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21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牵引枕,由于包括枕套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枕芯具有开口,开口从枕芯的上侧贯通至枕芯的下侧;枕套包括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当枕套套设于枕芯,且第一连接件经开口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夹紧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相比市面上现有普通枕头中直接成型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本申请通过枕套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挤压枕芯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更丰盈、颈椎牵引感更强,可提供更大的弹性复位支撑力,不容易发生塌陷,可给颈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提高用户的体验。户的体验。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枕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枕。

技术介绍

[0002]用户睡牵引枕是有好处的,牵引枕主要是可以减少颈椎的受力,减少落枕可能,有利于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同时还可以让颈椎病病人的颈椎生理曲度慢慢的恢复正常。但是当前市面上已有的牵引枕,当用户使用牵引枕时,牵引枕支撑力不足,导致牵引枕容易发生塌陷,无法起到颈部支撑的作用,导致其无法起到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作用。因此,市面上急需提供一种支撑力大,不容易发生塌陷的牵引枕,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枕,支撑力大,不容易发生塌陷,可有效的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枕,包括枕套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所述枕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枕芯的上侧贯通至所述枕芯的下侧;所述枕套包括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所述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枕套套设于所述枕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经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下表面将所述枕芯夹紧时,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下表面将所述枕芯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连接件设于上表面的内侧,第二连接件设于下表面的内侧。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的一侧与上表面的内侧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面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的一侧与下表面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面的另一侧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当第一连接件经开口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夹紧时,上表面与开口之间存有第一间隙,下表面与开口之间存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开口、第二间隙相互连通,以形成散热通道。
[000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开口设于枕芯的中部,当第一连接件经开口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夹紧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挤压形成位于中部的颈托支撑部以及位于两侧的侧翼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挤压形成位于中部的凹陷的颈托支撑部以及位于两侧凸起的侧翼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位于枕头两侧的枕台,枕台位于侧翼部的下方。
[0012]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侧翼部用以支撑头部,枕台用以支撑手臂。
[00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枕芯为记忆棉枕芯或乳胶枕芯。
[001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枕套具有套设口,所述枕套经所述套设口套设于所述枕芯;所述套设口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套设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枕,由于包括枕套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枕芯具有开口,开口从枕芯的上侧贯通至枕芯的下侧;枕套包括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当枕套套设于枕芯,且第一连接件经开口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夹紧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相比市面上现有普通枕头中直接成型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本申请通过枕套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挤压枕芯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更丰盈、颈椎牵引感更强,可提供更大的弹性复位支撑力,不容易发生塌陷,可给颈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1]图4是沿着开口、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剖切的剖视图;
[0022]图5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5,一种牵引枕,包括枕套1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2,枕芯2具有开口21,开口21从枕芯2的上侧贯通至枕芯2的下侧;枕套1包括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上表面11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下表面12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当枕套1套设于枕芯2,且第一连接件3经开口21与第二连接件4可拆卸连接,以使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将枕芯2夹紧时,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将枕芯2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5。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包括枕套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枕芯具有开口,开口从枕芯的上侧贯通至枕芯的下侧;枕套包括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当枕套套设于枕芯,且第一连接件经开口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以使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夹紧时,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将枕芯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相比市面上现有普通枕头中直接成型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本申请通过枕套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挤压枕芯形成的颈托支撑部更丰盈、颈椎牵引感更强,可提供更大的弹性复位支撑力,不容易发生塌陷,可给颈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放松颈部周围的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疼痛和麻木的症状,提高用户的体验。
[002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设于上表面11的内侧,第二连接件4设于下表面12的内
侧。其中,第一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以及第一连接面32,第一连接面32的一侧与上表面11的内侧连接,第一连接部31与第一连接面32的另一侧连接;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二连接部41以及第二连接面42,第二连接面42的一侧与下表面12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部41与第二连接面42的另一侧连接;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4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扣,第一连接扣与第二连接扣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上表面以及第一连接面将第一连接扣覆盖,下表面以及第二连接面将第二连接扣覆盖,以将第一连接扣以及第二连接扣隐藏,不仅使牵引枕的外观更加平整、美观,而且还可有效防止用户在使用时与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直接接触,以防止用户的颈椎产生异物感、不适感,使用户更容易接受。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面通过缝合的方式与上表面的内侧连接,第二连接面通过缝合的方式与下表面的内侧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连接件3经开口21与第二连接件4连接,以使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将枕芯2夹紧时,上表面11与开口21之间存有第一间隙7,下表面12与开口21之间存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1)以及具有弹性的枕芯(2),所述枕芯(2)具有开口(21),所述开口(21)从所述枕芯(2)的上侧贯通至所述枕芯(2)的下侧;所述枕套(1)包括上表面(11)以及下表面(12),所述上表面(11)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所述下表面(12)设置有第二连接件(4);当所述枕套(1)套设于所述枕芯(2),且所述第一连接件(3)经所述开口(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上表面(11)以及所述下表面(12)将所述枕芯(2)夹紧时,所述上表面(11)以及所述下表面(12)将所述枕芯(2)挤压形成颈托支撑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设于所述上表面(11)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件(4)设于所述下表面(1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牵引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以及第一连接面(32),所述第一连接面(32)的一侧与所述上表面(11)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一连接面(3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二连接部(41)以及第二连接面(42),所述第二连接面(42)的一侧与所述下表面(12)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1)与所述第二连接面(42)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1)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件(3)经所述开口(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连接,以使所述上表面(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
申请(专利权)人:知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