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396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组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用于固定安装光伏组件的插槽,插槽位于连接件本体的顶部,光伏组件部分位于插槽内并与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插槽同一侧壁的两端,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檩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实现无缝拼接以达到防水要求,使其可适用多种光伏屋顶的场景要求,且连接件与檩条之间的受力面积增大,很好预防了组件因节点振动滑移而导致的“飞板”现象,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安全可靠性,且安装配件少,结构简单,在组件安装过程中无需很精确的定位尺寸,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支架
,具体涉及了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光伏支架系统中,横排组件连接主要通过边压块、横排托板、塑翼螺母固定,U型檩条开口向上,通过对穿螺栓与导轨固定。组件可通过横排托板平放在横排托板之上,横排托板再通过螺栓和塑翼螺母,对边压块施加预紧力,从而限制组件平面的位移。
[0003]上述安装方法,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极端环境作用下及安装指导方面,容易出现以下问题:随着业务市场的推广,客户对光伏屋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户用光伏平改坡场景中,客户希望光伏在发电的同时,光伏屋顶还可发挥保温隔热,防水防渗的功能。传统的横排组件安装方式采用托板+边压块,中间必定漏缝,达不到防水的要求,急需提出新的方案解决上述难题;传统的安装节点传力不明确,传力途径较多,若某一道传力途径破坏,将会导致安装节点失效。现场验收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现塑翼螺母安装不规范,和檩条卷边固定不牢靠,在风荷载作用下,最终导致了组件“飞板”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有做法中,安装配件过多,安装工序繁多,同时需要多人配合安装,耗时耗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光伏电站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达到防水要求、安装节点传力不明确,传力途径较多,容易导致安装节点失效、由于和檩条卷边固定不牢靠,在风荷载作用下,最终导致了组件“飞板”的现象以及安装配件过多,安装工序繁多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包括:
[000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用于固定安装光伏组件的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光伏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插槽内并与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
[0007]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壁的两端,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檩条。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为U型槽,且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所述组件边框部分插入所述插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组件边框位于所述插槽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插槽上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腰型孔和所述插槽下侧壁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依次固定连接以围合成U型槽,所述檩条安装在所述U型槽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并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螺纹孔和所述檩条,以将所述檩条和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内侧壁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组件边框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倒刺结构或多个凸起结构,且所述倒刺结构或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插槽的内侧壁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组件边框与所述插槽内侧壁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倒刺结构或所述凸起结构相适配的凹槽。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光伏支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
[0017]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通过采用在连接件本体的顶部设置U型槽,以将光伏组件插入在该U型槽内,且固定光伏组件和连接件的紧固螺栓位于U型槽内,在多个光伏组件拼接时,使得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之间可实现无缝拼接,从而实现了防水要求,使其可适用多种光伏屋顶的场景要求。
[0018]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该连接件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紧固效果,同时,连接件与檩条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受力面积增大,在风荷载作用下,很好预防了组件因节点振动滑移而导致的“飞板”现象,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安全可靠性。
[0019]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该组件连接结构的安装配件少,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且在组件安装过程中无需很精确的定位尺寸,极大的降低了施工难度,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组件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于一实施例中组件连接结构与光伏组件、檩条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0023]标号说明:
[0024]连接件10;插槽111;紧固螺栓1101;第一螺纹孔1102;上侧壁1111;下侧壁1112;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13;第二螺纹孔1103;固定件1104;组件边框21;檩条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
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7]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及光伏支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达到防水要求、安装节点传力不明确,传力途径较多,容易导致安装节点失效、由于和檩条卷边固定不牢靠,在风荷载作用下,最终导致了组件“飞板”的现象以及安装配件过多,安装工序繁多的问题,具体的,所述组件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用于固定连接光伏组件,并将所述光伏组件固定安装在光伏支架的斜梁上,所述连接件10包括连接件本体,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置有插槽111,所述光伏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插槽111内,且和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
[0028]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槽11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且所述插槽111被设置为U型插槽,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和用于固定安装光伏组件的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顶部,且所述光伏组件部分位于所述插槽内并与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插槽同一侧壁的两端,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檩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U型槽,且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边框,所述组件边框部分插入所述插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连接件本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组件边框位于所述插槽内的部分上设置有腰型孔,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插槽上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腰型孔和所述插槽下侧壁的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的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下侧壁、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旺丁银亮李二斌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