位操作方法,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缩短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0024]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的正面视图;
[0025]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的背面视图。
[0026]图中:1、内窥镜镜鞘固定器;2、镜鞘锁定螺母;3、通道锁定螺母;4、工作通道固定器;5、限位器;6、镜鞘弧形燕尾楔头;7、弧形臂;8、通道弧形燕尾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以下是基于图1和图2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的详细连接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
[0029]内窥镜镜鞘固定器1通过镜鞘弧形燕尾楔头6与弧形臂7的弧形燕尾滑动槽相连接。镜鞘锁定螺母2用于限制内窥镜镜鞘固定器1在弧形臂7上的滑动,以确保内窥镜镜鞘的稳定性。
[0030]工作通道固定器4通过通道弧形燕尾楔头8与弧形臂7的弧形燕尾滑动槽相连接。通道锁定螺母3用于限制工作通道固定器4在弧形臂7上的滑动,以确保工作通道的稳定性。
[0031]限位器5位于弧形臂7上,用于防止工作通道固定器4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其特征在于,该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采用了双通道设计,分别为工作通道和内窥镜通道;弧形燕尾滑动槽和弧形燕尾楔头的设计,使得工作通道固定器可以在弧形臂上灵活滑动和调整;锁定螺母设计可以限制工作通道固定器在弧形燕尾滑动槽中的滑动;工作通道固定器和内窥镜镜鞘固定器均采用了开合铰链结构的锁紧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用瞄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臂、锁定螺母、工作通道固定器和内窥镜镜鞘固定器,所述弧形臂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弧形燕尾滑动槽,所述的工作通道固定器内配有与所述的弧形燕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杰伏青龙吕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